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屠场》读书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号屠场》读书有感
“书不长,杂乱无章,胡言乱语,山姆。
关于一场大屠杀,实在找不到理智的话语可说。
或许每个人都已经死去,永远不再言语,也不再需要任何东西。
因为大屠杀过后,一切都趋于沉寂,永久缄默,唯有鸟儿仍在啼鸣。
”
“在这个故事中,几乎没有真正的人物,也几乎没有戏剧性的冲突。
因为书中的大多数人都病弱无助,成为难以抗拒的势力摆弄的玩物。
”
这是冯内古特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简单却直接地道出了这本书的特点。
《五号屠场》的确很好读,没有晦涩的长句,没有令人头痛的思想,没有错综复杂的支线,也没有苦大仇深的情感。
它有的是明了的叙述、清晰的情节指向、简单而厚重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不下定论的自我陈述。
“事情就是这样”,这是书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句话,它给人一种莫名的焦虑感。
仿佛在暗示着,追究事情的真相是痛苦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就像是一种逃避。
这种逃避,既是主人公比利的,也是作者的。
比利是一个受到战争创伤的人,他从时间链上脱开,被困在时间里。
他的时间和记忆重叠,如同特拉法玛多人所言的时间一样,是永恒的、固定的,由一个个片段组成。
表面上看,这样的时间不存在出生与死亡,可以始终回望快乐的部分。
但撕开这个表面,内里却是无始无终的困境。
他始终被困在战争导致的创伤里,无法挣脱。
这种困境,是自我防御机制,还是逃避?我们未曾经历过战争的人,无法言语,只能虚伪地旁观,最大限度地共情。
但这也正是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它没有苦大仇深地叙述,却又毫不轻佻,以一种不带立场的叙述,将战争的伤害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也叙述了战争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从一个惹人厌的人口中说出来,只会让人感到厌恶。
在这种宏大叙事里,个体被无休止地牺牲和伤害,而在叙事的尽头,你依然看不到个体的幸福与归属。
看似跳脱的叙事主线,却因高超的技巧而毫不凌乱,如同被困在时间和记忆里的人,在一个个片段与碎片里,毫不避讳地、笔直地向记忆深处走去。
这让我想起了杜拉斯的《情人》,两者都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战争对人类的深刻影响。
阅读《五号屠场》的过程,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人性的扭曲,也看到了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艰难。
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历史的创伤,如何珍惜和平,如何对待他人。
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复阅读、深思的书,它将永远提醒我们,人类的苦难是如此深重,而我们的责任是如此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