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氧气1教案——上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氧气1(教案)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知识——氧气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及氧气制备方法,最后总结出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氧化物的概念,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认知规律,为以后探索氢气、二氧化碳等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3、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4、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及氧气制备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有关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
2、通过氧气实验室制备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1、通过多媒体演示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2、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首先以儿童游戏的形式开场。
[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
设问:“人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氧气?”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一些常见生活中现象,如:人需要呼吸,如果一个人5-7分钟不呼吸会怎么样?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那氧气的性质有哪些?(二)、精讲
(1)、氧气的物理性质
【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然后我通过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无色、无味的气体)(2)[教师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密度比空气略大)(3)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水
中有氧气)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氧气不易溶解于水)(4)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学生进行思考,再通过观看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动画,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学生能归纳出:
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气–183℃液态氧-218℃固态氧
(无色)(淡蓝色)(淡蓝色雪花状)
(2)、氧气的化学性质
【设问】了解了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大家肯定在想了,氧气会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证明呢?多媒体展示木炭、硫、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并让学生完成下表,教师进行指导。
然后要向学生说明铁丝与氧气反应的集气瓶内事先装少量水或细沙的原因。
并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
经过实验探究,不仅掌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以后更好地利用实验探究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3)、氧气的制备
【设问】要得到某种物质,应当从富含这种物质的地方去寻找,哪些物质中含氧气?哪些物质中含氧元素?引出氧气的制备方法。
(a)工业制备
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21%,那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中的氧气我们能否得到?怎
【设问】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可以从空气中分离得到,那实验室中需要少量的氧气时,该怎么办?(通过分解含氧化合物获取氧气)。
提出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常用方法: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加热高锰酸钾。
【多媒体演示】通过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说明常温下过氧化氢不能产生氧气,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能迅速产生氧气,反应停止后,加入过氧化氢能继续产生氧气,而且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说明了二氧化锰的作用。
导出了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这一重要的概念。
让同学们总结回答,这样增加了对综合知识的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通过比较氯酸钾制氧气与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装置,让学生分清楚不同类型的反应物其装置的特殊性,根据收集气体的性质不同,收集气体的装置也不一样。
并精讲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课堂习题、归纳小结
课程结束后,配以部分习题,以巩固知识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
因此在课程教学完成之后,教师
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四)、课后反馈、培养能力
今天我们研究了有关氧气的知识,还有很多方面我们没有涉及到,请通过各种途径,观察身边的现象,以“氧气和我们的生活”为主题准备一份发言稿。
五、板书设计
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
校园内景色如常,照样是绿意盈盈,枝繁叶茂,鸟儿歌唱。
经过西区公园,看那碧绿的草地,飞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日子。
本想就此停车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记挂北区的荷塘。
回想起冬日清理完荷塘的枯枝败叶,一片萧条的景色:湖水变成墨绿色,没有鱼儿游动,四处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只有莲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
清洁大叔撑着竹竿,乘一叶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烂的枯叶残枝挑上船。
几个小孩用长长的
铁钩把莲蓬勾上岸,取下里头成熟的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