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二)
一、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
2.轻轻敲击音叉与用力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
3.敲击铝片琴的铝片时,较短的铝片发出的声音较高。

()
4.人体通过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
5.常运动的同学和不常运动的同学,在运动后恢复正常呼吸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

()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大我们的肺活量。

()
7.食物到消化器官中都会被消化,所以不需要细嚼慢咽。

()
8.使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和气球内空气喷出的方向是相同的。

()
9.人走在冰面上容易滑倒,是因为鞋子和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

()
10.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是: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

()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波
B.直线
C.气流
2.要使发声物发声时间更长久,最根本的方法是()
A.阻碍传播声音的途径
B.用东西包裹住发声物
C.使发声物不停地振动
3.声音可以在空气、牛奶、铁片中传播,其中传播能力最强的是()
A.空气
B.牛奶
C.铁片
4.声音在耳的各结构中的传播路径是()
A.声源→中耳→外耳→内耳
B.声源→外耳→中耳→内耳
C.声源→内耳→中耳→外耳
5.宇航员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电子通信设备,将听不到任何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生命
B.月球上不存在振动的物体
C.月球上没有空气
6.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者都要拧紧或拧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调节乐器的()
A.音高
B.音量
C.音质
7.弹奏古筝时,如果想要获得一个很高的音,可以()
A.拨动粗且松的琴弦
B.拨动细且松的琴弦
C.拨动细且紧的琴弦
8.呼吸一次是指()
A.吸一次气
B.一呼一吸
C.呼一次气
9.如图所示,②模拟的是()
A.肺
B.胸廓
C.气管
10.一个人的肺活量比较小,指的是()
A.他的肺比较小
B.他每一次呼吸的气体量比较少
C.他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比较少
11.下列食物中,属于主食的是()。

A.鱼
B.面条
C.西瓜
12.将下列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会留下明显油迹的是()。

13.下列三份早餐中,搭配最合理的是()
A.鸡蛋、牛奶、牛排
B.薯条、炸鸡腿、豆浆
C.鸡蛋、小米粥、炒青菜
14.我们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细嚼”这个活动是我们口腔中的()完成的。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15.投出去的篮球,最后会落到地面,主要是因为篮球受到了C的作用。

A.摩擦力
B.弹力
C.重力
16.古人用滚木的方式搬运重物,目的是()
A.减小摩擦力
B.增大摩擦力
C.减小重力
17.跳水运动员在比赛时要借助一块跳板完成优美的动作,在起跳的瞬间跳板产生的力属于()
A.弹力
B.反冲力
C.摩擦力
18.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B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A.有弹性
B.受力大,伸长长
C.能承重
19.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避免不了摩擦,有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有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

下列摩擦力需要增大的是()
A.人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B.气垫船与水面之间的摩擦力
C.滚动轴承的钢珠与内外圈之间的摩擦力
20.某小组同学自制的动力小车在行驶中不能走直线,原因可能是()
A.车身太重
B.轮子太大
C.车轴不正
三、综合题。

(共40分)
1.将下列人体部位与其作用用线连起来。

(12分)
耳郭切割食物
门齿撕碎食物
鼓膜收集声音
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
耳蜗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犬齿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2.探究“声音”的奥秘。

(8分)
(1)图甲实验中,我们发现,用力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比轻轻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填“强”或“弱”),因为用力拨动尺子时,尺子振动的幅度更()
(填“大”或“小”)。

(2)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填“快”或“慢”),音高越()(填“高”或“低”)。

(3)尺子发出的声音是由尺子()产生的,它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4)判断对错:我们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

()
(5)图乙为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子里的水量不同,用小木棍分别敲击三个杯子的杯口,()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高。

3.探究“呼吸与消化”的奥秘。

(10分)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以外,合理饮食、增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抵抗病毒的有效措施。

(1)为了增强体质,成成计划每天跑1500米,跑步时呼吸次数增加的原因是()
A.人体紧张
B.耗氧量增加
C.心跳加快
(2)(多选)跑步前,为了防止跑步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等情况,成成会吃一些东西补充能量,比如糖果、巧克力等食物。

下列关于这些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牙齿切断、磨碎食物
B.舌运送、搅拌食物
C.唾液使食物湿润
D.牙齿、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是单独的
(3)跑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A.鼻腔
B.气管
C.肺
(4)“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常锻炼身体,能使心肺功能增强
B.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有利于身体健康
C.每天锻炼的时间越长,身体就越健康
(5)增加锻炼的同时,也要及时补充营养。

下列食物中,属于“平衡膳食宝塔”的基础部分是()。

A.猪肉
B.米饭
C.青菜
4.探究“运动和力”的奥秘。

(10分)
近日,受强冷空气的影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已经下了好几天的大雪,路面上形成了厚厚的积雪,铲雪车整齐列队铲雪为后方车辆开路。

(1)铲雪车的轮胎上设计有花纹,这样做是为了()
A.美观漂亮
B.增大摩擦力
C.减小摩擦力
(2)由于铲雪车还未来得及铲雪,一辆小轿车没有开启发动机却从斜坡上滑了下来,这是它受到()作用的结果。

A.重力
B.摩擦力
C.反冲力
(3)状状受到小轿车滑下斜坡的启发,设计了一个撞击实验进行研究,如图所示。

①(多选)在这个实验中,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A.撞击木块的大小
B.小车的重量
C.斜坡的光滑程度
D.坡度的大小
E.小车释放的位置
②从实验结果可知,坡度越大时,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越远,其原因是()。

A.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快,具有的能量大
B.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慢,具有的能量小
C.坡度小时,小车滑下速度慢,具有的能量大
③若改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则小车运动快慢与弹力的关系是()。

A.弹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B.弹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无关
C.弹力越小,小车运动越快
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声音是以()形式传播的。

2.力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

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与喷出气体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

物体形状被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

4.花样游泳选手的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跟随音乐起舞,这说明了()能传播声音。

5.小明早餐吃了一个鸡蛋、两片面包,喝了一杯牛奶,应该记录为()种食物。

6.在某种食物上滴碘酒后变蓝色,说明该食物中含有()。

二、选择题(每空1.5分,共45分)
7.用敲击后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我们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面会下降
B.水面平静
C.水面会溅起水珠产生波纹,并向外扩散
8.自制动力小车在行驶过程中不能走直线,原因可能是()。

A.气嘴孔太小
B.车轴不正
C.轮子太大
9.我们说话的声音主要是靠()振动产生的。

A.舌头
B.嘴唇
C.声带
10.能提高肺活量的做法是()。

A.每天多吃零食
B.每天多读书
C.每天坚持体育锻炼
11.人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增加是因为运动时需要消耗更多的()。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12.一天中我们吃最多的食物是()。

A.谷薯类
B.蔬菜类
C.油和盐
13.我们吃食物时主要依靠()来撕碎食物。

A.臼齿
B.门齿
C.犬齿
14.下列选项中,()不是保护呼吸器官的正确做法。

A.新冠疫情期间,出门戴口罩
B.经常开窗通风
C.抽烟
15.下列食物中含丰富维生素的是()。

A.牛肉
B.胡萝卜
C.鸡蛋
16.下列车利用人力前进的是()。

A.马车
B.轿车
C.手推车
17.小明用橡皮筋自制了一个小乐器,要让橡皮筋发出更高的声音,他应该()。

A.用力拨动橡皮筋
B.把橡皮筋放松一些
C.把橡皮筋拉紧一些
18.熟透了的橘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橘子受到()的作用。

A.拉力
B.重力
C.推力
19.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动能)。

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A.放在桌上的铅笔盒
B.地面上的桌子
C.正在行驶的轿车
20.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的运动方向与气流喷出方向()。

A.相同
B.相反
C.不一定
21.下列声音比较悦耳的是()。

A.下课时班级的吵闹声
B.睡前的轻音乐
C.飞机的轰鸣声
22.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空发射场点火,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发射升空。

火箭发射时,是靠()向前运动的。

A.重力
B.反冲力
C.摩擦力
2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交流是因为声音无法在()传播。

A.空气中
B.地面上
C.真空里
24.教室里,老师上课时,大家都能听到他的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A.四面八方
B.只向前
C.只向后
25.在耳朵的各部分结构中,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道
B.鼓膜
C.听觉神经
26.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力,往往会()物体运动。

A.加快
B.阻碍
C.不影响
27.猫的耳朵会转动、耳郭大,周围出现声音时,只要转动耳朵就能听到。

耳郭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声音
B.传播声音
C.产生声音
28.用相同的力击打下图所示的空心钢管,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A.最长的钢管
B.最短的钢管
C.长度居中的钢管
29.在安静状态下,人每分钟呼吸()次左右。

A.5
B.20
C.60
30.在测量肺活量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吸气时只吸一小口
B.吸气、呼气两次
C.呼气时尽量将肺部气体全部呼出
31.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拉的越长,产生的弹力()。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32.下列饮食方法科学合理的是()。

A.只吃水果、蔬菜B炒菜时多加油和盐C荤素搭配,让营养均衡
33.呼气时,胸腔会(),膈肌会()。

()
A.收缩,上升
B.收缩,下降
C.扩张,上升
34.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然后反复揉挤这个袋子。

这个实验模拟的是食物在()里的消化过程。

A.口腔
B.食道
C.胃
35.下列选项中,()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A.轮胎上细密的花纹
B.浴室脚垫做得凸凹不平
C.旅行箱上装有小滚轮
36.下列物体中,没有产生弹力的是()
A.压弯的直尺
B.保持原状的弹簧
C.拉开的弓
三、填图题(每空1分,共6分)
37.观察下图弹簧测力计,将各部分名称填入括号中。

从图中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是()N。

四、探究题(每空1.5分,共33分)
38.根据研究,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吸进人体的气体78%21%0.03%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78%16%4%2%
(1)由表中数据可知,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
含量增加的是()和其他气体,含量不变的是()。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3)在人体的器官中,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胃
B.肺
C.心脏
39.小亮同学使用鼓和泡沫小球研究声音,仪器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鼓面上放泡沫小球,轻轻敲击鼓面后,泡沫小球会()。

A.会跳动
B.位置不变
C.只会滚动
(2)泡沫小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A.使振动现象更明显
B.为了美观
C.检测声音的高低
(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泡沫小球跳动的幅度不同
B.泡沫小球跳动的幅度相同
C.泡沫小球不会跳动
(4)从实验中发现,越用力敲击鼓,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敲击鼓面越轻,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

40.在模拟搬重物的实验中,小明将装有钩码的长方形纸盒放在木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向前拉动纸盒时的拉力(如下图)。

(1)上图中,弹簧测力记的示数为()牛。

A.0.9
B.1.1
C.1.2
(2)关于“拉力的测量和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前,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
B.测量的拉力可以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
C.读数时,视线高于指针
(3)实验中,如果给纸盒安装轮子,这时测得向前拉动纸盒的力将()。

A.变大
B.变小
C.保持不变
(4)生活中有许多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做法,下列做法能增大摩擦力的是()。

A.在鞋底刻上花纹
B.在车轮和轴之间安装滚珠轴承
C.在齿轮之间加润滑油
41.铝片琴是一种常见的乐器,它由长短不同的铝片构成(如下图)。

(1)用相同大小的力从长到短依次敲击铝片,声音的变化是()。

A.从低到高
B.从高到低
C.从强到弱
(2)小亮用铝片琴演奏了歌曲《小星星》中的一段旋律,其中音高最高的是()。

(填简谱)
1155丨665-丨4433丨221-丨
(3)曲子结尾处,小亮停止敲击铝片琴,可琴声还能持续一会儿,主要原因是()。

A.铝片还在振动
B.人们还沉浸在音乐中
C.空气能传播声音
42.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沿不同材料的平面运动,小车最后停留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目的是使小车达到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A.重力
B.反冲力
C.速度
(2)实验中,小车行驶距离最长的物体表面是()。

A.毛巾表面
B.纸板表面
C.塑料表面
(3)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

A.摩擦力
B.重力
C.弹力
(4)由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车在()表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小。

A.毛巾
B.纸板
C.塑料
(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可以通过()来减小摩擦力。

A.加快运动速度
B.使接触面光滑
C.减小物体质量
五、阅读题(每小题1.5分,共6分)
种子历险记
小明吃苹果时,不小心将苹果的种子咽了下去。

这粒种子在小明的体内经历了一次惊险的旅程。

它首先遇到了两排白白的、坚硬的“怪物”,差点儿被压得粉身碎骨。

然后,咕噜一下掉进了“万丈深渊”。

刚躲过一劫,又进入了一个会蠕动的“大口袋”。

后来,它又钻进了一条曲曲折折、又长又窄的“迷宫”,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

好不容易走出“迷官”,没想到又被推到了一个更大的弯曲管道,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最后,小明上厕所时,这粒种子才和很臭的东西一起离开了小明的身体。

43.这类种子遇到的白白的、坚硬的“怪物”是指()。

A.牙齿
B.舌头
C.嘴唇
44.当食物进入口腔时,参与初步消化的是()。

A.只有牙齿
B.只有舌头
C.牙齿、唾液、舌头一起
45.“万丈深渊”是指消化器官中的()。

A.食道
B.小肠
C.胃
46.一条曲曲折折,又长又窄的“迷宫”是指(),是身体中主要消化吸收场所。

A.小肠
B.大肠
C.胃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波形式传播的。

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与喷出气体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物体形状被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弹力。

4.花样游泳选手的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跟随音乐起舞,这说明了水能传播声音。

5.小明早餐吃了一个鸡蛋、两片面包,喝了一杯牛奶,应该记录为3种食物。

6.在某种食物上滴碘酒后变蓝色,说明该食物中含有淀粉。

二、选择题(每空1.5分,共45分)
7.用敲击后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我们会观察到的现象是(C)。

A.水面会下降
B.水面平静
C.水面会溅起水珠产生波纹,并向外扩散
8.自制动力小车在行驶过程中不能走直线,原因可能是(B)。

A.气嘴孔太小
B.车轴不正
C.轮子太大
9.我们说话的声音主要是靠(C)振动产生的。

A.舌头
B.嘴唇
C.声带
10.能提高肺活量的做法是(C)。

A.每天多吃零食
B.每天多读书
C.每天坚持体育锻炼
11.人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增加是因为运动时需要消耗更多的(A)。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12.一天中我们吃最多的食物是(A)。

A.谷薯类
B.蔬菜类
C.油和盐
13.我们吃食物时主要依靠(C)来撕碎食物。

A.臼齿
B.门齿
C.犬齿
14.下列选项中,(C)不是保护呼吸器官的正确做法。

A.新冠疫情期间,出门戴口罩
B.经常开窗通风
C.抽烟
15.下列食物中含丰富维生素的是(B)。

A.牛肉
B.胡萝卜
C.鸡蛋
16.下列车利用人力前进的是(C)。

A.马车
B.轿车
C.手推车
17.小明用橡皮筋自制了一个小乐器,要让橡皮筋发出更高的声音,他应该(C)。

A.用力拨动橡皮筋
B.把橡皮筋放松一些
C.把橡皮筋拉紧一些
18.熟透了的橘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橘子受到(B)的作用。

A.拉力
B.重力
C.推力
19.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动能)。

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C)。

A.放在桌上的铅笔盒
B.地面上的桌子
C.正在行驶的轿车
20.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的运动方向与气流喷出方向(B)。

A.相同
B.相反
C.不一定
21.下列声音比较悦耳的是(B)。

A.下课时班级的吵闹声
B.睡前的轻音乐
C.飞机的轰鸣声
22.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空发射场点火,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发射升空。

火箭发射时,是靠(B)向前运动的。

A.重力
B.反冲力
C.摩擦力
2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交流是因为声音无法在(C)传播。

A.空气中
B.地面上
C.真空里
24.教室里,老师上课时,大家都能听到他的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A)。

A.四面八方
B.只向前
C.只向后
25.在耳朵的各部分结构中,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B)。

A.耳道
B.鼓膜
C.听觉神经
26.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力,往往会(B)物体运动。

A.加快
B.阻碍
C.不影响
27.猫的耳朵会转动、耳郭大,周围出现声音时,只要转动耳朵就能听到。

耳郭的主要作用是(A)。

A.收集声音
B.传播声音
C.产生声音
28.用相同的力击打右图所示的空心钢管,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B)。

A.最长的钢管
B.最短的钢管
C.长度居中的钢管
29.在安静状态下,人每分钟呼吸(B)次左右。

A.5
B.20
C.60
30.在测量肺活量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

A.吸气时只吸一小口
B.吸气、呼气两次
C.呼气时尽量将肺部气体全部呼出
31.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拉的越长,产生的弹力(A)。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32.下列饮食方法科学合理的是(C)。

A.只吃水果、蔬菜B炒菜时多加油和盐C荤素搭配,让营养均衡
33.呼气时,胸腔会(),膈肌会()。

(A)
A.收缩,上升
B.收缩,下降
C.扩张,上升
34.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然后反复揉挤这个袋子。

这个实验模拟的是食物在(C)里的消化过程。

A.口腔
B.食道
C.胃
35.下列选项中,(C)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A.轮胎上细密的花纹
B.浴室脚垫做得凸凹不平
C.旅行箱上装有小滚轮
36.下列物体中,没有产生弹力的是(B)
A.压弯的直尺
B.保持原状的弹簧
C.拉开的弓
三、填图题(每空1分,共6分)
37.观察右图弹簧测力计,将各部分名称填入括号中。

从图中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是5N。

四、探究题(每空1.5分,共33分)
38.根据研究,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
吸进人体的气体78%21%0.03%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78%16%4%2%
(1)由表中数据可知,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氧气,
含量增加的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含量不变的是氮气。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A)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3)在人体的器官中,气体交换的场所是(B)。

A.胃
B.肺
C.心脏
39.小亮同学使用鼓和泡沫小球研究声音,仪器装置如右图所示。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鼓面上放泡沫小球,轻轻敲击鼓面后,泡沫小球会(A)。

A.会跳动
B.位置不变
C.只会滚动
(2)泡沫小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A)。

A.使振动现象更明显
B.为了美观
C.检测声音的高低
(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

A.泡沫小球跳动的幅度不同
B.泡沫小球跳动的幅度相同
C.泡沫小球不会跳动
(4)从实验中发现,越用力敲击鼓,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强,敲击鼓面越轻,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40.在模拟搬重物的实验中,小明将装有钩码的长方形纸盒放在木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向前拉动纸盒时的拉力(如下图)。

(1)上图中,弹簧测力记的示数为(C)牛。

A.0.9
B.1.1
C.1.2
(2)关于“拉力的测量和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测量前,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
B.测量的拉力可以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
C.读数时,视线高于指针
(3)实验中,如果给纸盒安装轮子,这时测得向前拉动纸盒的力将(B)。

A.变大
B.变小
C.保持不变
(4)生活中有许多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做法,下列做法能增大摩擦力的是(A)。

A.在鞋底刻上花纹
B.在车轮和轴之间安装滚珠轴承
C.在齿轮之间加润滑油
41.铝片琴是一种常见的乐器,它由长短不同的铝片构成(如下图)。

(1)用相同大小的力从长到短依次敲击铝片,声音的变化是(A)。

A.从低到高
B.从高到低
C.从强到弱
(2)小亮用铝片琴演奏了歌曲《小星星》中的一段旋律,其中音高最高的是6。

(填简谱)
1155丨665-丨4433丨221-丨
(3)曲子结尾处,小亮停止敲击铝片琴,可琴声还能持续一会儿,主要原因是(A)。

A.铝片还在振动
B.人们还沉浸在音乐中
C.空气能传播声音
42.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沿不同材料的平面运动,小车最后停留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1)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目的是使小车达到平面时具有相同的(C)。

A.重力
B.反冲力
C.速度
(2)实验中,小车行驶距离最长的物体表面是(C)。

A.毛巾表面
B.纸板表面
C.塑料表面
(3)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A)。

A.摩擦力
B.重力
C.弹力
(4)由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车在(C)表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小。

A.毛巾
B.纸板
C.塑料
(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可以通过(B)来减小摩擦力。

A.加快运动速度
B.使接触面光滑
C.减小物体质量
五、阅读题(每小题1.5分,共6分)
种子历险记
小明吃苹果时,不小心将苹果的种子咽了下去。

这粒种子在小明的体内经历了一次惊险的旅程。

它首先遇到了两排白白的、坚硬的“怪物”,差点儿被压得粉身碎骨。

然后,咕噜一下掉进了“万丈深渊”。

刚躲过一劫,又进入了一个会蠕动的“大口袋”。

后来,它又钻进了一条曲曲折折、又长又窄的“迷宫”,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

好不容易走出“迷官”,没想到又被推到了一个更大的弯曲管道,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最后,小明上厕所时,这粒种子才和很臭的东西一起离开了小明的身体。

43.这类种子遇到的白白的、坚硬的“怪物”是指(A)。

A.牙齿
B.舌头
C.嘴唇
44.当食物进入口腔时,参与初步消化的是(C)。

A.只有牙齿
B.只有舌头
C.牙齿、唾液、舌头一起
45.“万丈深渊”是指消化器官中的(A)。

A.食道
B.小肠
C.胃
46.一条曲曲折折,又长又窄的“迷宫”是指(A),是身体中主要消化吸收场所。

A.小肠
B.大肠
C.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