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靠自觉也靠“倒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地气”靠自觉也靠“倒逼”
郭毅
2013-05-20 12:10:00 来源:人民日报 2013年05月20日
就县域基层工作而言,农村群众就是党员干部的主要服务对象。

帮助农村群众发展生产,是全县党员干部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

如果不自觉或不擅长与农村群众打交道,就了解不到基层的实际情况,更谈不上为群众做实事解难题。

群众工作思路不清、方法不当,轻则影响县乡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实效,重则激化矛盾影响基层的稳定,危害尤甚。

基层群众最了解实际情况,最善于思考,也最勇于创造。

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就是我们要接的“地气”。

只有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物质和心理需求,我们才能明确日常工作的方向,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信任和支持。

因此,“接地气”应当成为县乡党员干部的自觉要求和必备能力。

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工业化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选项,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以前从未有过的新问题、新矛盾。

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征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一系列环节上,我们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来想问题、找办法,要探索建立干部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服务群众的渠道,这是保障我们工作底气十足的有效途径。

“接地气”不是一句口号,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群众要细化、分解到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并将其列入季度、年终目标考核的内容,严格落实奖惩制度,用“倒逼”机制强化党员干部的自觉意识与行动能力。

同时,要在提拔任用上对那些想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予以倾斜,让更多的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人往基层跑、钱往基层花、物往基层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