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随堂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随堂练习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随堂练习
东北师大附中刘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隋朝建立于()
A.581年 B.582年 C.508年 D.907年
2.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王朝,隋朝的建立者是()A.杨坚 B.李世民 C.刘彻 D.杨广
3.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错误的是()A.目的是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C.大运河的开通是隋文帝的功劳 D.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4.隋朝大运河是在605年至610年开通的,如果从北向南依次通过的运河河段应该是()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B.江南河→邗沟→永济渠→通济渠
C.邗沟→江南河→永济渠→通济渠
D.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古人评论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其中“一渠”指的是()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隋朝大运河
6.在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正激烈地讨论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以下四种看法,你赞成哪一种() A.隋朝对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B.隋朝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C.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D.隋朝重新统一了南北
7.为了储积粮食、布匹,隋朝在哪一带广建大仓库,根据史书记载,所储备的物资可供应政府五六十年() A.长安、洛阳 B.宁夏、广东 C.西藏、云南 D.福建、江西
8.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要意义在于() A.满足了隋炀帝看琼花,畅游江都的愿望
B.由于当时北方严重缺水,因此大运河起到了南水北调的作用
C.大运河的开通,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于大批军用物资通过运河送往前线,以利于隋朝发动对少数民族的战
参考答案
一、
1.A 2.C 3.C 4.D 5.D 6.D 7.A 8.C 二

三、
(1)隋朝亡于大运河的开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隋亡的真正原因是暴政。

(2)符合。

既肯定了大运河开凿的功绩,也指出了炀帝巡游江都的腐化,看问题比较全面,评价也比较中肯
试题分析方法及解决办法
1、总体评价(指总体情况与预期得分情况分析)
本套测试题考查的知识较全面,能够覆盖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有拔高题,难度中等偏难,正常情况下平均分应在15——20分之间,大多数同学应在15分以上。

如平均分在15分以下:
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学生无法对知识消化和理解。

(2)学生缺乏此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此学科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

教学建议:
(1)适当增加教学时间或课时,对相应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细致性讲解。

(2)关注学生对课上内容的兴奋程度,适当增加部分趣味性强的历史知识。

(3)在每课的课前或下课前增加简单知识性训练,如复习性提问或总结性提问。

(4)给学生更多的课上发言的机会,增加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交流问题的时间。

②得分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分析及解决办法
“哑铃”式分布:高分段和低分段人数居多,呈现两级分化。

出现此种情况时就要对低分段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正态式分布:多数学生在集中在中间分数段。

出现此种情况熟正常现象,根据失分情况分析进行,抓住主要问题,具体指导。

“蝌蚪”式分布:分数多数集中在高分或低分段。

如果出现分数集中在低分段,应分析是试题的原因还是教学原因,进行针对性辅导和复习。

③失分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分析及解决办法
柱状:失分集中在某一(或几个知识点)。

出现此种情况时,要分析试题情况和教学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辅导和复习。

均匀:各知识点都有学生失分。

出现此种情况是要分析失分人群特征,如果集中在学生能力较差人群时,应对此类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如果失分人群包含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则要分析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说明:本套试题为随堂考核基础知识和课上重点知识,重点要求学生关注教材细节,如果失分,问题往往因为学生知识的实记没有过关。

但由于双项选择题在选择难度上有很大增加,学生可能缺乏通观整个试题加以思考的能力,可能出现选择遗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