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三)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则m中含有的元素为H、O B.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则m是蛋白质
C.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的元素,则m是氧元素
D.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的元素,则其中Mo的含量很少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m含量最高,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则m表示水,其组成元素是H、O;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的元素,则m是氧元素;因为Mo是微量元素,所以在细胞中含量很少。

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基本元素占细胞的百分比,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B解析:含量占人体细胞鲜重百分比最大的是O,其次
是C,故选B项。

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
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答案:C解析: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极少,但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例如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时,会导致人体贫血,A项错误;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相差很大,B项错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C项正确;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D项错误。

4.在下列4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

上述4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丁B.甲、乙、丁
C.甲、乙、丙D.甲、丙、丁
答案:D解析:加入双缩脲试剂有紫色反应,说明试管中含有蛋白质。

甲、丙试管中一定有蛋白质,丁试管中红细胞吸水涨破后,
血红蛋白释放出来,也会发生紫色反应。

5.某人身体不适,全身水肿,去医院做尿液检查时,化验师做了如下操作:①取稀释尿液2 mL;②加0.1 g/mL NaOH溶液1 mL 摇匀;③加0.01 g/mL CuSO4溶液4滴,摇匀;④观察结果有紫色出现。

该人可能患有()
A.糖尿病B.肾小球肾炎
C.脂肪肝D.过敏性皮炎
答案:B解析:0.1 g/mL NaOH溶液和0.01 g/mL CuSO4溶液是双缩脲试剂的组成成分,双缩脲试剂是用来鉴定蛋白质的。

题中选项只有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所以B正确。

6.糖尿病最主要的两种尿液检查分别是蛋白尿检查和糖尿检查。

下列关于利用颜色反应鉴定尿液中化学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液中滴加二苯胺试剂看是否呈蓝色判断是否含有蛋白质
B.尿液中滴加斐林试剂看是否出现砖红色判断是否含葡萄糖
C.尿液与苏丹Ⅲ染液反应呈橘黄色说明含有淀粉
D.尿液中滴加双缩脲试剂看是否呈紫色判断是否含有蛋白质
答案:D解析:蛋白质的检测可用双缩脲试剂,看是否出现紫色反应;还原糖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但是需要水浴加热;苏丹Ⅲ染液的作用是检测有无脂肪。

7.研究表明缺硒可导致克山病。

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急重症病人可发生猝死。

营养学和流行病学界专家认为,成人每天硒的摄取量约在40~100 μg就可满足人体需要。

根据资料分析,下列
解释不正确的是()
A.硒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B.硒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C.硒的作用重大,只要有了硒,人体就能正常生长发育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答案:C解析:人体生长发育需要各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而不是只要有了硒,人体就能正常生长发育。

8.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

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他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

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

实验结果如下表:
A.K B.N C.P D.S
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在施用磷酸二氢钾后,小麦收获量明显增加,磷酸二氢钾含有P、O、H、K等元素,通过其他组可知,在施用含P、O、H的肥料后小麦并没有明显增产,故该农田可能缺少K元素。

9.下列关于鉴定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浓缩一下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都需要水浴加热
C.斐林试剂的甲液与双缩脲试剂的A液相同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到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进行加热
答案:C解析:A项错误: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中,乙液与双缩脲试剂的B液的浓度不同,稀释后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项错误:鉴定蛋白质不需水浴加热。

D项错误: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应先加A液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

10.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进行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A项,分析曲线可知,油莱种子在成熟过程中,
可溶性糖和淀粉不断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第10天时仍然存在较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B项,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整个种子成熟过程中都能检测到蛋白质的存在。

C项,在第30天时,脂肪含量较高,脂肪与苏丹Ⅲ染液发生反应呈现橘黄色。

D项,在第40天时,淀粉已经消耗殆尽,用碘液检测不会发生显色反应。

二、非选择题
11.下表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表中数据可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C、H、O含量
最多,请据下表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3)①水在细胞中含量最多,而水含有H 、O 两种元素 ②蛋白质等有机物中都含有C 、H 、O 三种元素
12.某小组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如图)。

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1)实验原理: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a.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和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b.在沸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2)a:错。

更正: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b:错。

更正:不加热或直接观察(3)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检测。

(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而且紫色越深,说明蛋白质含量越多。

(2)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不能同时加入,因为先加NaOH溶液(A液)可以为Cu2+(B液)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环境。

若A、B液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OH)2沉淀而失效。

(3)结合图中曲线看出,随着萌发天数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