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典型题题库(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度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典
型题题库(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这是一种()。
A.内发论观点
B.外铄论观点
C.需要论观点
D.实质论观点
2.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3.下列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生产力决定领导权
B.决定受教育权
C.制约教育结构变化
D.决定教育目的
4.提出道德教育“体谅模式”的是()。
A.皮亚杰
B.班杜拉
C.彼得·麦克费尔
D.罗杰斯
5.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6.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社会实践
C.实践知识
D.学生自学
7.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A.兴趣小组
B.社会实践
C.课外活动
D.教学
8.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
A.课程计划
B.课时分配
C.课程设计
D.课程改革
9.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
A.发展基础教育
B.发展中等教育
C.发展职业教育
D.发展专业教育
10.下列表述中符合教科书编写要求的是()。
A.教科书的编排主要考虑教师教的方便
B.教科书的编排对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可以忽略不计
C.教科书的篇幅可长可短,图表可以五花八门
D.教科书的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
11.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12.1835年出版的《教育讲授纲要》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卢梭
13.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
A.刹帝利
B.吠舍
C.婆罗门
D.首
14.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赛尔
B.孟子
C.弗洛伊德
D.华生
15.提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一般发展”的前苏联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赞可夫
16.我国古代的学校大多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道尔顿制
D.走班制
17.品德构成的基础是()。
A.道德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8.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行政人员
B.技术人员
C.专业人员
D.职业人员
19.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讲述
B.讲解
C.解读
D.讲演
20.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21.一个测验能够测出它要测量的属性的程度被称为()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22.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
A.质量
B.可能规模
C.规模
D.速度
23.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A.直接育美功能
B.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
C.超越性美育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24.以下属于课程目标的依据的是()
A.对教师的研究
B.对校长的研究
C.对活动的研究
D.对学生的研究
25.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班级
B.年段
C.学习小组
D.个体
二、多选题(5题)
26.古印度的教育活动主要有()。
A.背诵经典
B.军事化教育
C.体育教育
D.钻研经义
27.下列有关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
B.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
C.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D.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
28.近代教育的特点有()
A.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
B.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
D.高等教育类型更加多样化
2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D.虚拟评价模式
30.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应达到的要求有()。
A.培养国际水准的艺术大师
B.提高学生感受美得能力
C.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D.形成学生创造美得能力
三、填空题(3题)
31.文化对教育具有___________作用,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
32.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3.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 }、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
四、简答题(4题)
34.国家课程
35.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
36.试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与封建主义教育的区别。
37.论述学校教育在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
1.B环境决定论属外铄论的观点。
2.C教师的教育素养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技巧两个方面。
3.D
4.C
5.C
6.A
7.D
8.C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课程设计。
9.A
10.D
11.B
12.A
13.C古代印度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其受教育权利也从高到低,从有到无。
14.D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
15.D
16.A
17.A道德观念是品德构成的基础。
18.C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9.A
20.B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21.A
22.B人口数量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
23.B
24.D
25.A
26.AD
27.ACD
28.AB近代教育的特点有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育的法制化和教育的世俗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9.AB
30.BCD
31.价值定向
32. 导生制
33.验证
34.国家课程:是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35.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包括:(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4)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36.封建主义教育的特点: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等级性:不同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
道统性:教育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
刻板性: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单一。
象征性:能不能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用到教育上,人文主义教育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维多利诺、尼德兰的埃拉斯莫斯、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等人。
区别:文艺复兴以人为本,教学内容、方法、目标不同
37.(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