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样本(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样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确保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易燃易爆物品生产、销售、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易燃易爆物品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具有燃烧、爆炸危险的物质,包括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可燃固体、自燃物质、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有毒物质等。

第四条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到人。

第二章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和责任。

负责制订和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培训方案,组织安全检查和事故应急演练,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

第六条易燃易爆物品的销售单位应当确保销售的物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安全要求,向购买者提供必要的安全使用说明,并负责召回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第七条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储存物品,保证库房的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第八条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运输标准和要求,采取适当的运输方式和措施,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第九条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条易燃易爆物品的废弃物处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存储和处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置。

第三章安全生产措施
第十一条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配备安全生产防护设备,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 建立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组织安全生产培训。

4. 建立灭火和应急救援措施,保证事故发生时的及时处置。

第十二条易燃易爆物品的销售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
1. 对销售物品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2. 向购买者提供安全使用说明,并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

3. 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行及时的召回和处理。

第十三条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采取以下措施:
1. 确保仓库的结构安全和防火阻燃性能。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存设施,清除可燃物和污物。

3. 建立清晰的储存标识和管理制度,确保物品的分类和存储。

第十四条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运输,包括但不限于:
1. 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和措施,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

2. 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3. 建立运输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故。

第十五条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杜绝违规操作和滥用物品。

2.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3.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六条易燃易爆物品的废弃物处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
1.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储存,确保不发生混装和混存。

2. 使用安全的处理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 定期对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第四章安全责任和监督
第十七条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以下安全责任:
1. 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和培训方案。

2. 负责组织安全检查和事故应急演练。

3.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

第十八条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监督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
1. 监督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措施和条件。

2. 检查销售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

3. 检查储存和运输单位的设施和措施。

4. 对使用和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5. 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第十九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第二十二条该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细节由本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样本(2)
以下是五个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的内容:
范本1:易燃易爆物品储存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 责任和职权
3. 储存场所的选择和规划
4. 储存设备和容器的要求
5. 储存物品的分类和标识
6. 储存物品的装填和摆放
7. 储存物品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8. 废弃和更新物品的处理
9. 灭火设备和应急措施
10. 储存记录和报告要求
范本2:易燃易爆物品运输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 责任和职权
3. 运输工具和设备的要求
4. 运输物品的分类和标识
5. 运输物品的装车和固定
6. 运输中的安全控制和监督
7. 灭火设备和应急措施
8. 运输记录和报告要求
范本3: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 责任和职权
3. 使用物品的选择和采购
4. 使用物品的放置和操作
5. 使用物品的维护和保养
6. 废弃物品的处理
7. 紧急情况和应急措施
8. 使用记录和报告要求
范本4:易燃易爆物品施工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 责任和职权
3. 施工物品的选择和采购
4. 施工物品的放置和使用
5. 施工物品的维护和保养
6. 废弃物品的处理
7. 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和监督
8. 紧急情况和应急措施
9. 施工记录和报告要求
范本5:易燃易爆物品应急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 责任和职权
3. 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
4. 应急设备和资源的准备
5. 应急组织和指挥
6. 应急响应和处理
7. 事故调查和事故报告
8. 应急记录和报告要求
以上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制度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

参考制度时应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修改。

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样本(3)以下是五个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的内容:
范本1:易燃易爆物品储存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 责任和职权
3. 储存场所的选择和规划
4. 储存设备和容器的要求
5. 储存物品的分类和标识
6. 储存物品的装填和摆放
7. 储存物品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8. 废弃和更新物品的处理
9. 灭火设备和应急措施
10. 储存记录和报告要求
范本2:易燃易爆物品运输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 责任和职权
3. 运输工具和设备的要求
4. 运输物品的分类和标识
5. 运输物品的装车和固定
6. 运输中的安全控制和监督
7. 灭火设备和应急措施
8. 运输记录和报告要求
范本3: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 责任和职权
3. 使用物品的选择和采购
4. 使用物品的放置和操作
5. 使用物品的维护和保养
6. 废弃物品的处理
7. 紧急情况和应急措施
8. 使用记录和报告要求
范本4:易燃易爆物品施工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 责任和职权
3. 施工物品的选择和采购
4. 施工物品的放置和使用
5. 施工物品的维护和保养
6. 废弃物品的处理
7. 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和监督
8. 紧急情况和应急措施
9. 施工记录和报告要求
范本5:易燃易爆物品应急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 责任和职权
3. 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
4. 应急设备和资源的准备
5. 应急组织和指挥
6. 应急响应和处理
7. 事故调查和事故报告
8. 应急记录和报告要求
以上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制度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

参考制度时应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修改。

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样本(4)
1、为了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防止化学危险物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保障施工、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订本制度。

2、本制度所指化学危险品指爆炸品、氧化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自燃物、遇水燃烧物、易燃液体、毒害品和腐蚀品等。

3、保管、运输、使用及销毁化学危险物品,必须交由经过专门训练并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执行。

第二章化学危险物品的储存保管
1、化学危险物品必须存放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柜)内,并设专人管理,不得随意乱放。

各单位应本着既要保证安全又符合节约;既统一,又可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永久或临时的化学危险品仓库。

2、化学危险物品仓库的建筑和设施,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仓库区必须与生产区、生活区有适当的间隔。

(2)库房一般应采用一层建筑,每间库房应设有足够的独立安全出口,储存氧化剂、易燃液体、固体和____物品的库房,应该采用容易冲洗的不燃烧地面。

(3)化学危险品库房应当符合安全、防火规定,应有良好的通风和必要的避雷设备,并根据物品的性质和不同的储存方法设置相应的防爆、防火、灭火等安全设施。

(4)储存____物品的库房必须采用封闭、防爆或其他相应的安全电气照明设备。

如采用一般玻璃时,应____在玻璃窗的外面。

电灯开关应该____在库房外面。

无电源的仓库应有蓄电池灯照明。

3、化学危险物品的储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化学危险物品应当分类、分项存放,堆垛不得过高、过密。

堆垛之间以及堆垛与墙壁之间,应该留出一定的间距通道及通风口。

(2)爆炸品和放射性物品,必须单独存放于专门的仓库中,起爆点火器材,不得与____在同一库房中存放。

(3)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如果施工工地的短期存放条件确有困难必须同库房存放时,则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隔离存放。

(4)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物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5)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怕冻、怕晒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露雨、低洼容易积水、低温和高温处存放;对可以露天存放的化学危险物品,根据不同性质,应具备确保安全的有效措施。

4、化学危险物品仓库应该建立下列安全措施:
(1)化学危险品仓库应加强警卫,严格出入库制度,禁止柴油车和拖拉机进入库区内。

(2)仓库区内严禁烟火,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如因工作需要必须用火时,应经单位领导或保卫部门批准,在指定的安全地点进行。

(3)不准在库房内或露天堆垛附近休息、试验、分装、打包和进行其他可能引起火灾的操作。

(4)容器包装要密闭,如果发现破损渗漏,必须立即进行安全处理,改装必须在安全地点进行,对易燃、____物品应使用不发生火花的工具。

(5)加强货物入库验收和平时的检查制度,对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变质、引起燃烧、爆炸的化学危险品,应该定期进行测温化验,防止自燃爆炸。

(6)盛装化学危险物品的空容器和运输工具,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检查,彻底清洗,以防引起燃烧爆炸和中毒,对遗留地上的化学危险物品必须及时清除处理。

(7)化学危险物品仓库应健全安全保卫机构,建立义务消防队,配备灭火设施及通讯、报警装置,消防队应经常进行训练和业务学习。

第二章化学危险物品的运输装卸
1、搬运装卸化学危险物品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搬运化学危险物品时要轻拿轻放,严防震动、撞击、磨擦、重压和倾倒。

(2)化学危险物品与其它货物以及性质相互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其他危险的化学危险物品以及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互相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不得违反配装和同车或者同船混合装运,怕热、怕潮的化学危险物品应采取隔热或防潮措施。

(3)施工工地人力搬运化学危险物品不能超过人体重量的二分之一,人力车运输不得超过重量的二分之一,以防跌倒、翻车、碰撞而发生事故。

(4)装卸搬运毒害腐蚀和放射性化学物品时,应备有相应防护用具和工作服。

工作完毕,操作人员及使用工具必须清洗消毒。

(5)装卸化学危险物品,要有专门人员负责____和指导安全操作,装卸地点设置警戒岗哨,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装卸现场。

(6)装卸化学危险物品应当尽量在白天进行,如果必须在夜间装卸时,要有充分的安全照明设备。

2、运输化学危险物品必须使用合乎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禁止使用火车的蔽车和脚踏车载运爆炸物品。

3、装运化学危险物品的车辆,前后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市区时,应当遵守所在地玻璃机关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中途不得随意停车。

4、装运化学危险物品的车辆,不得使用明火修理运输工具或用明火。

在中途停留时,必须有人看守,并不准停留在机关、工厂、仓库附近、人口稠密的地区和桥梁、涵洞、水利工程等重要建筑设施旁。

5、运输化学危险物品应视情况需要,派专人押运或指定可靠人员负责运输。

不得客、货混装,禁止无关人员搭乘装运化学危险物品的车辆。

6、载运化学危险物品的运输工具,要有明显标志。

第三章化学危险物品的使用和销毁
1、使用化学危险物品,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清退制度,随用随领,所领取的数量,不得超过当班的使用量,剩余的要及时退回。

2、使用化学危险物品,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3、使用化学危险物品,必须由工作认真负责和具有安全知识的人员担任,新参加的人员,必须事先经过训练。

4、初次使用化学危险物品,应会同玻璃、技术部门共同把关,严格按照配方使用,并做好记录。

5、化学危险物品因保管过期,变质失效,应报告上级批准并征得所在地玻璃和环境保护等部门同意后,在指定地点予以销毁。

6、化学危险物品销毁工作必须由一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亲自指挥,雨天和夜间尽量不进行销毁工作。

第四章附则
1、各单位可根据本实施细则,制定本单位安全岗位责任制。

2、对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有关人员,由有关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样本(5)
1本制度规定了易燃易爆物品的装运、贮存、领用的安全管理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单位装运、贮存领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

2引用标准
《危险点安全管理制度》
3术语
3.1燃烧材料
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能立即起火燃烧,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的材料。

3.2易燃液体
闪点小于或等于45℃的液体。

3.3可燃液体
闪点大于45℃的液体。

3.4闪点
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最低温度。

3.5爆炸下限
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

4易燃易爆品危险性分类
(1)闪点≤28℃的液体为甲类,28℃<闪点≤60℃的液体和易燃危险固体为乙类,闪点≥60℃的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为丙类。

4.1本公司常用的易燃易爆品如下:
4.1.1甲类
a.石油醚(60-90)—闪点-21.7℃;
b.石油醚(90-120)—闪点-21.7℃;
c.苯—闪点4.44℃;
d.工业甲醇—闪点11℃;
e.异丙醇—闪点11.67℃;
f.无水甲醇—闪点12℃;
g.二氯乙烷—闪点13℃;
h.丙酮—20℃。

4.1.2乙类
a.乙酸酐—闪点49.4℃;
b.铝粉—粉尘爆炸浓度范围为35--301g/m3。

4.1.3丙类
a.三氟化硼乙醚—闪点63.9℃
b.二乙醇胺—闪点146℃
c.间苯二甲酰氯—闪点280℃
4.2对于各类物品,应根据其易燃易爆危险性的特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4.3甲、乙两类物品是本公司生产所用物品安全管理的重点,对于其运输、装卸过程及储存现场应按《危险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5装卸运输要求
5.1装运易燃易爆物品时,应事先进行严密检查,发现容器和包装物损坏、不牢固或渗漏时,必须进行重装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后,方可装运。

5.2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和其它可燃物品混合装运。

5.3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不得混合装运。

5.4受阳光照射后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装运时应采取防止阳光照射的措施。

5.5遇水燃烧的物品,装运时应采取防水的措施。

5.6装运过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载工具,应彻底清除遗留物。

5.7进入易燃易爆物品库区的汽车,应按库区要求安装汽车排气管火星熄火器。

5.8载运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不得同时载客。

5.9装卸易燃易爆物品时,应轻搬、轻放、防止撞击、摩擦、翻滚、拖拉、重压、倾倒。

5.10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将易燃易爆物品放在行李、包裹中托运。

5.11到外地运输易燃易爆物品时,应事先向公安、消防部门办理运输许可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