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科技图书引进输出版权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年科技图书引进输出版权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5日
在国际交往日益繁密的今天,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版权贸易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成为了各个国家不可或缺的贸易内容。

目前版权贸易的国际贸易额增长迅速,但我们要看到这种贸易多数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其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版物市场,其销售额占全球出版市场的1/3,并且还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出口国。

近年来,美国每年通过版权贸易能赚五千多亿美元,占GDP的5%,而中国的版权贸易不到一千亿人民币,仅占GDP的1%左右。

此次数据分析报告主要分析我国科技图书的引进与输出,旨在通过数据,一目了然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逆差,这虽是中国出版长久以来的痛楚,但了解现状的痛楚,必将会痛定思痛,明确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中国出版物的引进
从2006年~2011年中国引进出版物统计情况可看出,引进出版物和引进图书都呈递增趋势发展,但对比两条曲线,引进出版物的增幅较明显,引进图书的增幅较为迟缓。

(见图一)
据新闻出版总署年度统计公告显示,中国引进图书市场客户构成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是馆配,主要是国家图书馆、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其他专业图书馆。

二是学校,包括高等院校、国际合作办学、国际学校、培训机构、预科教学和国际幼儿园。

三是零售市场,主要为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个人读者。

(见表一)
2010、2011年科技图书引进状况
近年来我国的图书引进在增加,相应科技图书的引进情况也有所改善。

根据新华书店总店信息中心核心数据库监测数据得知:2010年出版的科技类可供图书有23899种,有1578个品种是从国外引进的,占总品种数的6.60%;由147家出版社出版,引进自40个国家,引进品种在3种以下(包括3种)的出版社有138家。

2010年科技类引进图书主要来自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加拿大和俄罗斯,从这8个国家引进的科技图书占所有科技引进图书的89.67%,其他的引进版图书则来自于瑞典、印度、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以色列、西班牙、挪威等国家。

由表二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从美国引进的科技图书品种数最多,占到总引进品种数的一半以上,引进类别主要为电子电脑类图书。

工业技术类图书主要从英国、日本、德国引进,数理化学科图书主要从法国、韩国和俄罗斯引进。

(见表二)
从统计中可以发现从叙利亚引进的唯一一本图书《伊斯兰技术简史》是由三国作者共同合作的,分别为叙利亚的艾哈迈德·优素福·哈桑,英国的唐纳德·R·希尔以及新西兰的傅颖达。

随着各国技术领域的不断合作,像这样的国际间合作还会继续进行。

从出版社的角度而言,引进科技图书最多的出版社为人民邮电出版社,排名前十位的出版社引进种类数占所有引进品种的62.99%。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的占比比较接近,但他们的主要引进类别略有不同,人民邮电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主要引进电子电脑类别中
的计算机二级子类,而科学出版社主要引进生物科学类别。

(见表三)
法国法布尔的《昆虫记》以插图版、精华版、超级白金版等不同的出版形式在2010年出版达12次之多,涉及的出版社包括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等8家出版社。

《幻想数学大战》是由韩国大名鼎鼎的儿童筑梦团队“图画树”绘制而成。

至2010年9月,《幻想数学大战》系列在中国出版了15本。

美国乔恩·埃里克森的《科普经典译丛》系列和英国尼古拉斯·哈里斯的《科学全景图》系列是儿童科普百科图书。

(见表四)
2011年出版的科技类可供图书的20743个品种之中,有1569个品种是从国外引进的,占总品种数的7.56%,由159家出版社出版,引进自36个国家,引进品种在3种以下(包括3种)的出版社有105家。

2011年科技类引进版图书主要来自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加拿大以及俄罗斯,从这8个国家引进的科技图书占所有科技引进图书的92.59%,其余的引进版图书则来自于印度、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波兰、瑞典、瑞士等国家。

从数据可知,我国从美国引进的科技类图书最多,占到总量的一半以上,主要的引进类别是电子电脑、数理化学科、工业技术以及生物科学。

工业技术类图书引进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数理化学科类图书引自于德国、俄罗斯,生物科学类引自于法国,而电子电
脑类则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

(见表五)
2011年引进科技图书最多的出版社是人民邮电出版社,主要引进类别是电子电脑类二级子类——计算机技术,共引进128种,占其2011年出版的计算机技术类图书的23.61%。

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的引进品种数量十分接近,但其引进类别略有不同,机工和清华主要引进电子电脑类别,而科学出版社则是在数理化学科上引进较多。

(见表六)
相较于2010年,2011年法布尔“昆虫”系列图书的出版品种上升到20种,涉及出版社12家,出版品种数最多的为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在2011年新加入法布尔出版行列的有航空工业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以及哈尔滨出版社。

郑玩相,专攻重力理论和量子对称性应用数学,到目前为止,他在数学、物理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著有十几种广受欢迎的科普读物。

美国奥莱理编著的《爱上制作》是美国《Make》简体中文版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包括各种日常生活中的创意手工制作项目,内容涉及电子、机械、工具、户外、家庭、音乐等方面。

(见表七)
总体而言,2011年科技引进图书对比于2010年还略有下降,但引进的国家基本上没有变化,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的排名没有改变,引进国家从40个下降到36个,出版社由147家下降到105家,在出版社的排名中,人民邮电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排名有了新的变化,2011年,机工社超越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排名第二位,人民邮电出版社依然以强劲的实力名列第一。

其他之前进入排行榜的出版社除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其他的出版社依然在榜,由于2011年整体的引进版种类数的下降,导致引进品种数只有28个的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登上了排行榜。

我国图书的输出状况
在中国的版权贸易之中,相对于引进图书,版权输出则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贸易逆差非常明显,此外在输出地区和输出内容上也过于集中。

2001年到2010年图书版权引进总量为88273,图书版权输出总量仅为19584。

10年时间,引进与输出比例为4.5:1。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机制问题,我国目前在版权贸易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引进版图书可以参加国家图书奖的评选,而输出版权的图书则没有相应级别的奖项可参评。

国家对输出本国图书版权缺乏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其次,是很现实的经济因素,一般来说,输出版权是前期投入较大、见效比较慢的工作,版权贸易输出收益很小且短期内效益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出版社的积极性。

从表九中可以看到,我国大陆的版权主要输出到我国的港台地区和几个亚洲国家,市场范围也仅限于东南亚一带的华文圈子内,虽近年来输出到欧美的版权有所增加,但相对于我国从欧美引进的版权而言,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

从我国输出图书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类书籍比较受欢迎,其他类别则较少见到。

我国不仅要改变科技图书输出少的境遇,也要从整体上提升所有品种图书的输出状况。

尽管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但经济上的相对落后,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上的弱势和非主流地位,这充分说明中文出版走向世界是一项艰苦而困难的工作,其中的困难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中文出版在国际出版市场中仍处于边缘地位,真正走进国外出版主流市场的仍旧是少数;二是我国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现状,经济上的劣势自然无法形成文化上的强势;三是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风格不一,使出版社难以与国际接轨。

因此,在文化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尤其是版权输出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

(见表八、表九)(孙梦姝阅读行为调查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