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复习课(共34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由作出的图象可知直线的斜率为 5.7×10-4,故直 线方程满足1k=5.7×10-4n m/N,
即 k=1.75×n 103 N/m 在1.67×n 102 N/m~1.83×n 103 N/m之间均正确 由于 60 圈弹簧的原长为 11.88 cm,则 n 圈弹簧的原 长 l0 满足ln0=11.886×0 10-2,可得 k=3.l407
解析:对结点 O 受力分析,拉力 F′的大 小和方向均不变,水平拉力 F 的方向不变, 绳拉力在转动,满足三力平衡的动态平衡, 如图所示:
可得,水平拉力 F 逐渐增大,绳的拉力 T 逐渐增大, 故选 A.
答案:A
4.(多选)(2016·全国卷Ⅰ)如图,一光滑 的轻滑轮用细绳 OO′悬挂于 O 点;另一细 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 a,另一端系 在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 b.外力 F 向右上方拉物块 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 F 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 范围内变化,物块 b 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知识体系】
章末复习课
[答案填写] ①大小 ②方向 ③形变 ④运动状态 ⑤G=mg ⑥竖直向下 ⑦重心 ⑧接触 ⑨弹性形变 ⑩垂直接 触面 ⑪沿绳收缩的方向 ⑫F=kx ⑬挤压 ⑭相对运 动 ⑮相对运动趋势 ⑯粗糙 ⑰相对运动 ⑱相对运 动趋势 ⑲二力平衡 ⑳F=μFN ○21 等效替代 ○2 平行 四边形定则 ○23 三角形定则
拉力分别为 FTA1、FTA2、FTA3 和 FTB1、FTB2、FTB3,从图 中可以直观地看出,FTA 逐渐变小,且方向不变;而 FTB 先变小后变大,且方向不断改变;当 FTB 与 FTA 垂直时, FTB 最小,然后 FTB 又逐渐增大.
答案:OA 绳中拉力逐渐减小,OB 绳中拉力先减小 后增大
A.若 F 一定,θ 大时 FN 大 B.若 F 一定,θ 小时 FN 大 C.若 θ 一定,F 大时 FN 大 D.若 θ 一定,F 小时 FN 大
解析:根据力 F 的作用效果将力 F 分解为垂直于木
楔两侧的力 FN,如图所示.
F
则F2N=sin
θ 2
即 FN=
F θ
2sin2
所以当 F 一定时,θ 越小,FN 越大;当 θ 一定时,F
真题例析 (多选)(2018·天津卷)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 “明姑苏虎丘寺塔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 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 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 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 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 力 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 FN,则( )
3.受力分析时要注意的问题. (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 他物体施加的力.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通 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用假设法分析. (3)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地列为物体所受的力.因为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 (4)受力分析一定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特别是物 体处于临界状态的受力分析.
总长度为 100 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
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
于弹性限度内)( )
A.86 cm
B. 92 cm
C. 98 cm
D.104 cm
解析:设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 k,左、右两半段绳的
伸长量
ΔL=100
cm-80 2
cm=10
cm,由共点力的平衡条
主题 1 物体的受力分析问题 受力分析就是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 情境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它受力的情况决定的.对 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 础,也是学好力学的先决条件. 1.受力分析的步骤.
2.受力分析的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1)整体法:以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 方法,一般用来研究不涉及系统内部某物体的力和运动. (2)隔离法: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 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一般用来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 作用及运动情况.
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3,重力加速度取 10 m/s2.若轻绳能
承受的最大张力为 1 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
A.150 kg
B.100 3 kg
C.200 kg
D.200 3 kg
解析:设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m,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
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分解,由平衡条件,在沿斜面方向有 F=
解析:将 a、b 看成整体,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 竖直向上的 F 作用,二力平衡, a 与墙壁间没有弹力和 摩擦力作用,C 错误;对物体 b 受力分析,其受到重力、 a 对 b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a 与 b 之 间一定有摩擦力,b 受到 3 个力的作用,a 受到 4 个力的 作用,A、D 正确,B 错误.
(3)将三力的示意图首尾连接,构造出矢量三角形; 或将某力根据其效果进行分解,画出平行四边形.
(4)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确定有向线段(表示力) 的长度变化,从而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
【典例 2】 (多选)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 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当墙与薄板之间的夹 角 θ 缓慢地增大到 90°的过程中( )
答案:AD
主题 2 图解法分析力的动态问题 1.图解法解动态平衡问题的条件. (1)物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态平衡状态. (2)三个力的特点为: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该 力一般为重力或与重力相等的力;一个力方向不变,大 小改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改变. 2.图解法分析三力动态平衡问题的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作出受力分析图.
A.小球对薄板的压力增大 B.小球对墙的压力减小 C.小球对墙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对薄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球的重力
解析:根据小球重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将重力 G 分 解为使球压板的力 F1 和使球压墙的力 F2,作 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当 θ 增大时,F1、 F2 均变小,而且在 θ=90°时,F1 有最小值,等于 G,所 以 B、D 项正确.
越大,FN 越大.故选项 B、C 正确.
答案:BC
பைடு நூலகம்
针对训练
(2017·全国卷Ⅱ)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
持 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 60°角,物块也恰好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2- 3
3 B. 6
3 C. 3
3 D. 2
弹力,则 P 平衡时必然还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
因此 P 应受四个力作用,故 C 项正确.
答案:AC
针对训练 1.(多选)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恒力 F 作用下,a、 b 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 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一定受到 4 个力作用 B.b 可能受到 4 个力作用 C.a 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a 与 b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n
20 30 40 50 60
k/(N·m-1) 163 ① 56.0 43.6 33.8 28.8
1k/(m·N-1) 0.0061 ② 0.0179 0.0229 0.0296 0.0347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以 n 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给出的坐标纸上 画出1kn 图象.
块 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 b 与桌面 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故 B、D 正确.
答案:BD
5.(2014·全国卷Ⅱ)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 劲度系数 k 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 图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 个指针 P0、 P1、P2、P3、P4、P5、P6 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 悬点 0、10、20、30、40、50、60 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 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 指向 0 刻度.设 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 x0;挂有质量 为 0.100 kg 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 x.测量结果及
件,可知钩码的重力 G=2kΔL 101002-0 802=1.2kΔL,将
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同一点时,钩码的重力 G
=2kΔL′,解得 ΔL′=0.6ΔL=6 cm,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
为 80 cm+2ΔL′=92 cm,故选 B.
答案:B
2.(2019·全国卷Ⅱ)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 30° 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
【典例 1】 (多选)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
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
体 P 连接,P 与固定挡板 MN 接触且处于静止
状态,则斜面体 P 此刻所受到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解析:MN 与 P 接触时有两种情况,若接触时无弹力,
此时 P 受重力和弹簧的支持力,A 项正确;若接触时有
A.绳 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物块 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连接 a 和 b 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物块 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解析:物块 b 始终保持静止,可知物块 a 也 始终保持静止,滑轮两侧绳子的夹角也不变,可 知连接物块 a 和 b 的绳的张力等于物块 a 的重力,所以连 接物块 a 和 b 的绳的张力保持不变,夹角不变,所以,绳 OO′的张力也不变,故 A、C 错误;对物块 b 进行受力分 析如图所示,可知,若 F 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 变化时,重力 mg 和绳子的拉力 FT 保持不变,所以,物
mgsin 30°+μmgcos 30°,解得 m=150 kg,A 项正确.
答案:A
3.(2016·全国卷Ⅱ)质量为 m 的物体用轻绳 AB 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 F 缓慢拉动绳 的中点 O,如图所示.用 T 表示绳 OA 段拉力的 大小,在 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A.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 B.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 C.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 D.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
(3)图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 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 n 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 系数 k 与其圈数 n 的关系的表达式为 k=______N/m;该 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与其自由长度 l0(单位为 m)的关系的表 达式为 k=______N/m.
解析:(1)①k=Δmxg2=(5.206.-1040.×069).8×0 10-2N/m≈81.7 N/m;②1k=811.7 m/N≈0.0122 m/N.
解析:F 水平时:F=μmg;当保持 F 的大小不变,
而方向与水平面成 60°角时,则 Fcos 60°=μ(mg-Fsin
60°),联立解得 μ= 33,故选 C. 答案:C
1.(2017·全国卷Ⅲ)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
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 80 cm 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
为 80 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
答案:BD
针对训练 2.用细绳 AO、BO 悬挂一重物,BO 水平,O 为半圆 形支架的圆心,悬点 A 和 B 在支架上.悬点 A 固定不动,将悬点 B 从图所示位置逐渐移到 C 点的过程中,试分析 OA 绳和 OB 绳拉力的变 化情况. 解析:如图所示,在支架上选取三个点 B1、B2、B3, 当悬点 B 分别移动到 B1、B2、B3 各点时,AO、BO 中的
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 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
度为 9.80 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 60,整个弹
簧的自由长度为 11.88 cm.
数据
P1
P2
P3
P4
P5
P6
x0/cm x/cm
2.04 4.06 6.06 8.05 10.03 12.01 2.64 5.26 7.81 10.30 12.93 15.41
统揽考情 本章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弹力、摩擦力的理 解;二是关于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有关计算.高考的 热点主要集中在包含摩擦力的受力分析.平衡问题的讨 论和计算,主要考查正交分解法、整体法、隔离法的应 用.高考中对本章的单独考查时而出现,也经常与其他 知识综合考查.高考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分值在 6 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