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堂类型新授



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写作背景入手,赏析诗中物象的寓意及多幅“痛苦与灾难”画面的意义感受艾青的诗风:沉雄、忧郁而感伤,锻炼朗诵能力,注意重音、停顿、语调、语速。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诗中物象的寓托及多幅“痛苦与灾难”画面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

教学方法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学法设计研究讨论--分析归纳
一、导入
七十年前,怀着投身抗日这场伟大战争的迫切愿望,诗人艾青来到了当时的抗战首都武汉。

然而,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诗人看到的却是人民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苦境中,由此他联想到东西南北的广大民众,意识到夺取抗战胜利的道路艰辛而又漫长,悲苦、凝重的情绪油
然而生。

于是他巧借寒雪、暗夜挥就一首长诗,表达自己的忧国之情。

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诵读全诗
1、读准字音:絮聒guō、后裔、蓬发垢面、暴戾lì、蜷quán伏、啮niè啃、饥馑
2、先全班散读,再全班齐读。

三、赏析诗中物象及画面
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2、那么是怎样来写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的呢?
选取了几类人做描写对象,有北方林间的农夫(无家可归,“你要到哪儿去呢”潜台词是“你能去哪儿呢”),有南方乌篷船里蓬发垢面的少妇(失去了家庭和丈夫)和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有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

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前两类形象是分类形象,最后一类形象是总的形象,具有概括意义的形象。

他们的悲凉凄楚的境遇正表现了“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3、在诗中,诗人也提到了自己,把诗人表现自我的一段文字找出来。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把自己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这种苦
难写的更深刻而真切。

4、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咏雪的诗句,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瀚海阑干百丈冰,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白居易《卖炭翁》),这些诗句中的“雪”既指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指人生的坎坷。

说说本首诗中的“雪”有什么含义?
本诗中的“雪”既指现实中的降雪(自然环境的表象),也指中国所处的艰难环境(当时局势的象征)。

5、诗人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起笔,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一是切题;二是为全诗奠定了凝重、沉郁的基调)
6、“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效果四次出现,是反复咏叹。

从情感表达上成为诗歌感情的线索,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从篇章结构上是全诗结构的骨架,串连起多个画面如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夜的草原等。

7、这两句诗引出了几幅“痛苦与灾难”画面?找一找,给每个画面拟小标题。

8、选择最令自己震撼的一幅画面说说其中有什么形象为什么令自己震撼
画面一(3--4)冒雪赶车的农夫“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你
要到哪儿去呢”--“你能去哪儿呢”无家可归);
画面二(7)乌蓬船里的少妇“垂着头”“蓬发垢面”家被烧、夫离去(陷入“死亡的恐怖”担忧恐惧)
画面三(8)家中年老的母亲“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像异邦人”(“不知明天”如何)
画面四(10)拥挤绝望的垦植者失去了“家畜”和“田地”,颤抖着”两臂向天乞援。

诗人通过一幅幅画面逼真地再现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

9、这些画面在描写角度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概括力
这些画面从“男女老少”的不同层面,“由北至南”,循序渐进地呈现出劳动人民的苦难:流离失所--失去依靠--不知去向--向天乞援。

画面中的“男女老少”是当时中国老百姓的代表。

四幅画面就是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的浓缩,也是中国社会黑暗的写照。

10、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些人作为描写对象?
(1)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农业国家,农民为主);
(2)传统观念故土不离。

写国人的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失去土地、失去家园更能突出战争给民族带来的灾难。

(3)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及创作风格有关(艾青原名蒋海澄,小时侯被抱出去抚养、有过逃难的经历、也有过被监禁的经历,是狱中诞生的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雪总是能给诗人深沉的感动,濡染了农民的忧郁。

文学评论家钱理群说: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于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

艾青最真切的诗都dōu是献给中国农民的。

11、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赤子情怀。

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

12、这首诗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提示:从情感的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
出现了四次,它是诗歌感情的线索,是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同时,这种反复咏叹更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

另外这两句是也是全诗结构的骨架,多种形象的刻画,都是沿着这两句话展开的。

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夜的草原。

四、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增强青年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1)找一找诗中你认为最真挚感人的诗句?说明理由。

“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这样写,诗人就把自己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

诗人不仅是苦难的旁观见证者,也是苦难的经历者,有双份的痛苦,他的抒情更加真实。

“中国的道路,是如此的崎岖,如此的泥泞呀。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这血液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是诗人沉痛的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表现诗人的赤子情怀,愿用自己的诗句温暖苦难的祖国。

(2)七十年前的艾青还是一个27岁的青年,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写出这样的诗作?
A是多情--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B是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C是使命--“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学生应立足现实,增强爱国意识,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振兴中华,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五、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赏析诗中的物象及画面,感受到了诗人沉郁凝重的诗风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从而懂得了爱国是每一个有作为的青年应尽的责任。

分类作业A类:?赏析“风”的象征意义。

B类:?查阅资料,结合本诗与《我爱这土地》,谈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情结。

预习布置《老马》
板书设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农夫
??????????自然寒冷?????少妇??????爱民艰难时局?????母亲??????爱国
课后反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