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生平及重要作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页/共14页
五柳先生传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 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 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 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 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 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也。”

既 出 , 得 其 船 , 便 扶 向第路8页,/共处14处页志 之 。 及 郡 下 , 诣 太 守 , 说
读山海经·其十
•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第9页/共14页
杂诗
•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第12页/共14页
归园田居·其三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第13页/共1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4页/共14页
第1页/共14页
• 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 俗”。(《杂诗》)
• 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 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第2页/共14页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陶渊明自幼学习六经,年轻时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即他 诗中说“猛志逸四海,骞翮hé思远翥zhù”——我有 超越四海的雄心壮志,要象鸟一样展翅高飞;“少年罕 人事,游好在六经”同时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 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 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 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 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 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 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 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 好 礼 品 、 恭 恭 敬 敬 地 去第迎3页接/共督14页邮 。 陶 渊 明 叹 道 : “ 我 岂
第10页/共14页
饮酒·其五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11页/共14页
归园田居·其一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 天氏之民欤?
第7页/共14页
桃花源记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 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 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 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 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 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 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 陶渊明妻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守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 酒,必与同饮。尽管生活贫困,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 自到他家访问,他对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第4页/共14页
• 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荣华富贵,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人格和气节为代价,于是他选择了艰苦但宁静 而自由的田园生活。有失必有得,陶渊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具有独特风格并 流传百世的诗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第5页/共14页
• 他的一生,充满了对人生真谛的渴望与追求。 他的诗歌如《饮酒》、《杂诗》等,质朴无华, 清丽自然,寓绚于素,韵味隽永,或者咏史抒 怀关心时局,或者充满“性本爱丘山”的生活 志趣。他的辞赋如《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不 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他的散文如《桃花源 记》、《五柳先生传》等,表现了返朴归真、 高远脱俗的意境,对美好未来充满了向往。后 人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之 誉。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 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