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9论教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9*论教养
基础过关全练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年幼谚.语(yàn)自吹自擂
B.珍惜恪.守(gè) 稳重随和
C.礼貌允诺.(ruò) 社会贤达
D.歉让翘.鼻子(qiào) 行为举止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而如今有些旅游城市,家家旅舍,户户商家,原住民整体迁出,虽然装点辉煌,货物山积,然矫揉造作
....,虚张声势,有何看头!
B.面对质监部门的检查,一些不法厂商随机应变
....,妄图掩盖自己的造假行径。

C.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不顾,一意孤行
....,必将自食其果。

D.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
....地叫出各种声音。

都好听极了。

3.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有教养的一项是()
A.端午节到了,小明到刚出嫁的姑姑家接她回家过节,但又不知姑姑家该怎么走,
于是见人就问:“喂,我姑姑家该怎么走?”
B.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鞋也没脱就往沙发上一躺,女儿见状,急忙端来
热水,说:“妈妈,您累坏了,洗洗脚,去休息吧!”
C.同学们都在认真做作业,小雷却无精打采地趴着,老师走过去轻轻地敲了敲桌子,提醒他该做作业了。

小雷不耐烦地说:“我做不做作业关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
D.芳芳家住二楼,楼上的住户水龙头坏了,水流下来,淋湿了芳芳晒在阳台上的被子。

芳芳气冲冲地跑上去说:“哼!真没素质,淋湿了人家的被子也不管!”
4.综合性学习。

班级拟开展“说教养”主题演讲活动,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
篇不超过200字的演讲稿。

【材料一】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
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

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材料二】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

(傅雷)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利哈乔夫)
【材料三】周总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服务人员一一握
手道谢。

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颜面尽失。

答:
能力提升全练
5.(2021山东台儿庄期中,3,)对下面句子的“结构”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A.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

(这是个因果复句。

用“因此”连接两
个分句,表示前后是因果关系。

)
B.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这是个递进复句。

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更进一层。

)
C.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这是个转折复句。

前后两个分句用“而”连接,表示后一个分句转而陈述与前一个分句相对的意思。

)
D.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这是个并列复句。

两个分句没有主次之分。

)
6.(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19—23)阅读《论教养》,回答问题。

(13分)
论教养
利哈乔夫
①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②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③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④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⑤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⑦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⑧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心情愉快。

⑨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

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⑩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

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在家接待客人,或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

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

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收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

穿着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

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
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

动作举止、衣饰服装、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

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

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
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
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选自九年级教材《论教养》,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文章题目是《论教养》,文中却用很大篇幅谈论了“优雅风度”,是否离题?谈谈你的理解。

(2分)
答:
(3)()选文第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分)
答:
(5)()列举生活中有失教养的事例,结合文章内容,提出改正建议。

(3分)
答: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A B.恪kè。

C.诺nuò。

D.歉→谦。

2.B B.“随机应变”的意思是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是一个褒义词,不适合用在“不法商家”身上,可改为“弄虚作假”。

3.B其他选项中人物的语言不礼貌,不是有教养的表现。

4.(示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什么是教养呢?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修养。

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

周总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的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

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到待人谦虚,言行得体,遇困难不气馁,有成绩不骄傲。

同学们,让我们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吧!
解析演讲稿的结构,一般开头交代演讲的话题或主题,引起听众注意。

主体部分全面展开论述,突出讲话中心,把所要表达的内容逐层交代清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明态度。

本题行文时,首先确定演讲稿的写作内容和顺序:什么是教养、教养的作用、怎样培养教养。

其次,理解每则材料的内容:材料一讲什么是教养、教养的表现和如何培养教养;材料二是两则名言,着重写如何培养教养;材料三正反举例,表明有教养的重要性。

然后进行取舍和排序。

先写材料一的前两个意思,然后写材料三,最后写材料一的后一个意思和材料二。

这样组合、修改即可。

能力提升全练
5.C本题考查复句关系辨析。

解答此题,要掌握常见复句类型及特点,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识记。

C.此句为并列复句,“而”在这里表并列,“东方有圆明园”和前面几处列举是并列的关系,不是转折的关系。

要根据句子意思来判断。

6.(1)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2)没有离题。

因为“风度”和“教养”是密切相关的一对概念,“风度”更多指的是外在表现,“教养”更强调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它们只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

作者在谈完什么是教养后,进一步推出“风度”来深化自己的观点。

(3)举例论证。

列举了实际生活中吃饭时要注意礼仪的琐碎小事,对本段的观点“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进行具体有力的论证,也间接证明了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用生活中有意义的小事,使论证更亲切,更易被接受。

(4)本文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接着连续举了三种没有教养的生活表现,进而得出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然后,又用生活中有教养的表现从正面对观点进行阐释;紧接着,从另一个角度阐述怎样做一个有风度的人来深化论点;最后,水到渠成地重申论点: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5)生活中有很多青少年学生,在学校表现很好,但在家里,认为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理所当然。

生气的时候还顶撞父母,甚至言辞激烈。

改正建议: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对照顾我们的亲人,更应该充分了解,了解他们的习惯,关心他们的生活,争取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解析(1)文章先谈论了有教养的人的标准: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然后谈论了养成优雅风度的准则: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最后总结强调: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无论哪一部分,作者都在强调“尊重他人”,所以结合论题可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2)文章第⑩—段大篇幅地论述了“优雅风度”,段说:“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

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这几句话将“优雅风度”与内在教养结合在了一起,所以说这部分并不离题。

(3)由关键词“比如”可判断出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议论文中的例子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所以要找到所在段的中心句(往往是该段第一句或例子前的那句话),并明确全文的中心论点。

答题格式:列举……,证明了……(该段论点),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解答此题需先理解每一段的内容,然后把内容相近的段落合并在一起概括,最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进行整理总结。

文章①②段提出问题“什么是
真正的教养”;③—⑧段连续举了三种没有教养的生活表现,进而得出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⑨段谈论有教养的人的表现;⑩—段谈论风度的内在原则,提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这句话也是对中心观点的强调,所以段还起到了总结强调观点的作用。

(5)可以参照文章第⑤⑥⑦段的相关内容举出生活中类似的有失教养的事例,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提出改正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