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怀古迹诗歌鉴赏
咏怀古迹五首诗歌鉴赏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是杜甫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

《咏怀古迹》,原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但并非专写古迹,而是借对古人与古事的题咏,以抒发自己的感情。

本篇是组诗中的第二首,通过对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的怀念,以寄寓身世之感。

宋玉故宅在归州,杜甫自蜀出峡时,经其地而凭吊之。

诗人与宋玉相隔千年,当他来到此地,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人亡宅空、凄清寂寥的破败古迹。

此情此景,当然会引发坎坷终生的老诗人胸中无穷的悲感,勾起身世遭遇的同情和悲慨。

在杜甫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

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则遭误解,至于曲解。

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也是杜甫自己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

杜甫在宋玉故宅诵宋玉之文,伤宋玉,亦以自伤。

说是深知宋玉悲秋的缘由,也就是与其发生了强烈共鸣。

表现了诗人对宋玉的敬意、崇拜,对其不得志深表同情,并为宋玉死后被人曲解而鸣不平,也借以抒发自己的哀伤。

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剩杜甫沿江出蜀,飘泊水上,旅居舟中,年老多病,生计窘迫,境况萧条,情绪悲怆,本来无心欣赏风景,只为宋玉遗迹触发了满怀悲慨,才洒泪赋诗。

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以及舟人指点的情景,都从感慨议论中出来,蒙着历史的迷雾,充满诗人的哀伤,诗人仿佛是泪眼看风景,隐约可见,其实是虚写,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

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
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抒发了自己胸中的块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