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D
10.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 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 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小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外__焰___、 ___内__焰___ 、 ___焰__心___ 三 层 。 将 一 根 火 柴 梗 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 s后取出,可 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a___(填字母)处最先炭 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外__焰____温度最高。
__得__出__结__论____环节。 (3)“ 呼 出 的 气 体 中 可 能 有 二 氧 化 碳 ” 属 于 科 学 探 究 中 的
_猜__想__与__假__设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进__行__实__验__,__收__集__证__据________环节。
实验现象
结论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 木条在空气中__继__续__燃__烧___, 人呼出气体中
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 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
氧气含量比空
的集气瓶中
_燃__烧__变__弱__,__甚__至__熄__灭______ 气中的__低___
取两玻璃片,对着其 中一片呼气,另一片 放在空气中
空气中的玻璃片上 _无__明__显__现__象__________,
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
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____A____(填字母);但这 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__刚__吹__灭__的__蜡__烛__周__围__有__大__量__的__二__氧__化__碳__存__在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冰凉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 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水__蒸__气_____。
12.区分一瓶空气和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可行的方法
是( B )
①闻气味
②看颜色
③分别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④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 D.全部
13.下面是某同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 究报告,请你帮他完成这份报告。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 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 在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 气瓶内充满气体 入集气瓶内,吹气
【解析】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最外层火焰最明亮, 故A错误;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这不是实验现象,而是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 故C错误;刚熄灭蜡烛时,烛芯会飘出一缕白烟,而 不是白雾,该白烟是石蜡蒸气在空气中冷凝得到的石 蜡固体,故D错误。
【答案】B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 学探究中的_反__思__与__评__价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 序是___(1_)_、__(_3_)、__(_4_)_、__(2_)_、__(_5_)____。(填上述数字序号)
4.填写实验报告。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
观察蜡烛 点
蜡烛是白色蜡状 固体,稍有气味

燃 用小刀切下 前 一小块蜡烛,蜡烛浮于水面
投入水中
_石__蜡__硬__度__小_,__不__溶__于___ _水__,__密__度__比_水__小_______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

观察火焰,在火焰中 迅速平放一根木条, 约2 s后取出观察
火焰明亮且明 显分成三层, 木条上有两处 明显炭化痕迹
_蜡__烛__火__焰__外__焰__温__度____ _最__高________________
呼气的玻璃片上 __有__小__水__珠___________
人呼出气体中 水蒸气的含量 比空气中的 _高____
14.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内层火焰最明亮 B.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石蜡熔化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刚熄灭蜡烛时,烛芯有一缕白雾飘出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是一门以___实__验___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 个重要途径是__实__验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 __观__察____、__记__录____和__分__析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 __化__学__的__原__理________,学习______科__学__探__究______的方 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
熄灭蜡烛
烛芯上方有一 缕白烟冒出
白烟为石蜡蒸气凝 成的石蜡固体,遇 明火可以燃烧
5.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6.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复__燃___,氧气的含量越高, 木条燃烧__越__旺____;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 木条伸入二氧化碳中,木条__熄__灭____。二氧化碳能使 澄清石灰水__变__浑__浊__,并且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产 生的___沉__淀___越多。
7.(2019·攀枝花)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颗火粒焰会中影有响炭火颗 焰粒 明有 亮关 程, 度炭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
D 如何比较?
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
【解析】本题采用分析法解答。分析“问题”和“对 问题的回答”的内容,可以发现,A中属于结论;B 中属于解释原因;C中属于对实验现象的分析;D中 属于设计实验方案。
降低的是( B )
A.稀有气体
B.氧气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氧化碳
D.氮气
8.下列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A )
9.(中考·滨州)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
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
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 是什么?

蜡 烛
在烛焰上方罩一干冷 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 水雾
_蜡__烛__燃__烧__有__水__生__成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取下烧杯,迅速倒转 并向烧杯中倒入少量 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_蜡__烛__燃__烧__有__二__氧__化__碳__ _生__成________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 烛芯),发现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这为假设____C____(填字母)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 假 设 ____A____( 填 字 母 ) , 因 为 __二__氧__化__碳__不__能___燃__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
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 滴入空气中的石灰水 人呼出气体中
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 ___无__明__显__变__化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含
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 滴入呼出的气体中的石 量比空气中的
清石灰水,振荡
灰水____变__浑__浊_________ ___高___
实验探究步骤
2.(2019·聊城)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 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 环节中的( B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3.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 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提__出__问__题___环节。 (2)“ 呼 出 的 气 体 中 一 定 有 二 氧 化 碳 ” 属 于 科 学 探 究 中 的
(3)再将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 出现__水__雾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 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浑__浊____。结论:蜡 烛燃烧时生成了__水__和__二__氧__化__碳______________。
11.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 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