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8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必修)历史寒假作业
8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宿迁市档案局保存了一本极具史料价值的《徐氏家谱》(见下图)。

家谱的修
订主要受哪一制度的影响
A.宗法制B.分封制
C.察举制D.科举制
2.秦始皇说:“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

秦始皇“除谥法”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加强中央集权B.体现对祖先的敬意
C.为了维护皇权至上D.认为谥号毫无意义
3.在人际关系上,儒家倡导“仁”,墨家提倡“兼爱”。

两者明显的不同是
A.时代背景的差异B.是否有亲疏等差
C.得到支持的程度D.社会实践的效果
4.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由此可知司马迁
A.主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强调政府管理经济
C.看到了工商业的重要性D.主张实行专卖制度
5.宋朝李处权的《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

”材料中的“物”是
A.水排B.翻车C.筒车D.风力水车
6.“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提出此观点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
7. 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内罗毕审议通过中国申报的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同光年间走向成熟,涌现出一批著名艺人
B.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C.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
D.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支持密不可分
8.“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这是近代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某不平等条约中的一项内容。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评价某份政治纲领时说:“把农民群众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需要很多环节,而中国尚未有这些环节……其只是为19世纪中国的社会思想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而已。

”下列关于这部纲领,说法正确的是
A.是农民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B.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
C.推动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全盛D.缺少相应的社会基础
10.中共某次会议通过的《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中阶级斗争剧烈的关键”。

这次会议可能是
A.中共三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1.“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政策。

”中共中央这一决定是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2.下图中反映“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也是国民政府走向失败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13.观察下表:
《1871~1929年中国的进口、出口及外贸总值》表(单位:百万美元)。

——美国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
此表直接反映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
A.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B.外国人对中国经济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C.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状态D.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并曲折发展
14.利用报刊进行政治宣传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

梁启超提出的“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泰西治国之道,富强之原”等言论可能发表在
15. 1945年8月,中央指示晋察冀中央局和晋绥分局:“内蒙在战略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适当的解决内蒙民族问题,不仅关系内蒙民族本身的解放,而且能够建立我党我军巩固的后方及和苏、蒙军取得直接联系的有利地位,……准备建立内蒙自治筹委会的组织,统一各盟旗自治运动的领导”。

材料表明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A.成为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重要导火线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D.树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典范
16. 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得出这一论断主要基于
A.新型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B.一届全国人大的胜利召开
C.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全建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7.“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这两个口号出现在哪个时期
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18.“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该“殖民地”是
A.香港B.澳门C.台湾D.西藏
19.“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

”该会议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D.为亚非会议
20.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这一方针的言论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21.“原有的那些部落地盘被加以改造,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行政选区,真正意义上的雅典国家形成了。

”此现象发生在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希波战争期间D.伯里克利改革
22.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材料中“海上第一强国”是指
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
23.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它的高潮阶段……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

“双元革命”其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其二是
A.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C.第一次工业革命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24.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曾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

他的根据是
A.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革命的爆发B.法国曾经帮助美国打败英国殖民者
C.法国启蒙思想对世界有深远的影响D.美法两国有着长久的、共同的利益
25.“(英国)143个席位被重新划分,其中大多数是由南部农村转给北方工业区,因而增加了工业中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18世纪30年代②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③有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④议会制度获得进一步完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6.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

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

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苏联共产党、沙皇政府B.苏联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7.尼克松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美国总统也多次否决过国会议案。

这主要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中央集权B.分权制衡C.两党制D.联邦制
28. 1962年,苏联某经济学家在《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该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得到当时领导人的支持,并在一些工厂实行。

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A.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收回集体农庄自主权D.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29.有学者分析说:“区域一体化在空间上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局部实践,在时间上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阶段性探索”。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区域合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要准备②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由排他到开放的过程③世界经济一体化能够消除全球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④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在根本发展方向上是相悖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0.“他衣着随便,作风粗犷,率直得近乎无理,……他是继承古典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

”“他”是
A.贝多芬B.柴可夫斯基C.肖邦D.莫扎特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31.宋朝皇帝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财权。

32.文革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3.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

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两极格局的存在。

3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成立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35.印象画派注重将光与色作为研究中心,重视艺术家内心“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常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手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共20分。


36.文学是人类丰富感情的表达,是一定时期历史的反映。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材料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明月夜,相思在渔歌。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材料三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宋柳永《望海潮》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赋的特征。

分析导致这一特征出现的最主要的时代背景。

(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诗繁荣的原因。

(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有何特点?对当时文学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1分)
37.(10分)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国家和苏联在经济政策上都有所调整,对各自的经
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1年这一年因为一个显赫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的前几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议论着西方制度也许会失败和失灵的可能性。

——阿诺德·J·汤因比《历史研究》材料二西方起初怀疑蔨为新社会制定的计划,许多人都认为它们一定失败。

随着一系列五年计划的开展,怀疑为真正的兴趣所代替。

但是,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不说是理想破灭的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在前两个五年计划完成的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与1913年对比如下: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出现“议论着西方制度也许会失败和失灵”的历史背景。

西方国家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来挽救西方制度的?(5分)
(2)据材料二、三,归纳“怀疑为真正的兴趣所代替”的原因。

分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理想破灭”的原由。

(3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经济政策的认识。

(2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10分)。

38.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近现代中国人努力追求建立民主与法制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前期,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实现民主政治分别有何重大实践?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了建设法制化国家颁布了哪一重要文献?(3分)
(2)新中国初期,在法制和政党制度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文革”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这给我们怎样的深刻教训?(3分)
(3)新时期,我国加快了法制建设步伐。

指出这一时期在立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并指
出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2分)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2分)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必修)寒假作业8答题纸
班级姓名完成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
二、判断题
三、材料解析题
36.(1)
(2)
(3)
(4)
37.(1)
(2)(3)
四、问答题
38.(1)(2)(3)(4)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必修)历史寒假作业8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10:ACBCC CCADB
11-20:CBABC DBBCD
21-30:BCBCC DBAAA
二、判断题
31-35:BBABB
三、材料解析题
36.(1)特征:辞藻华丽;手法夸张;气势恢宏等。

(2分,任答两点)背景:汉朝大一统。

(1分)
(2)原因: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科举制度的实行);开放和繁荣的社会环境(或经济繁荣);民族融合等。

(3分)
(3)都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商业发达。

(2分,任答两点)影响:宋词兴盛;文学日趋世俗化。

(1分,任答一点)
(4)关系:一定的文学形式和内容是当时历史的反映;特定的历史条件也决定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1分)
37.(1)爆发经济危机。

(1分)理论上,凯恩斯主义;实践上,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分)
(2)原因: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工业取得巨大成就,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1分)原由: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人民生活困难等问题。

(2分,任答两点)
(3)经济政策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时推动社会发展;经济政策要因时而变;不同制度国家应该相互借鉴。

(2分,言之有理即可)
四、问答题
38.(1)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2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分)
(2)成就:通过《共同纲领》或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分)教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普法教育等。

(1分)
(3)成就: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

(1分,任答一点)意义: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1分)
(4)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与法制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民主与法制必须有机结合。

(2分,任答两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