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曳引驱动电梯施工过程记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曳引驱动电梯
施工过程记录××××-3/JL40-I a(试运行)
项目名称
使用单位
产品型号
产品编号
自检日期
自检人员
说明 (2)
一、技术参数表 (3)
二、脚手架检查记录单 (5)
三、电梯土建勘察表 (6)
四、现场安装条件确认单 (7)
五、井道样板挂线 (7)
5.1井道样板架定位测量数据 (8)
六、导轨与支架 (10)
6.1导轨支架 (11)
6.2导轨校准 (11)
七、隐蔽工程验收单 (13)
八、层门装置检查 (14)
8.1层门 (16)
8.2层门锁及附件 (17)
九、机房设备安装 (18)
9.1曳引机 (18)
9.2紧急操作装置与标志 (20)
十、轿厢及井道信号检查 (22)
10.1轿厢架 (22)
10.2安全钳和导靴 (24)
10.2轿顶部件 (25)
10.4井道信号一 (26)
10.5井道信号二 (26)
10.6井道信号三 (27)
10.7轿厢外观与质量 (29)
10.8随行电缆 (29)
十一、绳头制作、曳引钢丝绳、对重架(块)安装 (30)
11.1绳头和曳引钢丝绳 (30)
十二、底坑部件 (32)
12.1底坑涨紧轮和其他设施 (32)
12.2缓冲器 (33)
十三、按钮、层显 (33)
13.1厅外呼梯按钮 (33)
十四、附表 (35)
附表1 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坑空间检测记录 (35)
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报告适用于有、无机房曳引驱动电梯的安装班组自查及过程记录。

不适用于(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杂物电梯)的安装施工记录。

填写时按电梯类别进行填写。

二.依据:
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企业标准,电梯安装工艺、检验工艺和设计技术文件,如上述标准、文件修订,则以最新标准、文件为准。

三.填写要求:
①本报告应由安装班组队长填写,填写应用黑色钢笔,字迹应工整,如作修改,修改处应有该修改人签字、签章。

②检查时需填写数据的项应如实填写实测数据;需确认的项,如符合要求在检查结果栏内打“√”,如不符合要求在检查结果栏内打“×”,不适用的打“/ ”;
③检查人员负责跟进实测数据和需确认的不符合项的整改,直至合格。

合格后,在相应项的“整改完成”栏内注明整改完成日期,以及在“检查签署”栏上签署姓名和记录检查日期。

并通知复核人员复核;
④复核人员复核合格后,在“复核签署”栏上签署姓名和记录复核日期;四.检验所用计量器具均在计量检定合格或校准有效期内。

二、脚手架检查记录单
三、电梯土建勘察表
注:不符合的要求用户整改,并开具土建整改联系单。

四、现场安装条件确认单
五、井道样板挂线
六、导轨与支架
导轨支架与导轨安装作业要求:
1.主导轨:当电梯速度>2m/s时轿厢导轨垂直度≤0.1/5000mm,台阶应小于0.05mm。

付导轨:电梯速度>2m/s时轿厢导轨垂直度≤0.4/5000mm,台阶应小于0.1mm。

2.主导轨:当电梯速度≤2m/s时轿厢导轨垂直度≤0.5/5000mm以下,台阶应小于0.05mm。

付导轨:当电梯速度≤2m/s时轿厢导轨垂直度≤0.8/5000mm以下,台阶应小于0.1mm。

3.导轨支架与导轨、导轨支架与墙壁如需使用衬片时不得超过三片,如超过应点焊。

4.导轨顶部与楼板空隙应不大于50mm,如顶层高度能满足导轨制导行程 (无机房电梯)例外。

5.最后一条导轨长度如超过500mm时需加装一档支架。

6.导轨与连接板及导轨连接处安装时应清洁后再安装。

7.测量导轨接头处台阶时应用0级精度刀口尺测量。

8.导轨支架与导轨接头处间距应有一头与支架间距小于500mm。

9.导轨安装完毕后对支架需进行点焊(对支架四个角各一点电焊),压导板螺栓与支架连接螺栓应紧固。

10.对重支架支架连接处应是连续焊接且双面焊牢,如用角钢作为支架时,应满焊。

11.导轨支架与墙的夹角调整到900~850范围之内。

导轨支架
七、隐蔽工程验收单
编号 年 月 日 客户名称 电梯编号
楼 面
L1
A
此墙需与井道面垂直
12mm 膨胀螺栓
水泥座
缓冲器安
装位置
L2:400mm
L 3:400m m
搁机大梁埋入墙深度L1为 mm ,墙厚度A 为 mm ,搁机大梁超过墙中 mm 先浇注L2 mm ×L3 mm 的混凝土墩,再
用M12膨胀螺栓打入混凝土墩内≥100mm 固定缓冲器底板后安装缓冲器,或浇水泥墩时现埋螺栓。

实际埋入
深度 mm 。

下框
上框 墙体
10mm 圆钢焊接
打入墙内100mm
大于80
护 板
地 坎
地坎托架
钢牛腿固定螺栓
门框用12mm 螺纹钢筋打入墙体 mm 再与 mm 圆钢相焊接,共分上、中、下三点固定,再涂防锈漆保护 地坎用支架固定于墙体上,每只支架用M12膨胀螺栓固定于打入墙体内 mm 相同固定,平垫片与支架点电焊后涂防锈漆保护。

井道支架结构使用何种形式并标注,如用膨胀螺栓(锚栓)时膨胀螺栓(锚栓)打入墙体 mm ,如用现埋时应注明深度 mm 操作人员检查签署: 检查日期: 安装班长复核签署: 检查日期: PE 复核签署:
检查日期:
八、层门装置检查
迷宫型门中缝≤4mm 层门地坎定位要求:
1根据样板架上悬挂的门口铅垂线的宽度F ,安装前在地坎厚度a 的平面上,刻以安装校正地坎用的标记。

2各层门地坎至轿门地坎水平距离偏差为H ,以保证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的水平距离合格。

3安装层门地坎时,应将门套立柱紧固螺栓预先插入地坎立面的凹槽里,并移到门套立柱安装处。

4将地坎、地坎托架、安装支架用螺栓连成一个整体。

5层门地坎应高出装修后的层站地面2~4 mm ,定位前考虑到。

(如客户有要求按照客户要求) 直角门中缝≤2mm
层门中缝: 门与门间隙防火门不大于4mm ,直角门为0~2mm ,且上下间隙相近相贴,门与门之间无明显台阶
H1
H1与H2偏差不大于1mm
H2
垂直度 ≤0.5/1000
平垫要点焊
误差不大于
2mm
8.2
层门锁及附件
检验内容及要求
检验结果
整改日期
(1)紧急开锁后,在层门闭合时门锁装置不应当保持开锁位置
(2)轿厢应当在锁紧元件啮合不小于7.5 mm 时才能启动
(3)门锁锁钩、锁臂动作灵活可靠,主动门电气触点爬电距离≥3 mm (4)门关上后锁臂与锁钩间隙1.5~2.5mm
(5)锁臂进入锁钩时或关门后,前后应居中。

锁舌与电气触点应居中 (6)被动门锁与电气触点:门完全闭合后被动门锁间隙为1.5~2.5mm 应串联在安全回路中 (7)(货梯)被动门锁关门时层门到位开关碰板与开关接触可靠,当门关好后开关与碰板应留有1±0.5mm 间隙 (8)层门全开时,层门与门套应全部开平
(9)轿门门刀与层门地坎,层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的间隙应当 6.5~10mm ;电梯运行时不得互相碰擦
(10)门刀垂直度和平行度应≤0.5mm (门刀宽度应按设计要求) (11)电梯运行时门刀与层门门轮应居中 (12)电梯关门时门刀与门轮前后啮合深度≥8mm (13)可伸缩门刀应灵活无卡阻现象
操作人员检查签署: 检查日期: 安装班长复核签署:
检查日期:
中心偏差
锁臂
锁钩
被动门触点该间隙为:1.0 ±0.5 代号:门锁触点压缩量应大于3触点未动作压缩时
门关闭时
门全关时2.0
±0.5 代号:
申菱门机
锁钩与锁臂间隙.
可调整门轮
触点,压缩量大于3mm
锁臂制停轮
AMD 门锁
厅门锁及附件:
在电气锁接通前,锁紧元件最小啮合长度应不小于7.5mm ,电气锁触点压量不小于3mm ;门与门间隙防火门为4mm 、直角门为0~2mm ,且上下间隙相近相贴,门与门之间台阶不大于0.3mm 。

九、机房设备安装
曳引机机身方向
K
曳引轮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mm
机架体安装处不允许垫调整垫片
检验内容及要求
检验结果
整改日期
(1)主机安装位置与图纸相符
(2)搁机大梁纵向、横向水平度偏差≤0.5/600
(3)搁机大梁槽钢下应装设铁板或槽钢并与曳引机搁机大梁槽钢连成整体,安装后两头应封好
(4)机房内枕头槽钢与搁机大梁连接处、搁机大梁(对重绳头板槽钢)与绳头板处要求连续焊接焊接高度≥5mm ,焊渣应清理干净焊接处要求油漆
(5)导向轮与搁机大梁或曳引机机架体连接处U 型卡应用双螺母固定
(包括轿底或轿顶轮),其方形垫片应点焊
曳引轮垂直度偏差≤1mm
曳引机及设备安装要求:
1、保证钢丝绳距离孔边距离在20-40mm 内。

2、曳引机的起吊点应设在曳引机标配的吊环上。

3、起吊时不准碰撞,防止损坏曳引机。

4、主机定位时要确保曳引轮垂直度偏差≤1mm ,偏差方向只能是曳引机机身方向,偏差可用垫片方式调整。

5、曳引轮与导向轮的平行度通过左右移动机架或导向轮轴方式来校正。

6、在曳引轮的中心置一铅垂线,该铅垂线必须与曳引轮中心和节径交点重合,将该铅垂线延伸至样板架上的轿厢中心,与轿厢中心的相对误差小于1mm 。

7、在确认校正到位后,紧固所有紧固件,并再一次复查。

9.2紧急操作装置与标志
检验内容及要求检验结果整改日期(1)盘车电气验证开关安装接线正确,
(2)可拆卸盘车手轮和松闸装置容易接近悬挂位置明显,离机房地面
1.3米处;部件名称用红漆图刷于部件上端高度100mm处
(3)在电梯驱动主机上接近盘车手轮处,明显标出轿厢运行方向,如
果手轮是不能拆卸的可以在手轮上标出
(4)应急救援程序:在机房内应当设有清晰应急救援程序
(5)完整正确标示平层标记
(6)机房吊钩漆成红色,吊钩应标明最大载重量
操作人员检查签署:检查日期:
安装班长复核签署:检查日期:
注:1.根据限速器上标示的电梯运行方向和土建图的信息确定限速器的安装位置;2.限速
器系统在使用前,限速器和张紧装置必须能够自由转动;3.限速器系统悬挂好后,整个系
统不得有碰擦现象;4.限速器安装位置应准确,绳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应不大于0.5㎜;在
整个井道内,限速器绳至导轨侧面与顶面两个方向偏差均不应大于10㎜。

9.3机房其他设备
检验内容及检验结果整改日期(1)限速器动作电气验证开关安装接线正确
(2)限速器上标示的电梯运行方向与电梯运行方向及限速器动作一致。

(3)限速器应该高出地面或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台阶
(4)限速器安装位置应与土建图一致且限速器轮垂直度≤0.5mm
(5)电源箱及控制柜接线整理整齐、顺畅、美观
(6)电气元件标志和导线端子或接插件编号清晰,插件牢固。

(7)线槽内转角处应做防护措施,强弱电分离,线槽盖板螺栓齐全,线槽应
横平竖直
十、轿厢及井道信号检查
F 型卡块
减振垫
1.A1-B1精度±2mm实测=( )
2.A1-a1精度±1mm实测=( )
3.A2-B2精度±2mm实测=( )
4.A2-a2精度±1mm实测=( )
5.(C1+C2)-(c1+c2)精度 ±2mm实测=( )
A1
B1
b1
水 平 尺
C2
A2
B2
C1
b2
a2
c2
c1
检验内容及要求
检验结果
整改日期
轿厢架安装: 1在组装轿架前,务必将提拉机构和安全钳组装到下梁上 2支持横梁横截面达标,固定牢固,水平度偏差≤0.5/600。

3直梁垂直度偏差≤1mm 。

4轿顶轮用双螺帽固定,开口销安装到位
轿顶卡板固定
10.4井道信号一
检验内容及要求
检验结果 整改日期
(1)绝对值编码器支架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0.3/120之内且运行无异响
(2)绝对值编码器齿形带导轨上下误差≤1mm 。

(3)井道同步带在底坑内弹簧长度为410~510且固定可靠 (4)齿形带与编码器盘啮合齿数≤8个齿
操作人员检查签署: 检查日期: 安装班长复核签署:
检查日期:
偏差不大于1mm
偏差不大于1.5m m
10.5井道信号二
检验内容及要求
检验结果 整改日期
(1)钢带与读码器位置应满足:钢带与读码器上侧边刻度线在整个行程范围内≤1mm ;开口宽度方向位置≤1.5 mm
(2)井道钢带固定架应保证小于10米一档固定支架。

按实际楼层间距,如果楼层高度大于5m 则应安装假门区,假门区的门区片长度为100mm 门区板应卡口与钢带应可靠卡住不能出现有移位现象
(3)钢带有有足够的涨紧度
(4)磁钢与磁开关间距在8±1mm 之内,且左右应居中,磁开关接线应使用专用接线插头连接,连接应可靠,线不易松动且编号清楚
操作人员检查签署: 检查日期: 安装班长复核签署:
检查日期:
钢带
上、下强迫减速磁开关
检验内容及要求
检验结果
整改日期
(1)柱形磁开关与相应的磁条正垂直,水平距离为5-10mm ,且在行程范围内的中心偏差≤2mm (2)门区和上下平层磁条白色面必须在外
LCEBPG :
1、额定速度1.75m/s 以上电梯30、61:u 、61:n 信号使用U 型磁开关和隔磁板
2、额定速度1.75m/s 及以下的电梯30、61:u 、61:n 信号使用柱形磁开关和磁条
3、77:u ,77:n 通用
磁条白色面朝外
61:n
61:u
30
U 型磁开关 61:U\61N\30
十一、绳头制作、曳引钢丝绳、对重架(块)安装
A
B1
F E D G
B
A
检验内容及要求
检验结果
整改日期
(1)钢丝绳出现笼状畸变、绳芯挤出、扭结、部分压扁、弯折、断丝时应报废
(2)钢丝绳绳头的弹簧、螺母、开口销等连接部件无缺损 (3)补偿绳(链)端固定应当可靠,做好二次保护措施
(4)钢丝绳张力偏差不大于5% % (5)各绳头之间高度差应小于50~60mm
(6)钢丝绳绳夹,第一个与最后一个应留有50mm 间距,中间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6~7倍
(7)曳引钢丝绳绳头应装二次保护措施
(8)层门装置、轿门、门机、安全钳、安全触板、导靴、轿厢架与轿底轿壁等处连接件螺栓应紧固
绳头高度差≤60mm
绳夹为钢丝绳直径6~7倍
弹簧、螺母、开口销等
连接部件无缺损
十三、按钮、层显
缓冲器的固定:
1.缓冲器用膨胀螺栓安装于混凝土墩子上。

2.缓冲墩数量调节,当20层以上时可大于350mm
3. 混凝土墩应严格按照土建图上说明的承载力浇注。

十四、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