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导学案0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2框)导学案
序号:05 主备课人:陈进军审核人: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其承担的法律责任;知道什么行为是犯罪,犯罪应受到什么处罚。

2.认识一般违法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二、学习重点认清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犯罪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加强自我规范,远离犯罪。

三、自主学习
1. 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的规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分为行为、行为和行为。

4. 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5.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它是由来规范的。

6. 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7. 、和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8.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和两大类;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
行为。

五、当堂训练
1.《桂林晚报》“法庭记录”专栏介绍的案件中,有人因违反交通法规被罚款,有人因欠朋友的债不还遭起诉,有人因持刀抢劫受处罚。

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将他们的行为分为() A.一般违纪行为和严重违纪行为 B.违反宪法、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行为
C.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D. 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和刑事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关于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 犯罪是违反刑法的严重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C. 违法就是犯罪,犯罪也是违法
D.一般违法和犯罪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受到的处罚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
3. 2017年4月1日,泸州市泸县太伏中学学生赵某死亡事件发生后,唐某李某等人肆意通过互联网、QQ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编造不实信息,造谣生事,煽动群众聚集滋事,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

公安机关对唐某等人依法进行了处罚。

唐某等人的行为()
①是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②是行政违法行动,应受治安行政处罚
③是犯罪行为
④是违纪行为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某名人的儿子方某19岁,为寻刺激,突发奇想给某机场拨打了“报警”电话,称一架航班有炸弹。

警方和机场立即调动了大批人员进行安全检查,航班因此被延误5个小时,损失上百万。

目前,方某已被公安机关抓获。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公民要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②扰乱社会治安的严重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
③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开个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的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李某和张某签订购货合同后,卖方李某只发放一半货物,超过合同期限仍不发剩余货物。

对此正确认识是()
①李某是民事违法行为
②李某应按合同约定对张某予以赔偿
③张某可以向法院起诉李某
④李某可以单方面撕毁合同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7.我国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
①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②惩治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③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
④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中学生王某平时无心学习,迷恋网吧,曾因小偷小摸受到学校的处分,但他不思悔改,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刑罚处罚。

这则案例警示我们()
①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
②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③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④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 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
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影像制品的占31.9%。

这说明()
①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行为
②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行为
③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④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对如图漫画《都是冲动惹的祸》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时冲动的根源是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差
B.要在平时养成遵纪守的好习惯
C.人的情绪多变,这种冲动根本无法避免
D.因为冲动而导致的违法犯罪代价极大
11.从小被父母娇宠惯了的胡某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打架。

慢慢的,胡某不但在学校里成了“小霸王”,还与校内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借机生事,然后狠狠地收拾别人一顿。

17岁那年,,胡某因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刀朝张某乱戳,致使张某死亡。

胡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

(1)请你分析胡某走向犯罪的原因。

(2) 胡某从不良行为发展到违法犯罪行为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3)从胡某的经历中,你得到什么警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