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难题汇编含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
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A.B.
C.D.
2.某景区对游客提高收费,导致游客减少。
该景区某餐馆老板称,景区提高收费后其经营收入下降。
这说明
①供求关系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提高收费不利于该景区长远发展
③景点旅游与餐馆生意互为替代
④景点旅游与餐馆生意具有互补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价格的上涨,引起其需要量的增加
②该商品价格的上涨,引起其需要量的减少
③该商品价格的上涨,使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④该商品价格的上涨,使其互补品的需要量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假定猪肉价格上升10%时,鸡蛋的需求量变动20单位;西红柿的价格下降10%时,鸡蛋的需求量变动10单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猪肉价格上升10%、西红柿的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鸡蛋的需求数量
A.减少30单位
B.增加3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5.如果甲商品价格每变动2个单位会引起其需求量反向变动10个单位,丙商品价格每变动2个单位会引起丁商品需求量反向变动3个单位。
由此判断,下列成立的是
①甲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②丙丁两商品为互补品
③甲商品为高档耐用品
④丙丁两商品互为替代品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D1向D2变化的因素是
①部分汽车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扩能
②国家出台新能汽车补贴政策
③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汽油价格上涨
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7.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出现了从如图到如图的变化。
对这一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②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③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④该商品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汽油价格回落,会带动汽车热销。
这说明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
A.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减少
B.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D.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9.2018年10月1日,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与国庆长假同步开启。
这次油价调整具体为汽油上调145元/吨,柴油上调145元/吨。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P表示油价),上述调整对燃油汽车需求量(Q1)和新能源汽车供给(Q2)产生的影响,用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情况可能导致曲线由D1向D2移动的有
①该商品是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补贴提高
②该商品是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提高
③该商品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供不应求
④该商品是传统燃油车,汽油价格上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的经营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
①汽车刚出来时卖得不是很好,通用汽车厂与固特异轮胎联合起来,成立了高速公路办,建高速公路,使乘客有良好体验而使汽车好卖。
②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
③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
④玉米价格上涨,某饲料厂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下图中D为某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P为价格,Q为需求量)。
不考虑其他条件,下列对该图显示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若需求量由Q2向Q1运动,会导致该商品价格上升
B.若价格由P2向P1运动,会导致其替代品需求量下降
C.若价格由P2向P1运动,会导致该商品需求量急剧减少
D.若价格由P1向P2运动,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13.2018年12月,天然气价格涨幅高达150%。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天然气价格上涨,
对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影响,用图表示为(P为新能源汽车价格,Q为数量,D1为天然气价格变动前的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曲线,D2为天然气价格变动后的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曲线()
A.
B.
C.
D.
14.受疫情影响,蔬菜等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处在相对高位运行。
有专家指出,积极推进农产品供给和流通环节的复工复产,是实现蔬菜价格稳定的最有效手段,下列图示(S 表示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该专家观点的是()
A. B. C.D.
15.潍坊是我国生姜主产区,受天气因素的影响,生姜的产最和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随着养生观念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姜油、姜粉、姜糖等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逐步增加。
2020年6月以来,生姜价格每斤上涨1元多。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正确反映生姜价格上涨原因的图示(S.D分别表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
A.B.
C.D.
16.随着2016年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母婴用品的供需变化情况如下(P表示价格,Q表示相应数量,D表示需求,S表示供给,需求由曲线D(实线)向D1(虚线)平移,供给由曲线S(实线)向S1(虚线)平移),其中准确的是
A.
B.
C.
D.
17.2020年1月3日,美伊紧张局势再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大股市的“蝴蝶效应”。
1月6日,亚市早盘国际金价一跃突破每盎司1590美元关键点,创下近7年新高。
黄金作为抵抗通胀的绝佳品,自然会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影响,黄金价格有望再高。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正确反映黄金白银价格变化趋势的图示是(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
A.
B.
C.
D.
18.下列四幅图像,P为价格,Q为需求(供给)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观点中对图中某商品的均衡价格由点E移到E'解释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受需求不旺影响供给超过需求②该商品受到其替代品需求量上升的冲击
③该商品受产品升级影响需求增加④该商品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供给量减少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9.下图中S、D分别表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D1、S1为变化前曲线,D2、S2为变化后曲线。
下列选项中的经济现象和变化能够用下图表示的是
A.南部非洲干旱引发粮食短缺,粮食价格快速上涨
B.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四川泸州蔬菜价格“节节攀升”
C.随着国际金价震荡上升,国内黄金饰品价格略有上升
D.里约奥运傅园慧意外成为网红,同款游泳品牌价格飙升
20.2018年6月的PPI(生产价格指数)数据同比上涨4.7%,环比上涨0.3%。
对于价格上涨的原因,专家认为,与去产能政策的持续推进有关。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均衡价格)能反映PPI上述变化的是
A.
B.
C.
D.
21.均衡价格是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一致时商品的价格。
假定在某个市场上,M商品需求函数为Q1=400-P(P为价格),供给函数为Q2=P+100(P为价格);若政府在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时每单位商品向厂商征收10元的消费税。
那么该商品原来的均衡价格以及新的均衡价格分别为
A.150 145 B.150 140 C.250 140 D.250 145
22.图中P和Q分别表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D(D1)表示需求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E (E1)表示均衡价格点。
下列现象与图中所示变化相符的是
A.从2017年12月1日起,我国将进一步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
B.《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意见》正式实施,保定市住房限购政策升级
C.2017年入冬以来,保定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净化器“遇冷”
D.“单独二孩”政策的出台,催热月嫂服务行业
23.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由E点E’点移动。
下列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24.2017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持续推进价格改革,到2018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继续执行并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下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点为市场均衡点,下面关于价格改革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适宜在P1点,以保障粮食安全
②放开后的成品油价格适宜在P0点,以实现等价交换
③基数内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适宜在P2点,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④排污权交易价格适宜在P2点,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25.下图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
曲线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E为某商品的均衡价格。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中关于均衡价格E变动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②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③某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
④某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将导致甲的需求增加,从而使乙的需求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也增加。
A:图示表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A不符合题意。
B:图示表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B不符合题意。
C:图示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增加,C符合题意。
D:图示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D
解析:D
【解析】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景点旅游与餐馆生意具有互补性,景区提高收费后餐馆经营收入下降,故提高收费不利于该景区长远发展,②④适合题意,排除③;①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的区分
如果两种商品能够相互替代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
3.C
解析:C
【解析】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从而影响消费水平。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①错误,②适合题意;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③适合题意,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4.B
解析:B
【解析】此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猪肉与鸡蛋是互替商品,因此,猪肉价格上升10%时,鸡蛋需求量应增加20单位;而西红柿与鸡蛋是互补商品,因此西红柿降价10%时,鸡蛋需求量应增加10个单位。
若两种情况同时出现,则鸡蛋需求量应增加30单位。
故本题选B。
5.C
解析:C
【详解】
在互补商品中,一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互补品需求减少,“丙商品价格每变动2个单位会引起丁商品需求量反向变动3个单位”,说明丙丁两商品为互补品,而非互为替代品,②符合题意,④错误;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影响不同,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大,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小,甲商品价格变动2个单位引发的需求变动为10个单位,说明价格变动对其需求的影响幅度大,所以说明甲商品应该为高档耐用品,而非生活必需品,③正确,①错误。
答案选择C。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多。
②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影响不同,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需求影响不同,在互为替代商品中,一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多;在互补商品中,一商品的的价格变动升高,会导致对其互补品的需求减少。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国家出台新能汽车补贴政策,有利于扩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会引起新能汽车需求
曲线由D1向D2变化,②项符合题意;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会引发国内汽油价格上涨,燃油汽车的需求量的会减少,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则会扩大,从而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D1向D2变化,③项符合题意;部分汽车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扩能并不能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D1向D2变化,①项与题意不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会抑制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
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7.C
解析:C
【详解】
图1是高档耐用品曲线,图2是生活必需品曲线。
①不合题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格下降,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减少。
②符合题意,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出现了从如图1到如图2的变化,说明该商品由以往的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③符合题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格下降,对互补品的需求可能增加。
④表述错误,是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故选C。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表现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
生活必需品反应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反应较大(需求弹性大)。
3、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与其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替正互反”的关系)。
若甲商品和乙商品为相关商品,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替正互反”关系。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可见,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
汽油价格回落,对汽油的需求增加,对作为互补商品的汽车的需求也会增加,这说明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故D正确,C 排除;一般来讲,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化,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增加,故A错误;材料中的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不涉及该商品价格变动对其替代商品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互为替代品与互补商品:
(1)含义不同。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
如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2)关系不同。
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
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意,油价上调之后,对燃油汽车而言其需求量会下降,故①图像正确,②图像反映的是供给的变化,与题意不符,排除。
油价的上调,燃油汽车需求量下降,其替代品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则会上升,故④图像正确,③图像反映的是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变动,与题意不符。
选C。
1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本题是坐标轴类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曲线由D1向D2移动意味着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某种条件的出现,商品的需求减少。
该商品是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补贴提高,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其替代品传统燃油车需求减少,①适合题意;该商品是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提高,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②错误;该商品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上升,需求减少,本题是价格不变需求减少,③不合题意;该商品是传统燃油车,汽油价格上涨,汽油需求减少,其互补品燃油汽车需求减少,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
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材料强调的是互补品的战略,汽车与固特异轮胎是互补品,①符合题意;喷墨打印机与墨盒是互补品,②符合题意;汽油与天然气是互为替代品,③不符合题意;玉米与小麦是互为替代品,④不符合题意。
所以本题选A。
12.D
解析:D
【详解】
此题考查价格与需求间关系和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等有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图形的能力,学生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其次要结合材料信息正确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
若需求量由Q2向Q1运动,意味着需求量减少,会导致该商品的价格下降而不是上升,故A不符合题意;价格由P2向P1运动,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量下降,但其替代品需求量上升而不是下降,故B不符合题意;价格由P2向P1运动,意味着价格上涨,这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响不大,对高档耐用消费品影响大可能会导致该商品需求量急剧减少,故C不符合题意;价格由P1向P2运动,意味着价格下降,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也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D
解析:D
【详解】
AB:AB中图示反映的是新能源汽车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而题干反映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不变,与题意不符,排除。
C:C中图示反映的是新能源汽车价格不变,需求增加,与题意相反,排除。
D: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即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不变,天然气价格上涨,会使人们对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减少,D符合题意。
故选D。
14.C
解析:C
【详解】
受疫情影响,蔬菜等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处在相对高位运行。
有专家指出,积极推进农产品供给和流通环节的复工复产,是实现蔬菜价格回落的最有效手段。
说明供给增加,市场均衡价格下降。
A:A图示表示供给不变,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故A不选。
B:B图示表示供给不变,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故B不选。
C:C图示表示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故C入选。
D:D图示表示需求不变,供给减少,价格上涨,故D不选。
故本题选C。
15.D
解析:D
【详解】
D:受天气因素的影响,生姜的产量下降,供给曲线应该向左侧移动。
而随着养生观念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姜油、姜粉、姜糖等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逐步增加,生姜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应向右侧移动,生姜的均衡价格上涨,D项符合题意。
AC:受天气因素的影响,生姜的产量下降,供给曲线应该向左侧移动,AC项错误,排除。
B:随着养生观念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姜油、姜粉、姜糖等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逐步增加,生姜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应向右侧移动,B项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
16.C
解析:C
【详解】
根据题目的表述,随着2016年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母婴用品的供给与需求均会增加。
A:图中供给曲线向左侧移动,需求曲线往右侧移动,表明供给减少,需求增加,A不符合题意。
B:图中供给曲线向右侧移动,需求曲线往左侧移动,表明需求减少,供给增加,B不符合题意。
C:图中供给曲线向右侧移动,需求曲线也同样往右侧移动,这表明需求和供给都增加,C 符合题意。
D:图中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往左侧移动,表明供给和需求都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7.B
解析:B
【详解】
黄金作为抵抗通胀的绝佳品,自然会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影响,黄金价格有望再高。
这意味着黄金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涨。
A:图示表明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与题意所述不符,排除A。
B:图示表明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涨,符合题意所述,B入选。
C:图示表明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涨,与题意所述不符,排除C。
D:图示表明供给和需求同步增加,均衡价格不变,与题意所述不符,排除D。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
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18.B
解析:B
【详解】
①错误,该商品受需求不旺影响供给超过需求,将导致需求减少,价格下降。
而图示表示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②正确,该商品需求变动受其替代品需求量上升的冲击,导致其需求减少,价格下降。
图
示表示需求减少,价格下降。
③错误,该商品需求受商品升级换代影响而增加,说明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而图示表示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④正确,该商品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供给减少,说明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图示表示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故选B。
19.D
解析:D
【解析】图表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不变,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因而引起了该商品均衡价格的增加。
南部非洲干旱引发粮食短缺,这表明粮食的供给量减少,这与题意不符,A项不选;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四川泸州的产量会减少,供给量减少而导致价格上升,这与题意不符,B项不选;国际金价震荡上升不代表其需求量增加,C项与题意不符;里约奥运傅园慧意外成为网红,同款游泳品牌在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其需求量增加,价格飙升,D项与题意相符,故本题答案应为D。
20.D
解析:D
【解析】
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使商品的无效供给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推动了PPI的上涨。
A图像表明商品的供给不变,需求增加,PPI上涨,这与题意不符;B、C图像都表示均衡价格下降,而材料说的是价格上涨,B、C不选;D图像表明商品的供给减少,需求不变,均衡价格上涨,故D项符合题意。
21.A
解析: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根据材料描述均衡价格是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一致时商品的价格看出,M商品需求函数为Q1=400-P(P为价格),供给函数为Q2=P+100(P为价格),供求平衡时400-P=P+100,P=150元;若政府在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时每单位商品向厂商征收10元的消费税,即供给侧价格上涨10元,400-P=P+100+10,P=145元;故本题答案选A。
2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图示表示其他条件不变,需求增加。
A不符合题意,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会导致该消费品价格下降,从而引起需求增加;B不符合题意,住房限购政策升级会引起需求减少,房价下降;
C不符合题意,保定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净化器需求量会减少;
D符合题意,“单独二孩”政策的出台,二孩增多,对月嫂需求增加;
故选D。
2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