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南宗五祖:白玉蟾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南宗五祖:白玉蟾的故事
金丹
佛与众生共—家,一毫头上现河沙。

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罾。

混沌何年曾结子,虚宅昨夜复生花。

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

冲举
自从踏著涅槃门,一枕清风几万年。

弱水蓬莱虽有路,释迦弥勒正参禅,谁将枯木岩前地,放出落花啼鸟天。

两个泥牛斗入海,至今消息尚茫然。

参同
道人家在海之南,来访庐山老万庵。

露柱灯笼同请举,憎堂佛殿总和南。

山河大地自群动,蠢动含灵共一龛。

齑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

《必竟恁地歌》曰:“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即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诞。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竭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注:白玉蟾(公元1194 - ?;现学界对其卒年尚有多种说法;)本姓葛,名长庚。

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

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

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曾举童子科。

及长,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

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

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武夷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

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相从流浪各地,尽得其道法。

嘉定五年在罗浮山得陈楠临终付嘱。

白玉蟾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诸山。

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

白玉蟾于嘉定中(公元1208-1224),曾诏征赴阕,对御称旨,命建太乙宫。

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长为弟子。

十一年宁宗降御香,玉蟾“为国升座”,主国醮于洪州玉隆宫,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

十五年赴临安,伏阙上书,言天下事,“沮不得上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众。

一日不知所在。

白玉蟾的内丹学说理论,奉南宗传统,主张独身清修,他身体力行、终身无娶。

其内丹学说之风格与张伯端、石泰有所不同。

张伯端以顿悟圆通释内丹还虚,白玉蟾则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纯以禅理入道。

又寓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炼成丹,外用
成法”的特点。

对五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

白玉蟾还是金丹派南宗正式创立者,他先后了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等为徒。

打破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单传的历史。

复归武夷止止庵即传道授法。

同时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的传统,立“靖”为建宗传法之所。

这也标志着南宗至此形成道教社团。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