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连续学业或事业的挑选。

面对重要的人生挑选,是否推敲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体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挑选。

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作者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期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1.高三年级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1.汉朝
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
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主座,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4.元朝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收理,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

行省主座具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在行使时受中央节制。

2.高三年级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秦汉:郡、县;西汉中期后是州、郡、县。

唐代:道、州、县。

宋代:路、州、县。

元代:
实行行省制(10个),形成:省、路、府、州、县。

两个单列行政区划:“腹里”即中书省;宣政院(藏、青、川)。

评判: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剂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明代:承宣布使司、府、县。

清朝:省、道、府、县。

3.高三年级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宋词和元曲
1、宋词显现的原因:
(1)宋代商业的发展。

(2)城市的繁华。

(3)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2、流派:
(1)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柳永州《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清照的“花自飘落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都是流
传极为广泛的佳句。

(2)豪爽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

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元曲: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华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
为元曲。

元曲通俗生动,豪爽飘逸,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绩。

4.高三年级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期壁画,地面画,陶器装潢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创造法式,雍容华贵
5、宋代:山水画兴起:重视意境
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风格奇特;木刻版画、年画等
7、民间绘画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8、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重视写实的宫廷和民间
绘画;另一方面显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重视个人主
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5.高三年级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书法艺术
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书法艺术发展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兰亭序》
3、隋唐到达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6.高三年级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天文学:
①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申在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
②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③元代郭守敬制成的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简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他编定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数学
①年龄战国——显现筹算运算法
②东汉——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运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运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③西汉——《周髀算经》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
④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提出割圆术,圆周率为3.1416;南朝祖冲之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世界100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