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火烧连营主要内容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逊火烧连营主要内容概括
“火烧连营”主要讲述了为报吴夺荆州、被杀之仇,率军攻打吴国时的一个故事,当时正是酷夏,陆逊坚守不战,刘备的队伍士气低落,酷热难耐,于是他们就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躲避暑热。
吴国大将陆逊发现蜀军营寨附近都是易燃之物,便设计火攻,结果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了四十余营。
陆逊火烧连营内容概括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
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
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
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
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
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火烧连营的主人公陆逊介绍
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一出连营计,令蜀汉元气大伤,君王驾崩。
陆逊出自《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书中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变幻,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斗争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渗透和转化。
它的虚实结合,曲尽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一部小说,被很多人误认为此书就是中国三国时期的正史。
建安八年陆逊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
在建安二十四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
章武二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火烧连营打败刘备,一败涂地。
黄武七年,陆逊取得石亭战役的胜利。
黄龙元年,孙权称帝,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
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务,后又卷入立嗣之争。
赤乌七年,拜丞相、荆州牧、右都护。
第二年,终年六十三岁,追封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