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层公共建筑模板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建筑有限公司
二00九年十一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施工准备 (3)
1、技术准备 (3)
2 、物资准备 (3)
3、现场准备 (3)
四、施工方法及措施 (3)
1、模板配置 (3)
2、模板安装 (4)
2.1、安装要求 (4)
2.2、后浇带模板 (5)
2.3地下室底板模板 (6)
2.4导墙模板 (6)
2.5、地下室墙体模板 (7)
2.6柱模板 (9)
2.7 梁、板模板 (11)
2.8楼梯模板 (13)
2.9地上墙体模板 (14)
3、模板拆除 (17)
五、质量保证措施 (18)
1、梁板模板 (18)
2、墙柱模板 (18)
六、安全保证措施 (19)
七、成品保护 (19)
八、应急预案 (20)
九、计算书 (24)
(一)、地下室墙模板计算书 (24)
(二)板模板计算书 (33)
(三)梁模板计算书 (42)
(四)柱模计算书 (80)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公共建筑,地上15层、地下1层,地下室:建筑层高4.8m,结构层高5.1m;标准层高3.9m、一层层高5.1m、二~四层层高4.2m,室内外高差0.45m,总建筑面积56907.4㎡,其中地下室部分建筑面积3540 m2,建筑高度为61.05m。
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形式为筏形基础厚度为800mm。
构件截面表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施工图纸及其他设计文件
7、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项目技术部提前做好模板施工方案,对基础、内外墙及顶板的模板及支撑做好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确保浇筑混凝土时不跑模、不漏浆。
2 、物资准备
项目物资部应根据模板使用计划,提前做好模板、木方、钢管等物资的进场,材料进场后,要码放整齐。
3、现场准备
3.1在支设模板之前,钢筋要绑扎完毕,并经过验收。
3.2各种异型模板要提前加工制作,并经过检查验收。
四、施工方法及措施
1、模板配置
根据当地多年施工经验,本工程采用墙柱与梁板分开浇筑法施工(即:首先支设墙柱模板,待墙柱砼浇筑后,再支设梁板模板。
)
1.1、筏板及独立柱基础四周外模采用240厚MU10实心砖墙(M7.5水泥砂浆)做模板,砌筑后内侧抹20厚1:3水泥砂浆,防水施工完成后,内侧立面甩浆拉毛,抹3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
1.2、地下室导墙采用15厚面板拼装,规格为1220×2440mm,模板底部由绑扎在底板筋上φ22@800mm钢筋撑住,木模板背后设50×100mm木方横向背肋,φ48×3.5 mm钢管模板作竖向背肋,间距为1200mm;最外钢管背肋与φ48×3.5钢管斜撑。
1.3、地下室墙体模板采用15mm厚面板现场组拼。
规格为1220×2440mm,模板背后设背肋,50×100mm木方作竖向背肋,间距为400mm,外面采用Φ48×3.5mm双钢管背肋,间距600mm,斜支撑采用φ48×3.5钢管,间距为1200mm,采用M14穿墙螺栓进行加固。
1.4、门窗洞口及方形管线洞口采用15mm厚面板和50×100mm木方。
1.5、方(矩)形独立柱模板按其断面尺寸,分成四块进行加工预拼,采用15mm面板、竖向木方子50×100 mm@250mm立放,角部用50×100mm木方子,柱箍采用钢管(两根合并),M12对拉螺栓紧固,柱下部1/3H范围内柱箍间距为400mm,以上部分间距为
600mm。
第一根柱箍距板混凝土面距离为150mm,顶端柱箍中心距柱顶不得大于200mm,柱模板配置高度为梁底上30mm处。
1.6、楼板模板采用15mm厚面板,主龙骨50mm×100mm,间距1000mm;次龙骨50mm×100mm,间距为250mm。
1.7梁侧模及底模均采用15mm厚面板,50×100mm木方作骨架,φ48×3.5钢管做立杆。
1.8地上墙体模板选用LD-86系列主龙骨模板,整体性强、刚度大、拼缝少、墙体表面效果好,具体结构:面板采用6mm厚钢板,加强背楞采用双向10#槽钢。
相邻模板间使用专用的模板连接器进行拉结,使相邻两块模板的板面在同一平面,以保证墙体平面度。
2、模板安装
2.1、安装要求
2.1.1模板安装时要严格按照模板翻样,图纸尺寸拼装或整体,拼装的具体精度要符合质量要求,其编号与所用部位要完全一致。
2.1.2施工前,加强对500mm 标高控制线的检查、复测,杜绝标高错误,造成返工。
2.1.3对于标高控制,利用水平仪将工程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2.1.4对于轴线控制,首先引测主轴线,并以主轴线为起点引测出各墙轴线,并根据各墙轴线弹出模板定位控制线,再弹出模板内外边线。
边线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校正。
2.1.5顶板模板起拱:梁、板跨度大于等于4m 时,按其全跨长度的3/1000 进行。
2.1.6独立柱、主次梁均要设清扫口。
2.1.7模板板缝间采用密封胶条压缝,模板密铺保证无缝隙。
2.1.8根据翻样图模板支设位置,在底板砼浇筑时,预埋L型¢20地锚,以便于柱模及外墙模支设。
2.1.9模板及支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且位置准确。
重要预埋件,必须根据相关设计图纸精确加工,辅以经纬仪、水准仪准确定位,牢靠固定;所有模板的轴线尺寸、平整度、
垂直度通过自检、互检、交接检严格检查,确认无误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所有模板表面均涂刷脱模剂。
2.2、后浇带模板:
1) 后浇带模板采用面板和木方支撑方法拆除较困难,本工程后浇带采用Φ14@200钢筋做支撑,采用10#铅丝与上下主筋绑扎牢固,外贴双层密目镀锌钢丝网形成模板,浇筑完成后剔除浮浆。
2) 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拆除后浇带模板,并将混凝土表面仔细凿毛,剔除软弱混凝土层,直至露出石子为止,冲洗干净,后浇带内侧杂物用人工清理干净,并沿后浇带两侧砌3皮砖,砖上用面板进行覆盖,砖外侧抹灰,设置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防止杂物、泥土流入后浇带内。
(见附图)
3)顶板后浇带模板按照顶板支撑体系进行支设,但后浇带部位模板与两侧顶板模板支撑体系需分离,后浇带模板各向两侧延伸250mm,两侧顶模拆除时后浇带部位模板不得拆除,此处模板待全部砼浇筑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