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农资
新型机械推出,如果由于购买价格太高,也不适合机械化的推广。
2.2 完善水稻种植的各个环节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按照具体的种植环节:“育秧—整地—插秧—管理—收割”,一步一步仔细完善做好,才能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
2.3 完善机械化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完善的水稻种植机械化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3.1 对农机进行科学分类
根据国家发行的新标准,把与水
稻种植有关的农机按照标准的结构
特征进行分类,方便与管理。
与此
同时,依据农机对社会公共安全的
危害程度与交通安全相关的管理规
定进行连接,明确好农机造成交通
事故的责任以及交通违法违章的记
分制度,以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和
对社会的危害性。
2.3.2 明确农机监管责任
依法统一规范了农机主管部门名
称,将业务办理职责下放到县级农
机安全监理机构,明确了县级以上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及其农机安全
监理机构的业务指导、检查、监督
等管理责任,增加监考要求和对农
机监理人员违规办理业务予以处理
的规定。
总之,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带动着科技不断前进。
水稻种植机
械化综合应用技术也将会不断地完
善,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现在面临
的全面水稻种植机械化的难题,使
之水稻的产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
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带动着社会
经济更加和谐蓬勃发展。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蔡春峰
(建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建昌 125300)
玉米是辽宁省首要粮食作物及第一大经济作物,在辽宁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现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具体如下。
1 选地与整地
基于玉米土壤高适应性特点,在玉米种植阶段可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具有高含量有机质的黑土或黑黄土块。
同时深翻土地深度在20厘米左右,并施加15公斤/公顷的硫酸锌。
2 种子选择及播种管理
2.1 种子选择及处理
由于辽宁地区除北部以外无霜期为158天,因此,可选择生育期为135天左右的优质、高产、早熟、抗逆性强种子。
在玉米种子处理阶段,玉米播种可手工将具有虫眼或大小不均、颜色不均的玉米种子筛除,并采用适当药剂浸泡种子。
2.2 播种管理
辽宁地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上旬为玉米播种最佳时期,玉米种植人员可在4月中下旬进行玉米播种。
同时为保证玉米种子正常发芽,玉
米种植可根据土质及种子大小,确
定玉米播种深度,一般玉米播种深
度应在距离地面5厘米左右,玉米播
种密度一般应在3000~4500株/亩。
同时为满足玉米生长前期对营养成
分需要,玉米种植可在底肥施加的
基础上,每公顷施加80公斤磷酸二
铵及30公斤尿素。
3 田间管理
3.1 补种及中耕除草
玉米播种完成后,玉米播种人
员应定期检查玉米发芽情况,筛选
出烂芽,并及时进行玉米种子补充
播种。
在玉米幼苗生长至三叶期阶
段,玉米种植人员应在保留大苗、
壮苗的基础上,保证玉米种苗整齐
程度。
同时玉米种植可依据单位面
积进行间苗处理。
并在玉米幼苗长
至4~5叶片时进行定苗。
定苗结束
后,玉米种植可根据玉米幼苗生长
趋势,进行玉米蹲苗作业。
在玉米田间管理阶段,中耕
除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
玉米
播种可根据玉米生长情况,适时开
展中耕除草作业,保证玉米正常生
长。
3.2 水肥施加
为满足玉米生长阶段营养需
要,玉米种植可综合考虑土壤肥
力、底肥、种肥、品种等因素。
在
玉米拔节至抽穗前期适当时间,进
行尿素及有机肥的适量施加。
一般
尿素追加剂量应在200公斤/公顷左
右。
同时根据辽宁区域气候情况,
玉米种植可进行水分的适当补给,
以保证玉米植株生长阶段水分的充
足供应。
4 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发生概率较高,
在轮作换茬管理的基础上,辽宁地
区玉米种植可适当增加钾肥施加剂
量,以提高玉米植株病虫害抵抗
力。
同时对于辽宁地区玉米生长阶
段出现频率较高的大小斑病,玉米
种植可以选择80%百菌清可湿性粉
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600倍液,每间隔一个星期喷施1
次,连续喷施3个星期,可达到良好
的玉米病害防治效果;对于玉米植
株生长期间发生概率较高的玉米螟
虫害,玉米种植可利用赤眼蜂生物
402019.6
粮油农资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应用浅谈
李王波
(山西省闻喜县东镇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山西 闻喜 043801)
摘要:玉米种植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与种植技术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不断引进新的玉米种植技术是确保玉米种植高产量的基础,而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首先需将土壤松弛,以休耕轮换的种植形式为玉米成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确保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玉米种植;宽窄行交替技术;应用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玉米种植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民的追捧,为了确保玉米的高产量,在种植前期需要科学选种,制定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再采取合理的种植方式,在众多种植方式中,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技术。
宽窄行交替技术主要以休耕轮换的形式提高了玉米种植的灵活性,规避了传统垄作玉米种植方式的缺陷,大大提高了玉米种植的产量。
因此,本文就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提升玉米种植产量,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1 运城市玉米种植现状
运城市地处山西省最南部,全年受季风活动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 13.3℃,无霜期212天,日照时长2039.5小时,光热资源充足,玉米是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
以往由于缺乏玉米种植技术,玉米品种选择不合理,
导致玉米总产量始终保持在每公顷
12751~14251公斤。
为了提高玉米
的产量,近年来,运城市逐渐开始
将玉米宽窄行交替技术应用到玉米
种植过程中,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玉米产量得到持续增长。
2 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
概述
宽窄行交替种植是一种新型
的、高效的玉米种植技术,宽窄行
交替种植方式与传统的玉米种植方
式、整地方式存在一定得差异。
传
统玉米种植方式是均匀分垄、半距
播种、土壤浅耕、留茬较低;而宽
窄行交替种植技术是将平整土地、
宽窄交替、全距单粒播种、深松土
地和高留茬。
一般深松和追肥是在
玉米拔节阶段的宽行时进行的,留
茬是在秋收阶段的窄行时进行的,
留茬的高度通常在39厘米左右,留
茬要通过旋耕的方式让其在土壤中
腐烂,经过旋耕的窄行就变成了宽
行。
翌年就可直接在宽行的陇上种
植玉米,然后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窄
行,这样重复操作就是宽窄行交替
种植技术。
3 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
的优势
3.1 保障土地的温度和湿度
在使用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
时,为了确保土壤具有适宜的湿
度,应将土壤用地膜覆盖起来,避
免土壤与大气发生接触造成土壤中
的水分流失,另外,地膜覆盖还可
以避免土壤在阳光照射后温度持续
上升,使蒸发的水分凝结在地膜表
面,然后以水滴的形式再次流入土
壤中,为玉米成长提供充足的水
分。
3.2 实现土地的合理化利用
通常情况下,在使用玉米宽窄
行交替种植技术前,需要将种植区
域划分成窄行的种植区和宽行的非
种植区,然后根据划分区域土地情
况对种植方式进行分析,这种划分
方式可以为非种植区提供充足的修
养时间,为下一年玉米种植奠定基
础。
因此,在使用宽窄行交替种植
技术时,既要考虑土地划分问题,
又要考虑玉米种植问题,实现土地
的循环利用。
3.3 为玉米成长提供充足的
阳光
玉米的成长离不开阳光的光合
作用,在使用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
技术时,要合理控制植株的间距,确
保植株间不受遮挡,使玉米成长能吸
收到充足的阳光,在光合作用下保证
玉米健康地生长。
4 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
的缺点
虽然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
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受地
域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大,不同地
域的土壤环境存在差异性,种植的
成效也会明显不同。
玉米宽窄行交
替种植技术对土壤环境的要求较严
格,很多地方之所以不能采用宽窄
行交替种植技术,是因为土壤环境
不达标,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宽窄行
防治技术,以降低农药残留,提高玉米生长效益。
综上所述,玉米在辽宁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全球玉米消费需求迅速增长的背景
下,对辽宁地区玉米生长质量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辽宁地区
玉米种植应根据区域地质情况,选
择合理的玉米品种及播种方式,结
合玉米田间管理工作,保障玉米高
产高质,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41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