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策略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策略实践研究
信息化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趋势,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谁能第一时间精准掌握与分析信息,谁就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赢得主动。

基于环境因素,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利用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发现、分析、了解、掌握化学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逐渐完成信息素养的建设。

【關键词】提升;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实践研究
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从众多的信息中获取重要知识,明确该知识点的适用范围、考察方式,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正确、有效的运用。

培养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知识众多、体系繁杂,学生运用信息分析能力对其进行判断与筛选,将化学知识整理成理论框架,从而进行正确运用、灵活解题。

教师应围绕信息运用的方式与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信息是当今社会最重要却又最繁多的资源,如何从庞大的数据资源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呢?学生在刚刚学习化学时,面对化学知识还不觉繁冗,但到达高中学习时期,学生接触的是难度更大、数量更多的化学知识,面对这些繁多的信息时,学生往往觉得压力更大,难以鼓起勇气去思考与整理。

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结束一阶段的化学知识教学之后,总是要求学生分辨出章节重点并建立知识之间的框架联系,学生面对如此多的重点却感到无从下手,失去了整理与获取信息的最佳时机。

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应有效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获取与分析信息的信心,让学生敢于去尝试,静下心来学习相关的方法。

例如,教师在进行《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在浏览课本之后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教师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这个阶段的训练只是鼓励学生去说、敢于说。

教师应通过问题导入、联系人体实际的讲述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分析在教师引导下所隐藏的信息,建立选择、分析信息的信心。

二、通过化学题目进行训练
信息素养的形成不是教师简单地锻炼学生的信息分析技巧,信息素养要真正提高就要得到有效的训练。

学生在实战经验中逐渐积累信息能力,形成熟悉感与熟练感。

教师应从简单的化学题目开始,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训练。

化学题目融合了出题教师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但学生面对这些化学题往往不能精准判断题目中所隐藏的全部信息,也难以辨别哪些是有用信息,这对于学生的化学能力提升十分不利。

教师应利用化学题目带领学生仔细剖析其中的字句,让学生清楚每一种类型的题目的出题形式及考查特点,明白化学题目中的信息构成结构。

例如,教师在进行实验题的分析与讲解时,应带领学生从图示中分析实验步骤、理出实验用具及注意事项。

学生将所有数字信息记录下来,根据题目要
求进行分析,判断其中的有效信息,并根据题目的要求筛选与运用。

其中,制备型实验以某一物质的提取为主,验证型实验则专注物质性质及制备操作,定量测定实验的计算复杂、数据较多,探究性实验则以综合考查为主。

学生明白了化学题的出题特点,就能获得信息提取的方法与原则。

三、在实验操作中培养信息素养
高中化学涉及的化学难度较大,实验较多,可以说,高中化学的学习都是以实验操作为中心开展的。

因此,教师应注重从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首先,教师应在进行实验课之前让学生以课本为主,以辅导资料及网络资源为辅搜集与本节实验内容有关的信息,让学生先对实验课建立一定的认知。

在资料的搜集中,学生会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信息,学生对其适用性及矛盾点进行分析,判断该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筛选与整理,学生将信息分类与总结到各个实验步骤。

教师在进行实验室操作示范时,面对重要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根据课前信息搜集的结果说出相应的操作注意事项,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运用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提升学生的信心。

此外,教师应带领学生在亲身实验操作中,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易出错的实验步骤以及自己忽略的实验关键点。

实践出真知,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获取了重要信息,积累了相关经验,并总结出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其信息素养与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四、交流与运用信息
提升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不仅需要理论策略的支撑,更需要结合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化学信息。

另外,学生运用信息的水平也是对其化学素养的体现,是对学生信息分析能力的检验。

因此,提升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需要教师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检验所学。

信息获取的途径之一便是交流合作,教师也要重视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判断、获取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酸的某些性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酸与碱、酸与盐的相互反应展开学习。

学生以交流的方式获取信息固然重要,但获取信息的本质是运用信息,教师此时就可以设计相关的题目,以解题做题的方式检验学生运用信息的水平。

在设计相关题目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化学能力的差异。

尽可能地用多种方式,如改变题目的问法、替换关键词、用化学式代替文字叙述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

五、结语
信息素养是当今人才评判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掌握了杰出的信息能力,就不会被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障眼法与陷阱所迷惑,而能够从实践中分析与总结重要信息并为我所用。

化学核心素养的建设离不开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树立学生信息分析的信心,引导学生从实验中积累经验,在训练与交流中真正掌握信息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兰,沈理明,田军.苏南地区四所高中学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7(2):58~62.
[2]袁静.高中化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