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与创新在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与创新在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
的应用
摘要:幼儿阶段作为良好行为习惯及思想意识形成的主要时期,关系着幼儿
后期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应当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确保其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可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并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逐步引导幼儿朝向正确的
道路前行,并且为后期各项习惯的养成及规则的认识夯实基础。
本文围绕当前幼
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展开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工作的优
化与创新方案,具体如下:
关键词:优化与创新;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管理
前言:因幼儿年龄较小,若单纯地依靠理论知识教育的方式,很难起到真正
的作用,相比较为枯燥乏味的课堂,幼儿更喜欢轻松愉悦地学习环境,只有在该
形势下,幼儿的天性才能得到有效地释放,班主任更容易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
点及思想意识,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才能让管理工作发挥出实效
性价值。
一、当前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应问题
(一)幼儿园班级中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班主任在开展教育管理过程中过于随意化,再加
上幼儿年龄较小,思维理解能力及是非明辨能力本就有限,在缺乏有效引导下,
其自身的规范性无法得到有效地保障,同时在当前时代不断发展背景下,以往单
一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若未能及时地调整与优化,单纯
依赖以往工作经验作为主要管理方式的话,会严重影响到幼儿的思想意识,致使
现存的问题迟迟无法得到有效地解决,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
幼儿园管理理论与实际不符
当前,因很多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过于落后,将重心主要放置于知识的传授方面,并未意识到良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对于幼儿后期发展的会给重要性,再加上
教育方式与幼儿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性,幼儿对知识的消化以及与实际衔接不
到位等问题,因此无法将所学习的知识灵活的生活实际中,与原本教学初衷背道
而驰。
同时课程内容的繁琐性已经远远超于幼儿的接受能力,而且严格的管控还
会限制幼儿的天性发展,导致幼儿逐渐失去兴趣,从根本上降低了管理质量及效
率[1]。
二、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优化与创新的有效应用
(一)注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创新管理模式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占据主导位置的话,可有效规范幼
儿的各项行为,但是这样也会导致幼儿长期处于被动的位置,其主观能动力无法
得到有效地提升,长此以往,其思维就会过于固化与依赖,并不利于幼儿综合素
养的全面发展。
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将权力放给幼儿,促使幼儿进行自我管理,班主任只需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引导即可,在互相配合的作用下,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2]。
为了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其能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及自我管理中来,
可以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询问幼儿的意见,并让幼儿提出相应的管理意见,征求
幼儿的想法进行评比。
在此过程中,部分自理及自控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会提出:“迟到、哭闹、不好好吃饭喝水、睡觉讲话等都可以作为评分标准”,此时班主
任就可以稍作补充,并提出问题:“孩子们,那我们每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可以吗?得分从高到低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奖励,你们最想要什么奖励呢?”在听到教
师说有奖励时,幼儿瞬间有了兴趣,有的孩子说:“我想要一朵大红花,回去给
妈妈看我有多棒”、“我想要一辆小汽车”、“我想要一个喜羊羊的气球”,以
此激励的方式所设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在实行起来幼儿的参与度更高,再加上幼
儿本就有着较强的好胜心,会为了获得奖励拼尽全力,从而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
根本目的[3]。
而且在幼儿的眼中,规则并不是约束的主要动力,而为了取得好成
绩幼儿会自觉地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在潜移默化中不仅规范了幼儿的行为,让规则深深印在孩子的心中,并逐渐意识到自身也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参与者与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加强对图形标识的应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因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及思维理解能力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单纯地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而且班主任的管理范围及能力有限,很难保证每个幼儿在行为上都能得到有效地引导,如在玩游戏时,常会出现抢夺玩具;吃饭时及做游戏时秩序较为混乱等问题哦频频出现,在此就需要利用一些幼儿较易接受的方式作为辅助手段,让幼儿有意识的规范自身的行为[4]。
例如在洗手池上方贴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图画,如六步洗手法,幼儿本就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其会学习图画中的内容,长此以往就会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或者是在图书馆等需要安静的区域贴上嘴巴的标识,幼儿在看到此标识时就会自觉的紧闭小嘴巴;再或者在吃饭时,可以在地上绘画出颜色各异脚印,让幼儿排排好站在脚印上方,此方式不仅能够为幼儿指引正确的行走方向,更可以让队列更加的整齐;其次,当前所提倡的是靠右侧通行,但是如果直接告知幼儿的话,幼儿受到理解能力的限制,并不一定能够按照该规则执行,若在走廊的两侧以箭头标识作为指引方式,幼儿就会按照该标识行走,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而且这种图标新形式,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执行的效果也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同时图标还可以起到时刻提醒的作用,幼儿的秩序感和遵守规则的想法在长期行为习惯的作用下,会有意识地遵守,这其实也是环境的影响力作用,并且班主任在幼儿遵守标识规则的时候可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来起到鼓励的作用,从而促进幼儿不断地进步,并为后期的生活及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5]。
(三)坚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原则
班主任作为幼儿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者与实际实施者,其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与管理质量及效率有着密切关联。
在《论语·子路篇》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应当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时刻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到正确的榜样作用。
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其注意力常会受到外界事物变化的影响,再加上其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会将身边的
事物作为主要模仿对象,在此班主任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幼儿进行还只能去的引导[6]。
例如很多幼儿在喝过水后并不会将水杯放置在相应的区域中,而且桌面上较为杂乱,在此班主任就可以将讲台上的教具摆放整齐,并且在重复将各种用品摆放在相应的存放区域,在无意间加深幼儿的印象,在该方式的作用下,幼儿就会逐渐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做到物归原位,这种不需要任何言语的行为引导方式,其实远比沟通更加的实际,无形之中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及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且相对较为繁杂,不仅要关注幼儿的知识掌握情况,还需要在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在此过程中班主任需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管理方式,采用多元化的管理策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娜.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幼儿园管理的对策——以镇巴县恒大幼儿园为例[J]. 教育观察,2021,10(08):117-118.
[2]刘颖,虞永平. 我国幼儿园管理质量的现状、类别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结果[J]. 学前教育研究,2021(01):17-28.
[3]徐文玉. 以人为本创新管理——针对当前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创新管理方法[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16.
[4]米唯嘉,王莺茹,杨吟. 新建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困难与破解——以成都市锦西幼儿园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2020(11):72-75.
[5]吴皖赣. 课程育人视角下学前教育师范生教育情怀培育路径——以“幼儿园管理”课程为例[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20,41(03):89-93.
[6]孟玉杰. 融贯中西,让幼儿教育点亮未来——关于幼儿园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 华夏教师,2020(1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