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23历年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0题)
1.现有等物质的量的铜和银的混合物17.2 g,与50.0
mL的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48
L(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0.2 mol NO2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 mol·L-1
C.反应中被还原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要使产生的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需要通入氧气0.075 mol
2.在80 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3+,则此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为mol·L-1)
A.15d/16
B.5d/16
C.3d/8
D.5d/8
3.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向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
验证三溴苯酚为白色沉淀
B
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确定甲酸钠中含有醛基
C
向酒精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
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
D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
4.药物阿莫西林能杀灭或抑制细菌繁殖,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A能使三氯化铁溶液显色。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CH3I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的结构为
,该物质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试写出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H所有的同分异构体。

a.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无色气泡c.取0.1mol有机物能与足量Na反应能产生3.36L(标况下)气体
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但苯环上氢原子数不少3
e.分子中含有甲基
(4)试利用CH3CH=CH2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例如下:
5.实验室需用2 mol·L-1氯化钠溶液450
mL,配置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分别是
A.450 mL,52.7g
B.500 mL,58.5g
C.1000 mL,117g
D.任意规格,111.2g
6.亮菌甲素为利胆解痉药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治疗等,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亮菌甲素分子式为C12H11O5
B.亮菌甲素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mol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1mol亮菌甲素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最多能消耗2mol NaOH D.每个亮菌甲素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反应后的产物有3个手性碳原子7.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
用pH=1的盐酸配制100ml, pH=2的盐酸
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C
用溴水、淀粉-KI溶液比较Br2与I2的氧化性强弱
试管、胶头滴管
D
用NH4Cl和Ca(OH)2固体制备并收集NH3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8.已知:还原性强弱:I― >Fe2+。

往100 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3.36
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1/2的Fe2+被氧化成Fe3+。

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1mol·L-1
B.1.5mol·L-1
C.1.2mol·L-1
D.1.0mol·L-1
9.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我国从2
000年起逐步用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消毒水时,ClO2还可将水中的Fe2+、Mn2+等转化成Fe(OH)3和MnO2等难溶物除去,在这个过程中,Fe2+、Mn2+的化合价升高,说明ClO2具有______性。

(2)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取ClO2,请完成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SO2===2ClO2+__________。

(3)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
mg·L-1之间。

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

(已知:2S2O+I2===S4O+2I-)
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 L,在操作Ⅱ时消耗了1.0×10-3
mol·L-1的Na2S2O3溶液10 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________mg·L-1。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碘的升华、溴水中萃取溴、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均是物理变化B.BaSO4难溶于水是弱电解质,在医学上用作钡餐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D.明矾和氯气均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11.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

今有分子量比乙醇大16的有机物和乙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类似的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丙三醇和乙酸发生了酯化反应
B.生成的有机物是乙酸丙酯
C.分子量为146的有机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发生的反应属消去反应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1mol某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的质量为21.6g,则该醛肯定为二元醛
B.乙醇、苯酚、乙酸都有羟基,但是电离常数不同,这主要是基团之间相互影响造成的
C.
分子中最多19个碳原子共平面、最多6个原子共直线
D.分子式为C10H20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C,则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4种
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能表示为2-丁烯的是
A.
B.CH3CH=CHCH3
C.
D.
14.已知A的分子式为C3H4O2,下图是A~H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F中含有一个七元环;H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提示: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的醇不存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2个或多个羟基的多元醇不存在)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中含有的官能团有(写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C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3)请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A→B____________;C→E___________。

(4)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D(第①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明矾[KAl(SO4)2·12H2O]加入足量水中:
3Ba2++6OH-+2Al3++3SO===3BaSO4↓+2Al(OH)3↓
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H O中投入Na2O2固体:2H O+2Na2O2===4OH-+4Na++18O2↑
D.CuCl2溶液中加入H2S溶液:Cu2++S2-===CuS↓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Br2发生1:1加成反应的产物有5种
B.除去苯中的方法:加溴水,充分振荡,静置分液。

C.1mol 最多能与4mol氢氧化钠反应。

D.采用分子筛固体酸作为苯和丙烯反应的催化剂来制备异丙苯,符合绿色化学工艺。

17.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号
反应物
产物

KMnO4、H2O2、H2SO4
K2SO4、MnSO4…

Cl2、FeBr2
FeCl3、FeBr3

MnO…
Cl2、Mn2+…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2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Cl2>Fe3+>Br2
18.某强酸性溶液X可能含有Ba2+、Al3+、NH、Fe2+、Fe3+、CO、SO
、SO、Cl-、NO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除H+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M)是______,若要确定该M(若不止一种,可任选一种)在溶液X中不存在,最可靠的化学方法是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通常可以利用KClO在一定条件下氧化G来制备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K2FeO4.请写出制备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假设测定A、F、I均为0.1mol,10mL X溶液中n(H+)=0.4mol,当沉淀C物质的量大于0.7mol时,溶液X中还一定含有______.
19.乙烯酮(CH2=C=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可表示。

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下列试剂加成,其产物不正确的是
A.与CH3OH加成生成CH3CH2COOH
B.与H2O加成生成CH3COOH
C.与CH3COOH加成生成CH3――O――CH3
D.与HCl加成生成CH3COCl
20.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甲苯使KMnO4溶液褪色
B.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变成黑色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HNO3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重要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第1卷参考答案
一.参考题库
1.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等物质的量的铜和银的混合物17.2g,则
金属提供电子为0.1mol×2+0.1mol×1=0.3mol,若气体只是NO2,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生成NO2为0.3mol,大于实际0.2mol,若只生成NO,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O为0.1mol,小于实际0.2mol,故生成气体为NO、NO2,故A错误;B.被还原的硝酸生成氮的氧化物(NO、NO2一种或二者混合物),由N元素守恒,可知被还原硝酸物质的量=
=0.2mol,未被还原的硝酸生成硝酸银、硝酸铜,故未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0.1mol×2+0.1mol×1=0.3mol,根据N元素守恒,
n总(HNO3)=0.2mol+0.3mol=0.5mol,原硝酸浓度=
故B错误;
C.由B中计算的数据可知,反应中被还原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0.2mol:0.3mol=2:3,故C错误;
D.纵观整个过程,由电子转移守恒,金属失去的电子等于氧气获得的电子,
故需要氧气物质的量= 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2.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物质的量浓度等于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而溶液的体积等于质量除以密度为80/d ,而2.8克Fe3+物质的量为0.05mol,溶液中
溶液的体积= 故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3.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选项向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生成少量的三溴苯酚溶解于苯酚中,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所以A错误。

B选项甲酸钠中含有醛基,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生成红色沉淀Cu2O,可鉴别。

因此B 选项正确。

酒精和醋酸都含有-OH,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无法确定酒精中是否混有醋酸,故C错误;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应先酸化,否则生成AgOH影响实验现象,故D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鉴别
4.参考答案:(1)保护酚羟基,防止被氧化(各1分)
(2)
试题分析:酚在碱催化的作用下,与一碘甲烷反应价氧基苯。

因此A物质为。

CH3I的作用是保护酚羟基,防止被氧化,反应4是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醛因此反应方程式为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发生水解,生成对苯酚,对苯酚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同时还生成了HOCH2CH2Cl,该物质在氢氧化钠溶液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无色气泡说明含有羧基,因此H的同分异构体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合成的相关知识点。

5.参考答案:试题分析:实验室需用2mol/L氯化钠溶液450mL,只能选用500mL 容量瓶配制,实际上配制500mL2mol/L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m(NaCl)=cVM=58.5g/mol×2mol/L×0.5L=58.5g,所以配置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分别是:500mL、58.5g,故选B.考点: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6.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亮菌甲素的分子式为C12H10O5,故A错误;B.亮菌甲素中含有酚羟基,所以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正确;C.1 mol亮菌甲素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 NaOH,故C 错误;D.每个亮菌甲素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反应后的产物有6个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及其性质,根据官能团确定其性质
7.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乙醇和乙酸乙酯混溶,分液的方法不能分离,应先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分离,故A错误;B.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应用量筒量取溶液,缺少量筒,不能完成实验,故B错误;C.可用胶头滴管将溶液滴在试管中根据反应现象判断氧化性强弱,故C正确;D.实验室制备氨气应在大试管中进行,题目缺少大使管,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溶液的配制
8.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已知:还原性强弱:I->Fe2+,往100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3.36L(标准状况)氯气,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再氧化亚铁离子,已知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碘离子完全氧化后,溶液中有1/2的F e2+被氧化成Fe3+ 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Fe3+,设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c(I-)=2c(FeI2)=2c,c(Fe2+)=cmol/L,所以与碘离子反应消耗的氯气为
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1/2的Fe2+被氧化成Fe3+ ,则与亚铁离子反应消耗的氯气为
所以0.025cmol+0.1cmol=0.15mol 解得:c=1.2mol/L,
故选C.
考点: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9.参考答案:(1)氧化(1分) (2)K2SO4(1分) (其余每空各2分)
(3)①2ClO2+2I-===2ClO+I2②蓝色消失,半分钟内不变色
③ClO+4I-+4H+===Cl-+2I2+2H2O
④0.675试题分析:反应中Fe元素、Mn元素化合价升高,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ClO2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则二氧化硫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应生成硫酸盐,结合原子守恒确定缺项物质为K2SO4,pH至1~3时,ClO2-将I-氧化成I,生成的I2,离子方程式为:ClO2-+4I-+4H+=Cl -+2I2+2H2O,
④S2O32-~I-~ClO2
1 1 1
1.0×10-3 mol/L×0.01L 1.0×10-5mol
m(ClO2)=n(ClO2)×M(ClO2)=1.0×10-5mol×67.5×103mg•mol-1=0.675m g
由于水样为 1L,所以 ClO2的浓度为0.675mg/L
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式的书写以及化学计算
10.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选项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B选项硫酸钡虽然难溶于水,但是它在熔融的状态下能导电,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

D选项氯气是有毒物,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11.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分子量比乙醇大16的有机物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因此应该是乙二醇,选项A、B、D都是是错误的;生成物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因此选项C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酯化反应的相关知识点
12.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A.
由-CHO~2Ag可知,醛与Ag的物质的量比为0.1mol:0.2mol=1:2,为一元醛,故A错误;B.乙醇、苯酚、乙酸都有羟基,但烃基连接的烃基不同,基团之间相互影响造成电离常数不同,故B正确;C.苯环、-CHO为平面结构、C≡C为直线结构,且由图可知,直接相连,则分子中最多19个碳原子共平面、最多6个原子共直线,故C正确;D.水解生成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C ,B、C中C原子个数相同,能相互转化,一定为伯醇,与-CH2OH相连的丁基有4种,则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4种,故D正确;故选A.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3.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是2-丁烯的键线式形式,故A正确;B、是2-丁烯的结构简式形式,故B正确
C、表示的是1-戊烯的球棍模型形式,故C错误;
D、是2-丁烯的电子式形式,故D正确
考点:考查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
14.参考答案:(1)碳碳双键、羧基(2)
(3)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4)
试题分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3H4O2,不饱和度为
能与HBr反应,A分子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结合信息①②可知,A分子含有1
个C=C双键、1个-COOH,则A为CH2=CHCOOH,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为
BrCH2CH2COOH、CH3CH(Br)COOH,C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E连续氧化生
成丙二酸HOOCCH2COOH,则C为BrCH2CH2COOH、E为HOCH2CH2COOH、G
为OHCCH2COOH,B为CH3CH(Br)COOH,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为CH3CH(
OH)COOH,与E反应酯化反应生成F,F中含有一个七元环,F为环酯,则F为
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H为
考点:
15.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B选项三价的铁离子就有氧化性,溶液中不可能存
在碘离子,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

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

C选项氧气中的氧主要来自于过氧化钠中的氧,所以C选项下是错误的。

D选项硫化氢属于弱电解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相关知识点
16.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B选项溴能够溶解在苯中,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有机物除杂的相关知识点
17.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反应中KMnO4→MnSO4,Mn元素化合价由+7价
降低为+2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根据
H元素守恒可知还生成水,故A正确;B、由元素化合价可知,反应中只有亚铁
离子被氧化,根据电子转移守恒2n(C12)=n(FeBr2),即n(C12):n(FeBr
)=1:2,故B正确;C、由信息可知,MnO4-氧化Cl-为Cl2,Cl元素化合价由-1 2
价升高为0价,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氯气的2倍,生成1mo1C12,转移电子为2
mo1,故C正确;D、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氧化性,由③可知氧化性MnO
->Cl2,由②可知氧化性Cl2>Fe3+,由②可知Fe3+不能氧化Br-,氧化性Br2>Fe 4
3+,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氧化性强弱比较的相关知识点
18.参考答案:(1)NH4+、Fe2+、SO42-;Fe3+、Cl-
取少量X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则说明无Fe3+;或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无Cl-
试题分析:据题意可知X为强酸性溶液所以CO32-、SO32不能存在X溶液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生成沉淀C是BaSO4,说明有SO42-存在;加入硝酸钡,还可以产生气体,原因只能是硝酸被还原生成气体A为NO,说明有还原剂Fe2+存在,(即3Fe2++4H++NO3-=3Fe3++NO↑+2H2O).再由溶液B加入过量NaOH溶液,能产生沉淀,则说明该生成的沉淀G为
Fe(OH)3;生成的气体F为NH3,说明有NH4+存在.再由溶液H通入CO2生成沉淀I,由于前面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引入了大量Ba2+,所以沉淀I中
一定有BaCO3,又由于前面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存在A13+,所以这里也不能确定沉淀I中有A1(OH)3;上述实验过程还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存在C1-.
考点: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如氨气的检验、铝离子的检验
19.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据题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原理是碳碳双键中的一个化学键被打开,CH2这部分接的是氢元素,而
这里的碳,接的是A部分,因此A应该得到的是CH3COOCH3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反应物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点
20.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把氧化铜还原为同,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乙醇还原性的相关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