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小长鼓舞》(教学设计)三年级舞蹈美育 通用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瑶族小长鼓舞
一、背景介绍
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瑶族民间音乐和舞蹈形式非常多样,其中以小长鼓舞最为著名,被誉为“瑶族的国乐”。

小长鼓舞是瑶族男女在喜庆场合的一种表演形式,既是一种音乐,也是一种舞蹈。

小长鼓舞的音乐由鼓声和人声组成,舞蹈则以动作精细、婉转优美着称。

小长鼓舞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年级是校本课程中进行舞蹈美育教学的年级之一,通过学习小长鼓舞,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与舞蹈欣赏能力,同时也能够了解中国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性。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瑶族小长鼓舞的起源、演变和意义;
2.学习小长鼓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形式;
3.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能够配合音乐表现舞蹈;
4.培养学生的细节把握能力,学会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姿态的优美。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 教学内容
1.瑶族小长鼓舞的起源、演变和意义;
2.小长鼓舞的基本动作:站立、坐立、转身、抬腿、半跪、踏步、打鼓、击拍等;
3.小长鼓舞的舞蹈形式:群舞、独舞、对舞等;
4.瑶族服饰的特点及其与小长鼓舞的关系;
5.学习具体的小长鼓舞舞蹈。

2.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引入:通过照片展示瑶族的服饰、生活和文化,让学生初步了解瑶族文化;
2.回归主题:介绍小长鼓舞的起源、演变和意义,通过视频展示小长鼓舞的表演场面;
3.讲解基本动作:站立、坐立、转身、抬腿、半跪、踏步、打鼓、击拍等;
4.练习动作:通过学生模仿老师示范,带领学生练习基本动作;
5.小结:让学生回顾今日学习内容,交流感受和困惑。

第二课时
1.引入:通过音乐、舞蹈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小长鼓舞的音乐艺术性;
2.讲解舞蹈形式:群舞、独舞、对舞等;
3.带领学生学习小长鼓舞舞蹈:逐个段落地教授小长鼓舞的舞蹈,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姿态的优美;
4.练习舞蹈:通过带音乐的练习,带领学生磨合动作和节奏感;
5.小结:让学生回顾今日学习内容,交流感受和困惑。

第三课时
1.引入:通过学生表演、评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小长鼓舞的兴趣和热情;
2.练习舞蹈:让学生熟练掌握小长鼓舞舞蹈,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姿态的优美;
3.反复练习舞蹈:加强学生对细节的把握能力,要求学生注重动作的细节和舞姿的美感;
4.舞蹈表演:邀请其他班级和家长观看学生的小长鼓舞表演;
5.总结:让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与收获,并对表演进行评价和点评。

四、教学评价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成长与发展,关注学生参与动机和情感体验;
2.通过反馈和评价,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五、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一些无法纠正的小失误,怎样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练习?
2.学生掌握小长鼓舞的程度不同,怎样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怎样促进学生的评价能力提高?
以上是本次瑶族小长鼓舞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教学思路,仅供参考。

学生年龄、教学资源等因素会对教学设计产生深刻影响,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