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旅蒙晋商走西口的社会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旅蒙晋商走西口的社会影响
浅析旅蒙晋商走西口的社会影响
从明朝中期直到民国初期,大规模的内地移民自发地走西口谋生路,旅蒙晋商便是其中一支的典型代表。
旅蒙晋商通过走西口发家致富,使得晋商成为天下第一大商帮,其社会影响不容忽视。
文章试图探究旅蒙晋商走西口的社会影响,以求对当代社会有所启示。
在清代,大量的山西人为了谋生选择走西口从山西来到蒙古地区经商,因此被称为“旅蒙晋商”。
旅蒙晋商的走西口活动一直从明末清初持续到民国初期,成就了旅蒙晋商的百年辉煌,对当时社会以及当今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旅蒙晋商走西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旅蒙晋商通过走西口,经商从开始的艰辛到后来的成功,足迹遍布中国各地,并远至外蒙古、俄罗斯、朝鲜、日本、欧洲等众多国家地区,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诸如人口流动、人口职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习俗等方面。
由于旅蒙晋商的兴起,使得山西境内的人口流动相当频繁,尤其是晋北、晋中地区,大量人口向口外流动,有的甚至拖家带口,移居蒙古地区,时间持久,规模庞大。
与此同时,为数不少的外地人口也迁移到晋中地区,大多是为了做生意赚钱。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推动了旅蒙晋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优化了蒙古地区的人口结构,许多牧民转变为农民,出现农进牧退的现象。
为了方便管理汉族移民,内地的道府州县制在蒙古地区得以推广,使蒙古地区由单一的游牧社会转变为旗县双立、农牧并举的多元社会。
旅蒙晋商的发展与壮大促使山西的人口职业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突出表现在晋中地区的人口从商比重大为增加,这与旅蒙晋商的成功密切相关。
例如太谷县的王相卿、祁县的乔贵发等均是旅蒙晋商成功的典范,这些人返乡后购田置宅,光耀门楣,正是由于旅蒙晋商在商业上的成功,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山西人选择经商。
随着走西口的旅蒙商队逐年扩大,因路途遥远,旅蒙晋商对安全的需求也更高。
这是出于其远走千里之外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是对走口外贸易路途安全的需要。
因此,越是富有的旅蒙晋商外出做生意,越是重视自身的健康及货物的安全。
这些商人除了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外,还雇用许多负责货物安全的保镖。
这使得许多山西人加入保镖的行列,逐渐产生大批镖师以及各种武术流派,其中戴氏心意拳闻名全国。
镖师行业大兴,建立了大量规模不等的镖局。
例如晋中地区祁县的温曲村,当时就以武术闻名于山西。
据说当时的温泉村民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基本上都会功夫。
直到今天,在祁县依然可以找到当年镖局盛行的影子,如晋商镖局博物馆。
为数不少的旅蒙晋商通过走西口发家致富,从而促使山西的商业不断繁荣,带动了山西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
许多走西口的旅蒙晋商在蒙古地区经商发财,大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譬如,归化城原本是蒙古的游牧区,经济比较落后。
因其地理位置优越,是晋商对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