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教案第25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教案(第25课)
25采莲曲【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诗歌独特的形式之美与音乐之美。

2、体会诗人在种种意象之中所蕴涵的情感与所寄托的理想。

说明:采莲曲最早见于汉乐府古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新月派诗人朱湘自觉发掘古典词曲和民歌形式结构之美,《采莲曲》是其代表作,他特别注重诗歌的形式和音乐性的精致呈现,因而这里既有强烈鲜明的音乐美,也有优美舒缓的场景意象以及其中所蕴涵的美好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对人生的全面追求。

读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鉴于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诗歌鉴赏的学法指导,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尽力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比较等方法去感知、理解、体悟这首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去把握诗人寄予在诗歌意象中的情感与理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1)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知体会诗歌的形式美与音乐美。

(2)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把握诗歌意境美。

2、难点:理解诗人在种种意象之中所蕴涵的情感与所寄托的理想。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唤醒积累激发兴趣 1、老师有几个谜语,请大家来猜猜: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莲花)池里一只碗,大雨落不满,小雨纷纷下,珍珠一串串。

(莲叶)粗壮一条龙,静卧淤泥中。

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

(莲藕) 2、“莲”是高洁的象征,古代描写莲的诗词甚多,大家能背诵几句吗? 3、新月派诗人朱湘的《采莲曲》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美的体验与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它,欣赏它。

跃跃欲试踊跃猜
谜唤醒记忆自由背诵好奇是知识的萌芽。

猜谜能较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出本课话题“莲” 唤醒学生关于“莲”已有的古诗词积淀和审美积累,为新诗的学习作铺垫。

散读诗歌扫清障碍初步感知 1、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散读诗歌,要求参看注释、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并在书上作好标记。

2、请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诗歌,在朗读中初步地整体感知这首诗歌形式上、音律上或内容上、情感上的特点。

1、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方式,并借助注释、工具书等扫清文字障碍――包括难读、难写的字、词,并在书上作好标记。

如:娇娆、菡萏、羞涩、裹、夷犹、婆娑、喧噪、荡漾、苍茫、袅 2、学生在扫除障碍后的出声朗读中自主体验、感知诗歌形式、音律上的特点。

通过朗读来发现自己阅读中的障碍,并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自行扫除,是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良好习惯。

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读出声音是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直觉感知,并加以调
整。

精读课文圈划批注理解意境 1、根据学习建议中的阅读要求精读课文,请学生圈划出体现全诗结构线索、意象线索、情感线索的语句,并用简洁的语句作批注。

2、就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诵读、想象等方法加深理解,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看课堂生成,还可以用质疑的方式,组织学生探究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

如:蜂蝶呀不许轻来女郎要采又夷犹 3、全班齐读。

学生圈划批注,特别是就意象中的情感通过想象等方法进行理解、讨论、交流―― 结构线索:日落―月升(时间转换)
溪间―溪头―溪中(地点转换)意象线索:莲―藕―蓬;或:菡萏―藕心―莲蓬(采莲女的劳动形象、爱情形象)感情线索:蜂蝶呀不许轻来―― 女郎要采又夷犹―― 耳鬓边晕着微红――以及:每段的最后一行以歌声结束。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阅读中随时圈划批注,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概括提炼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
识。

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完成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在齐声诵读中再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课堂作业以读引写训练能力请学生朗读、背诵汉乐府〈江南〉,与本诗进行比较阅读,从形式、音律、意象、意境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片段式鉴赏写作训练。

朗读、背诵。

片段写作。

以读引写,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