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海省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浅析青海省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青海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可再生能源指导站 李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建设新农村战略的推进,各地区农村经济管理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水平,将会影响农村地区的发展,阻碍其现代化进程。

因此,我们要重视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以此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青海省;农村经济;管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尤其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全面分析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状况,提高农村生产力,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

只有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农村地区的稳定、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整体素质及生活水平。

下面我们将以青海省为例,对青海省农村经济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当前农村在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为青海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青海省农村经济建设现状分析
(一)牧耕土地面积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青海省农村地区的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经济在青海省总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但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青海地区的人均土地耕种面积,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再加上传统落后的土地耕种方法及牧场管理方法,导致很多农牧区出现了草场严重退化、耕种面积不断缩小的现象,这些因素对于青海省农牧作业的开展,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都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严重影响了青海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以及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1]。

(二)农产品生产、加工水平落后
近年来,为了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青海省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牧民扩大农作物种植及畜禽养殖,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但是也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如农牧民过于追求产品数量,导致农畜产品质量低下;重复种、养殖,某一类产品数量过多,供大于求;种养殖过于分散,难以进行规模化销售及规模化加工体系等,导致产品销售困难,销售价格过低,反而增加了农牧民的经济负担。

此外,青海省大多数地区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水平低下,不具备深层次精加工的能力,大多数投入市场的农畜产品,只进行了初级的简单加工,无法通过产品自身品质吸引客户,与其他地区的农牧产品相比,
其市场竞争力较差,不具备品牌效应。

虽然青
海省近年来在农牧产品宣传、推广方面,做了
积极的努力,但其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是青海
地区农畜产品销量不高、收益差的主要原因,
并对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农牧产品资源优势开发受限
目前,青海省仍然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
在第一产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资金及政策支持。

青海地区80%以上的农牧
民,主要通过第一产业为劳动,获取经济收入,
通过第二、第三产业,获取经济收入的比例
很少[2]。

这也导致了经营第二、三产业的企业,
劳动力、技术人才及运营资金严重缺乏,生
产经营活动很难全面开展,农畜产品的资源
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开发,无法真正发挥带动
农牧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提高青海省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牧耕面积
通过分析青海地区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
可以发现,农牧民生产、管理水平低下,长期
对牧耕地区进行不合理开发,土壤侵蚀情况
严重,土地沙漠化现象日益突出,这些因素都
是青海地区牧耕区域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


此,青海地区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农村经济管
理体系,让农牧民认识到土地管理的重要性,
并通过委派技术人员、提供先进农业设备等,
帮助他们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牧耕面积,促进
农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青海各级政
府要通过引入农牧人才、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为农牧区与农牧业龙头企业牵线搭桥等方式,
为农牧区人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
持及人才支持,推动农牧区经济的不断发展[3]。

(二)提升农牧产品生产、加工水平
青海地区可以通过向各农牧区分派农牧
业技术人员,对农牧区人民进行技术培训,组
织专家到各农牧区开展农业技术及牧耕土地
管理讲座,组织农牧民到当地农牧业龙头企业
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牧耕管理水平,
及生产水平[4]。

同时,还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生
产设备,创建新型农牧产品加工企业,与当地
农牧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系统、
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等方式,以此提升农
村地区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青海地区农村经
济的发展。

(三)加大农村地区第二、三产业支持
力度
青海地区可以结合不同农牧区域的特点,
合理制订各产业发展战略,并通过调整第一、
二、三产业的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分配比例,
调整三大产业的发展政策,增加第二、第三产
业的资金投入,提高二、三产业的就业率,吸
引更多的农牧民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体系当中。

还要通过为第二、三产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效益,增加第二、三产业
在青海总产值中的比重,以此改进现有的产业
结构,推动各产业的整体发展,以此增加农牧
民的就业率,并通过开展多元化经营,提高农
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水平及管理水平,促进农
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青海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经济管理对青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
益突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青海地区除了要积
极开发农村资源,构建特色化、多元化的经济
发展体系以外,还要通过完善、合理的经济管
理,对农村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规模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业产品的质
量,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
平稳、高效发展,进而促进青海省农村地区经
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露,张越,张俊飚等.农业经济管理学科
领域的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J].华中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31-38.
[2]张可林.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壮大农村集
体经济[J].吉林农业,2015(23):58.
[3]陈国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措施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2015(9):
98-99.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