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本课课时安排1课时
单元课时安排第2课时
中国的汉字像是一幅铺展的白卷,诗人将才情泼洒在卷面之上,便有了鸟语花香,诗情画意。

今天,让我们跟随李贺的脚步,走入他的声音世界——《李凭箜篌引》,体会心灵的震撼。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任务活动一知人论世,筑牢知识基础
任务活动二诵读诗歌,明确节奏翻译
任务活动三精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
任务活动四重点解读,掌握诗歌手法
任务活动五关注字眼,明确炼字深意
任务活动六对比阅读,分析文本差异
任务活动一知人论世,筑牢知识基础
1.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人称“鬼才"、“诗鬼”。

文学史上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所以他本人亦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

相关链接:
诗人的的称号
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诗佛: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魔: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2.写作背景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
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杜甫曾写过《江南逢李龟年》)。

任务活动二诵读诗歌,明确节奏翻译
【情境设计】高中诗歌需要学生反复吟咏,准确把握诗歌的节奏,明确文本的基本含义,为深入探究诗歌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1.朗读指导
凤凰叫----声调轻柔,语速较慢;
芙蓉泣露----语调低沉,语速较慢;
香兰笑----读出欢快的感觉,重读“笑”;
石破天惊----重读“破、惊"。

老鱼瘦蛟----语速稍快,重读“跳、舞”。

2.文本翻译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的精美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任务活动三精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
【情境设计】在明确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诗歌的情感和所用手法。

那诗歌抒发了什么情感?它又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呢?请同学们深入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速读全诗,设计音乐会海报。

要求:有演奏会的演奏者、演奏的乐器、演奏的时问、演奏的地点。

2.请介绍听众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有何反应。

(1)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悲啼洒泪
(2)素女,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

顿起愁容
(3)紫皇,天神紫皇,天上最尊贵的神。

深深打动
(4)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___听得入迷
(5)神妪,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

折服请教
任务活动四重点解读,掌握诗歌手法
【情境设计】《李凭箜篌引》这首诗歌手法运用巧妙,通过重点解读,可以掌握李贺的诗歌写作技巧,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1.李凭的箜篌演奏的确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魔力,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音乐的呢
侧面烘托: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音乐的感染力。

诗人通过写听众们的反应,烘托了李凭箜篌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及其弹奏技艺的高超。

2.本诗中还有什么样主要的手法,请你找出手法及对应的诗句。

本诗还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法。

“昆山玉碎”形容乐声清脆;“风凰叫"形容乐声的和缓;“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哀怨;“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欢快愉悦。

任务活动五关注字眼,明确炼字深意
【情境设计】考试中,诗歌模块总会出现炼字类试题。

对于这类试题,我们要在课本中寻找相应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分析解答能力。

1.“空山凝云颓不流”中的“颓"字有什么独特之处?
“颓”有消沉的意思,形象地描写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凝滞无力的情态,流云仿佛在俯首谛听,突出地表现了箜篌音乐声的神奇美妙。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哪一个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
“逗”。

两句诗的情境承接“紫皇",在天界展开。

清冷的音乐情绪发展到极致,达到整个乐曲的高潮。

乐声传到天上,在女娲炼石补天
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场秋雨。

“逗”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秋雨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石破天惊”之后气势磅礴的秋雨,象征铺天盖地的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

本该曲终人寂,但诗人又在“梦幻"中展开了一片神奇的天地。

3.诗人用“老”和“瘦"两个干枯的字眼有何妙处
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岀其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任务活动六对比阅读,分析文本差异
【情境设计】同为摹写音乐的佳作,但是《李凭箜篌引》却有自身的独特之处。

通过对比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本手法的理解,提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1.请你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结合自己的理解,从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结构顺序、内容侧重等几个方面,比较它们音乐描写的不同?
表现手法不同。

《琵琶行》主要用正面描写和比喻,写琵琶女弹奏前试弦调音,弹奏中指法。

写乐曲旋律变化是由舒徐流畅到逐渐沉咽,由间歇停顿到激越雄壮,最后是戛然而止。

侧面描写的成分较少。

而《李凭箜篌引》主要用侧面描写,通过幻想天空流云、湘妃素女、天上紫皇、山上神妪、仙人吴刚、月宫玉兔的听后反响,烘托出了箜篌奇异变幻的声音。

表达效果不同。

《李凭箜篌引》通过描绘李凭箜篌所创造的离奇幽怪的艺术境界,赞美李凭的高超技巧,有人说这首诗的描写“幽若神鬼,顽若异类泣鬼神”,恰当指出了它的特点,即以描绘幽冷怪诞的意境取胜。

《琵琶行》触景生情,描绘琵琶声,处处围绕着人,围绕着人的情感来写,使眼前景、耳中声、心头景三者结合,与人物情感融汇在一起,能移人性情。

结构顺序不同。

《琵琶行》就全诗而言,依次写江边闻琵琶、江心听琵琶、听诉身世苦、共鸣感慨多,结构严谨;就音乐描写而言,
先写琵琶女调弦动作,然后分两个阶段写她的演奏内容,最后写乐曲收束,层次分明。

《李凭箜篌引》先渲染乐声产生的艺术效果,再点明李凭在弹奏,然后刻画奇异怪诞的艺术境界。

*写作特色
1.描绘感受,惊心动魄。

这首诗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2.想象奇特,瑰奇绚丽。

诗人借助想象,飞向天庭、神山。

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借助联想转化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引人人胜。

3.活用典故。

这首诗用典灵活,将众多神话传说进行了综合加工,熔铸在诗人独特的奇峭词句和想象中,创造了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

*课堂小结
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

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

*拓展延伸题
【情境设计】古诗词诵读是高考的必考项目。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将课上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还需要直面高考真题,提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准确把握考试内容。

1.李贺在诗歌中非常善用侧面描写表现箜篌演奏的精彩,请你结合本文所学内容,对你生活中听到过的美妙音乐进行描述,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示例: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听到过的美妙音乐。

那是一个夜晚,我独自在公园里散步。

突然,我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琴声,它像是一个人在细语低吟,又像是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

我被这美妙的音乐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走向了声音的源头。

当我来到一个亭子前,我看到了一个中年男子,他正弹奏着一把古琴。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跳动,每一次触碰都像是在唤醒一段旋
律,让整个空间都充满了音乐的气息。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那个被音乐所描绘的世界。

我坐在一旁,聆听着这美妙的音乐。

它像是一个画师,用音符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古代的庭院,听到了流水声和鸟鸣声。

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个故事,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动人的篇章。

当音乐停止时,我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涌上心头。

那是对美好事物的感动,也是对人类创造力的赞叹。

我深深地向那位中年男子鞠了一躬,感谢他带给我这么美妙的音乐。

2.链接高考
(1)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这里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
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2)《李凭箜篌引》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美妙,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形同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
*课后作业
【情境设计】针对古诗词诵读的基本特点,所设内容基本围绕诗歌本身内容及高考链接,重在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1.完成本课链接高考习题,加深对本文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2.扩展阅读李贺的《梦天》,试分析这首诗中是否有李贺“鬼才”特点的体现。

李凭箜篌引
侧面烘托____________ 摹写音乐直接描写
课后反思评估表
特色亮点
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