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全书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全书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41.请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芳草鲜美..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味道好 (2)阡陌交通..
古义:__________ 今义:运输事业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__________ 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__________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4)无论..
魏晋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5)不足..
为外人道也 古义:_________ 今义:不充足,不满
【答案】 新鲜美好 交错相通 妻子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要说,更不必说 不值得,不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古今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变化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
色彩发生变化等。
“妻子”的词义范围缩小了,现在指的是“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义是“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演变为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
【答案】“要”同“邀”,邀请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辨析能力。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
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要”在这里通“邀”,是“邀请”的意思。
43.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使前后语义连贯。
传统习俗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宵节游龙灯,寓意人丁兴旺、迎祥纳福;冬至(前夜)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答案】示例:春节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解析】
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
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后例句“元宵节游龙灯,寓意人丁兴旺、迎祥纳福”。
句式结构为“……节……寓意……”。
内容要与前后几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44.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阅读,会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变得美丽无比。
每一次阅读,都是开始一次神秘莫测的旅程,充满未知与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每一次阅读,都是打开一扇别有洞天的大门,充满想象与期待……阅读,就是眺望丰盛生命的窗口。
【答案】示例:每一次阅读,都是启动一次魅力无穷的行走,充满新奇与渴望。
【解析】
【详解】
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每一次阅读,都是开始一次神秘莫测的旅程,充满未知与喜悦。
”按照“每一次阅读,都是……充满……与……”的格式仿写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4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缘.溪行缘:__________
缤纷:__________
(2)落英缤纷
..
(3)仿佛
若有光仿佛:__________
..
(4)才.通人才:__________
开朗:__________
(5)豁然开朗
..
(6)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__
..
交通阡陌:__________
(7)阡陌
..
(8)阡陌交通
交通:__________
..
相闻:__________
(9)鸡犬相闻
..
(10)悉.如外人悉:__________
自乐怡然:__________
(11)并怡然
..
(12)具.答之具:_____
(13)咸.来问讯咸:________
间隔:__________
(14)遂与外人间隔
..
叹惋:____
(15)皆叹惋
..
(1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____
(17)欣然规.往规:__________
(18)及.郡下及:__
(19)诣.太守诣:___
(20)欣然规.往规:__________
(21)寻.病终寻:__________
(22)后遂无问津.者津:_______
【答案】沿着,顺着繁多的样子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仅仅、只开阔敞亮整齐的样子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全,都快乐的样子详细全,都隔绝、不通音讯感叹邀请打算,计划到拜访打算,计划随即,不久渡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交通”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交错相通”的意思;“寻”在这里是“不久”的意思。
46.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每句标三处)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答案】(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1)句意思是: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2)句意思是:(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47.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2)讲信修.睦
(3)不独子.其子
(4)货恶.其弃于地也
4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大道之.行也
忘路之.远近
C.是故谋闭而.不兴
潭西南而.望
D.全石以为.底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0.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7.(1)交错相通(2)培养(3)以……为子(4)憎恨
48.B
49.(1)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2)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5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解析】甲文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年代:东晋
乙文选自:《礼记》作者:郑玄年代:战国
甲文译文: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
最初,
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乙文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47.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交通:交错相通。
48.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
都是结构助词“的”。
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名词,类别/形容词,类似。
C.连词,表转折/表修饰。
D:“以……为”连用,意为“把……当作”/雕刻。
4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重点词语: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50.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乙文中对应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