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7单元 17-18版 第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本讲复习脉络:
考纲:世界海陆
分布,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
⎪
⎪
⎪考点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
⎪
⎪
⎪考向1 世界海陆分布状况的判断
考向2
世界各大洲地形特征及影响分析
考点二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
⎪
⎪考向1 世界气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考向2
世界降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考点分层突破:
考点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世界海陆分布
(1)填图:在上图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各大洲的界线。
(1)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
(2)海底地形的类型与分布
(3)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1)六大板块:A 南极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E 太平洋板块,F 亚欧板块。
(2)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板块构造运动与地形:
海洋里的板块生长边界为海岭,消亡边界为海沟; 陆地上的板块生长边界为裂谷,消亡边界为山脉; 生长边界表示面积在扩大,消亡边界表示面积在缩小。
●考向1世界海陆分布状况的判断
(2017·西安模拟)下图示意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A.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B.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
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D.⑦大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
2.图中()
A.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
B.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C.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
D.⑧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
1.A 2.B[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大洋面积判断,①是太平洋,其西部多岛弧和海沟;③为大西洋,大洋海域的北部和南部都开敞;⑤是莫桑比克海峡,不是大洲的分界线;⑦是印度洋,海域呈“S”形的是大西洋。
第2题,②大陆是南美大陆,位于西半球,地跨南、北半球;④大陆是非洲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⑥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的东南部海域;⑧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东部地区位于板块内部,火山活动较少。
]
解题技巧
区域定位技巧
(1)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学生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脑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其他经纬线根据这几条推算即可。
例如,重要经线有0°、90°E、120°E、60°W、90°W、120°W 等;重要纬线有:0°、23°26′N、66°34′N、23°26′S、66°34′S等。
(2)相对定位法——“辅助定位”
识记一些主要的经纬线和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物,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如利用重要的海洋航线,记忆重要海峡、海域、半岛与岛屿。
(3)区域轮廓定位法——“特征定位”
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一个大洋,小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抓住它们突出的特点帮助我们进行定位。
如美国本土略呈长方形,印度像由三个不等边的三角形组成的复合三角形,埃及形似梯形,法国呈六边形,英国轮廓像一只正在吃青草的兔子等等。
我们既可以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状特征,也可以根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分析定位。
例如海陆轮廓,主要指大洲、大洋的轮廓,对一些著名的湖泊(如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咸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也要关注。
(4)地理景观定位——“典物定位”
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自然环境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利用这些景观也可准确地确定所在地区的位置。
①自然景观定位法: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地貌景观,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它们的气候、植被、动物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成为确定地理位置的依据,如北美的五大湖、日本的富士山、热带草原上的长颈鹿、斑马,热带地区的椰子树、天然橡胶,南极洲的企鹅,干旱地区的绿洲等。
②人文地理景观定位法:许多地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拥有独特的建筑,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伦敦的大本钟等。
●考向2世界各大洲地形特征及影响分析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是()
A.多火山地震B.橄榄林广布
C.高原山地为主D.西风影响明显
4.影响岛链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流向B.板块运动
C.径流分布D.火山喷发
3.D 4.A[第3题,从图中的经纬度和国家及海域的名称可知,该区域位于西欧,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的形成是终年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第4题,图中的岛链和该地区的北大西洋暖流的流向平行,故其形成和向北流动的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
2016年11月2日,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从上海港出发,奔赴南极,执行第33次南极科考。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南极地区地形特征主要表现为()
A.跨经度最广
B.地处高纬度
C.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
D.受海洋影响大
6.南极地区地形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气候严寒的根本原因
B.是降水稀少的根本原因
C.产生烈风酷寒
D.加剧烈风酷寒
5.C 6.D[第5题,经度、纬度和海洋的影响不属于题干要求的地形特征,南极大陆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被称为冰雪大陆。
第6题,南极地区气候严寒的根本原因是纬度高,降水稀少的根本原因是受干燥的大气(极地高气压和极地东风)控制,烈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极地高气压控制盛行极地东风。
冰雪覆盖的地表可以
减小风与地面的摩擦进而加大风速,可以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进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考点二|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
1.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1)气温的时间变化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填写下表。
1.沿海地区降水不一定多
有些沿海地区降水少,如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区,常年受到副高控制,气流下沉,空气干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难以形成降水;沿岸海洋中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干燥程度。
2.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并不都是荒漠
北回归线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影响,降水稀小,气候干旱,2/3的地区形成荒漠。
但是在亚欧大陆东部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形成森林。
●考向1 世界气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保定模拟)读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a的值可能是()
A.-10 ℃B.0 ℃C.10 ℃D.20 ℃
2.造成图中0 ℃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形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洋流
1.B 2.C[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a为青藏高原地区,因此整体气温较低,根据等值线判读方法可知,a的值可能是0 ℃。
第2题,图中0 ℃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说明其温度比同纬度气温低,原因是此时为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快,所以气温低。
]
●考向2世界降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7·聊城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海多,内陆少B.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东部多,西部少D.东部沿海南北差异较大
4.影响大陆西部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洋流
C.地形D.大气环流
【思维流程】
3.C 4.B[第3题,结合图中等降水量线可判断出该地区东部降水量多,西部降水量少。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西部等降水量线沿海岸线延伸,这是因为沿海地区有寒流流经,使大陆沿岸的降水减少。
]
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示意图,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
6.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5.C 6.B[第5题,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都有寒流经过,它们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这些海域的南北温差减小,从而使1月平均气温10 ℃~22 ℃的范围变宽。
第6题,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量特征可知,图b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结合图中各地的相对位置可知,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