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抗挫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抗挫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所谓抗挫能力,就是幼儿在遭遇挫折的压力,遇到困难的情境时,能试图再用其它办法来试一试,解决困难,保持行为和心理的正常、健康的能力。
幼儿如果具备了良好的抗挫能力,就能面对生活的挑战,以足够勇气与智慧战胜它,从而积累成功的经验,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从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压力日益加重,只有具备抗挫折的能力,才能获得心理平衡,不至于被繁重的工作压力压倒。
美国的心理学、教育学家曾做过一个调查,提出了“才能杰出儿童的27项特征”,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从人的发展本身来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获得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也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在历年高考中,莘莘学子在巨大的压力面前,由于不同的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有的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有的人名落孙山,甚至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真正地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呢?我认为教师必须重视抗挫这一心理能力的培养。
从当前独生子女现状来看: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他们是“温室里的花朵”,在生活中家长尽量避免让幼儿遭遇挫折,当他们预见幼儿可能遇到困难时,总是自己先挺身而出,为幼儿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特别是当幼儿参与创造性的尝试活动时,家长更是担忧、害怕,甚至加以阻止。
这些在父母保护伞下长大的幼儿,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常常显得不知所措,无能为力,甚至影响了幼儿的整体发展。
因此,幼儿期的幼儿必须尝试着去学会面对挫折。
其实,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对待它们。
如果能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就可能成为幼儿前进的动力。
反之,则可能使幼儿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效应,甚至对他们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一、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没有勇气再尝试。
每个幼儿都渴望体验成功,挫折会使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对挫折产生恐惧,害怕再次尝试,不愿继续参与同样的活动。
因此他可能失去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在幼儿园里,我们看到,有的幼儿因为画不好画,就不喜欢上美术课,情绪低落,没有兴趣,有的幼儿因为不会算加减法,就不喜欢上数学课,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
可是当这些幼儿遇到喜欢的活动,他会非常主动地参与,兴趣盎然。
(二) 出现消极的自我评价。
经常性的挫折经历,加上他人否定的态度和评价,如批评,漠视,不屑一顾,挖苦等,可能会使幼儿轻视自己的能力,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很笨”“什么都不行”。
这样的错误想法将影响幼儿对自己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
他们可能在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时,错误地预料自己会挫折,丧失了信心。
(三) 造成同伴交往困难。
从同伴那里,幼儿可以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一些看法,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受到挫折会使幼儿失去自信,同时也可能使幼儿因怀疑同伴不喜欢他或害怕同伴轻视他而对同伴过分敏感,造成同伴关系疏远,同伴交往困难。
二、影响幼儿抗挫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 幼儿抗挫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的。
年龄越小的幼儿,他的抗挫能力就越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不断丰富,遇到困难时,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学会克服,这样就积累了一些抗挫的方法和经验,抗挫能力不断提高。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挫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二) 幼儿抗挫能力与幼儿兴趣有密切关系。
当幼儿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什么苦都能吃。
因此,要想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培养幼儿具有广泛的兴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首先让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再逐渐增加活动难度,幼儿容易在抗挫过程中获得成功,树立自信。
(三)家长教育态度的不稳定,影响了幼儿抗挫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和培养,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
许多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希望幼儿坚强,勇敢,具有冒险精神,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是处处精心呵护,过分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幼儿锻炼成长的机会。
例如:家长和幼儿一同行走,遇到了一个小水坑,妈妈会说:“让妈妈抱你过去。
”其实,幼儿是很希望自己能够迈过这个小水坑的,但是家长担心幼儿会摔倒,会掉进水坑,会弄湿鞋袜……种种担心,使幼儿失去了信心和勇气。
家长在教育观念和实际教育过程中应要求一致。
当幼儿遇到挫折时,能正确的引导幼儿面对挫折,而不是尽力保护,扫清障碍,以使幼儿的抗挫能力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