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环境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热环境与营养
在热环境中运动,排汗是人体散热的主要途 径,大量排汗对于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体的热平衡,保持正常 体温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大量排汗又会造成 人体脱水(体液丢失),反过来严重的脱水又会 影响散热。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最终会导致热 痉挛(骨骼肌的不随意挛缩)、热衰竭(由于循 环血量不能满足皮肤血管的舒张而引起的低血压 和虚弱)和中暑(下丘脑体温调节机能不足)。
热习服(heat acclimatization)是后天 获得的,是在热刺激的反复作用下逐步建 立,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行为、形 态方面的适应性反应,使紧张的生理功能 得到改善,当热刺激作用停止,热习服水 平会逐步减退直至消退。
热耐受力的提高还取决于体力锻炼状况。单纯的 热气候自然热习服,生理反应改善的程度只有人 工热习服的30%。体力锻炼可提高热耐力1-1.5倍, 热环境加体力锻炼,可提高热耐力3-4倍。
4、脑力劳动能力下降,心情烦躁
在热环境中作业受到的伤害首先是——脑力 的明显降低,即使是简单的任务也常常会出现高 比例的粗心错误,因为你已不象在舒适环境中那 么敏锐了。这种行为能力的降低会在热以各种方 式影响你时出现而你却毫无觉察(热环境条件下 运动员安排精细动作的技术练习往往训练效果不 佳)。同理,热环境下脑力劳动(棋类、扑克、 电子游戏等)和运动的强度也不宜过大,时间过 长。
(四)热适应能力之一:出汗
热适应(heat adaptation):是指人在热环境
下工作或生活一段时间后,对热的耐受性提高而产生 对高温的适应状态。人体热适应后,体温调节能力 增强,运动时代谢减缓,产热减少。
人体汗腺200-500万个,最大出汗量可达4L/h, 出汗受气温、气湿、气流的影响。干热有风,汗的 有效蒸发达80%;湿热无风,汗的有效蒸发小于50 %;高辐射时,衣服有隔热的效果。
3、中暑:
热疾患中最严重和复杂的一种,热调节及循环系统功 能失调。 症状:有头晕、口渴、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 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等表现。 处理: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仰卧,运用可能的措施从头 至脚迅速降温(煽风、湿毛巾擦身等),点按穴位恢复意 识及循环系统功能。 预防:理性化运动,科学化训练。
2、出汗。在安静状态下,相对湿度60%,气温达25-26ºC时 人体开始出现能被知觉到的出汗。由于出汗,机体最大蒸 发热量可达每小时2262千卡。
3、如果在湿度较高的热环境条件下呆得时间过长就会导致一 些机体上的病理性变化,严重的会发生中暑性疾病,甚至 死亡。中暑性疾病大致分以下四种:热射病、热痉挛、热 衰竭和日射病。
热习服还受年龄、性别、肥胖度等个体因素的影 响。
①热习服后热应激时,糖皮质激素、醛固酮、抗利尿 素、血管紧张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多,而促甲状腺 素、甲状腺素和胰岛素含量下降。导致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
②随着热习服的进展,出汗功能改善,出汗体温阈值 降低,出汗潜伏期缩短,出汗速度加快,汗腺分泌 活动增强,活动时间延长,汗液分布均匀更易于蒸 发,汗盐含量降低。
③随着热习服的进展,体脂减少,体表面积增大,散 热增加;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肺功能改善。
(五)常见热疾患
1、热痉挛: 热环境下水电解质失衡,盐随汗液大量流
失,可导致肌肉痉挛。 症状:肌肉痉挛(多发于小腿部)。 处理:慢慢放松及伸展肌肉,按摩及冰敷。 预防:热环境下运动前增加每日盐的摄入量。
2、热衰竭:
热环境下大强度长时间运动,导致机体循环 调节失效,且细胞外液耗竭,大量排汗所致的有 效血容量不足使心输出量下降。
症状:大量出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眩晕,脉 搏弱且快,呼吸表浅,恶心,丧失意识等。
处理: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缓和按摩肢体, 强迫摄入液体,监控体温、血压、心率及呼吸, 送医救治。
预防:避免在热环境下长时间大强度运动。
所以,应避免在赤日炎炎的中午运动,而应在一天中 较凉爽的时候安排练习和比赛。在热环境中运动,时间不宜 过长,同时应遵循下列几个简单的原则: ①青少年应在运动或比赛开始前30分钟喝足水(白开水最 好),大约400~600毫升。 ②运动中安排有规律的喝水和休息时间,即使还不觉得渴时 也应喝水。 ③饮料在8~13℃、低糖(每100毫升含糖少于或等于2.5克), 含少量或不含电解质。 ④皮肤上撒些水有助于冷却。 ⑤膳食应较清淡,可增加一些凉菜。
热环境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从事体育运动的最佳体温是37.2ºC,骨 骼肌的温度是38ºC。
人体正常体温维持在36.1-37.8ºC范围内 是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时期。
(一)热环境概念: 热环境一般指32℃ 以上或者温度更高的环境。
(二)热环境会引起人的以下一些生理变化
1、血管扩张。血液更多地流向体表,增强了辐射、传导、对 流等的散热能力。血流量的增加可使末梢组织热传导值增 加5-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