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幼儿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教园地
浅谈当前幼儿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欧阳晓芳
(重庆市永川区红星幼儿园,重庆 永川402160)
摘要: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导致当今社会一系列道德滑坡现象和危害社会的恶性事件的发生,而幼儿期是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时期。

本文首先剖析了当前幼儿责任心培养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再在此基础上从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对幼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幼儿;社会责任感;幼儿园;家庭
一、当前幼儿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家庭和幼儿园都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它们必然会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

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偏差都会严重影响幼儿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

(一)幼儿园重智偏德的教育
现在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很多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好,班级配备的人员也越来越多。

由于收费标准高,所以幼儿园就觉得应该为家长和幼儿服好务。

因此,只注重幼儿的智育,而其他生活活动和必要的劳动都由老师包办代替了,孩子们只需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理能力差,依赖思想严重,更不要说能勇于承担责任了。

(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1.家长的过分溺爱。

现在大多家庭都很富裕,孩子又是独生子女。

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都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小苗苗,无微不至的养护着,孩子的所有需求都由家长代劳了。

长此以往,让孩子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别人做,与自己无关,从而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2.家长的过分专制。

专制型的父母通常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庸品,压制孩子的思想,过分干预孩子的行为,通常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缺乏想象力,没有主见。

这样教育出来的的孩子,由于害怕家长的惩罚,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因此,只能采取撒谎、隐瞒的方式以逃避惩罚。

3.家长教育的不一致。

家长教育的不一致性体现在“言行不一致”、“前后不一致”、“要求不一致”。

(1)“言行不一致”是指家长口头上要求幼儿做的事情、遵守的规则等,自己不先行示范,自己不遵守。

幼儿对家长的这些行为是看在眼、记在心的,孩子也会模仿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对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不良影响。

(2)“前后不一致”是指家长因为时间、地点、心情等因素对幼儿的教养方式、方法完全不同。

对待孩子犯错,家长心情好的时候,对孩子就免于教育,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严加管制;今天说:“如果时间紧急,马路上没有车经过就可以闯红灯。

”明天,当孩子闯红灯的时候又怒骂其:“你闯红灯是找死呀?”这种混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无所适从,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幼儿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一)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1.家长要教育孩子勇于承担自己的过失。

没有一个孩子不犯错,家长可以允许孩子犯错,但不能允许孩子推卸责任,更不能帮助孩子逃避责任。

如果孩子一犯错,家长就进行打骂,那么孩子就害怕承认错误,于是采用撒谎、隐瞒等方式来回避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样极不利于幼儿个人责任感的形成。

家长应当帮助孩子直面自己的过失,勇于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只要孩子具备承担过失的能力,都必须勇敢的面对。

2.家长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

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亲身的体验来进行,孩子的责任感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

因此,家长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为家庭、家人、父母承担一些责任。

父母在生活中要敢于给孩子委以“重任”,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在家中的重要性。

家长不要因为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做不好就包办代替。

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要创造条件有意识的锻炼孩子,让孩子学着对家庭负责任。

只有在家中多为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孩子才会逐步形成家庭责任感,从而为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二)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是幼儿进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孩子集体生活的开始。

幼儿园的教育对幼儿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就地取材,随机培养。

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其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蕴藏着培养幼儿社会责任感的契机。

教师应把握契机,及时对幼儿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教育,使其形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好习惯。

2.创造情景,有意培养。

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需要给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

教师应有意识创设一些游戏情景,给予幼儿一定的任务,鼓励幼儿去完成。

让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树立责任感。

比如:创设角色游戏情景,让幼儿扮演“医生”、“护士”、“消防队员”等。

在游戏中要求幼儿必须坚守岗位,帮助幼儿明白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以及不履行职责的后果,从而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总之,幼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意义重大,其关键就在于幼儿园、家庭都应为幼儿提供承担责任的机会,家园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使幼儿符合《纲要》中要求的“能努力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进而成长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姜勇.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
[2]刘闯、杨丽珠.父母教育方式对3-6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7.
2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