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含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秋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按要求填涂在机读卡上。
2、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机读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镌.刻(juān)渗.透(shèn)掠.过(lüè)着.舰(zhuó)
B.诘.责(jié)黝.黑(yǒu)蒙昧.(mèi)炽.热(chì)
C.丘壑.(hè)斟.酌(zhēn)跳蚤.(zǎo)摄.取(shè)
D.琐屑.(xuè)栅.栏(zhà)洗涤.(dí)辟.邪(pì)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筋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B.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接舌。
C.皮肤藏污纳诟,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社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
D.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文峰山俯临渠江,与龙骧山、八濛山鼎足而立,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政府因地制宜
....,在此建了文峰公园。
文峰
塔如参天巨笔,悠悠白云是它妙手偶得
....,阁中二十四孝图故事人物惟妙惟肖
....。
文峰书院、
....的华章。
文峰阁器宇轩昂
宕渠文学院蜚声巴蜀。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渠城的文化坐标。
A.因地制宜B.妙手偶得C.器宇轩昂D.惟妙惟肖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成都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中,充分考量诗意栖居与上古风雅在公园城市空间的完美结合,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
B.今年活动设置两个主题,一是“大美四川”,着重引领大家了解四川的自然遗产,另一个是“人文四川”,重在显示四川非遗文化。
C.2010年,卡塔尔获得了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使其成为第一个承办这项足球赛事的中东国家之一。
立斩以徇⑥。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节)【注释】①姝:美女。
②宵旰:形容政务繁忙。
③课:督促。
④踬:绊倒。
⑤束刍:捆草成束。
⑥徇:示众。
(1)下列语句中划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居.无何经过
B.介胄
..之士不拜铠甲和头盔
C.吴玠素.服飞向来
D.玠益.敬服更加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称善者久之.皆重铠习之.
B.其.将固可袭而虏也遣妻问劳其.家
C.请以.军礼见立斩以.徇
D.成礼而.去怒而.鞭之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节诏令将军说:“我想要入营慰劳军队。
”
B.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和诏令对将军说:“我想要入营慰劳军队。
”
C.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节诏令将军说:“我想要入营慰劳军队。
”
D.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和诏令对将军说:“我想要入营慰劳军队。
”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写周亚夫麾下士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传达将军的指示,既是与霸上级棘门军形成鲜明对比,也是从侧面表现周亚夫的治军严明、令出如山。
B.【甲】文中“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出汉文帝对周亚夫的敬意,同时也表现出这位君主的开明、识大体。
C.【乙】文中“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而岳飞“却不受”体现了岳飞洁身自好,不爱钱财的高贵品质。
D.【乙】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表现了岳飞不计生死,对国家和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
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10.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
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①回,崭横若不可径。
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
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淤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②。
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③宛首而顾其侣。
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④也。
”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
被而名之。
”石罅⑤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⑥书其上,曰:“媚笔之泉”。
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
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
(《游媚笔泉记》清·姚鼐)【注释】①墉:城墙。
②巂:嵩周,即杜鹃。
③鬣:马颈上的长毛。
④沜: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状的水池。
⑤罅:裂缝。
⑥摩崖:在山崖石壁上铭刻的文字。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步循溪西.入向西
B.积雨始霁.天放晴
C.复西循崖可.二里大约
D.被而名.之铭记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
②石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3)这则游记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11.关中民居秦人风骨
秦延安
①说起中国的民居建筑,人们想到的多是南徽北晋,其实关中的建筑风格更胜一筹,中国最早的房屋建筑便出现在关中临潼姜寨仰韶文化村落遗址。
从关中四处聚集而成的关中民俗博物院,将古时关中民宅的建筑风格淋漓呈现,让我们在艺术的熏陶中感受到关中建筑的伟大。
②关中民居以秦汉“豪放朴拙”为本,以隋唐“雄浑壮丽”为表,以明清“精细富缛”为实,在恢弘雄壮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
③关中民俗博物院里的建筑,原汁原味地展现了这些风格。
这些民居,除孙福堂宅院为横向联院式院落外,其它均为纵向多院式。
除雷致福宅院位于西安市区红埠街外,其余均位于渭北乡村。
这些建筑等级和规模在当时都可谓首屈一指,具有典型的关中建筑风格。
④内敛、沉稳、睿智是这些建筑的共性。
⑤明代三朝元老孙丕扬的宅院,始建于明隆庆后期,为两进两院式。
有前房、偏院门房、厢房、上房和后偏院及北房之分,二道门东侧有千年古槐一株,右边立孙丕扬所撰家族碑两块。
整个宅院格局端庄大方,宽大宏伟,充分显示了孙丕扬刚正不阿、无惧无畏的性格。
⑥门楼上方的屋檐兽面瓦当有花草纹滴水图案,脊饰为浮雕莲花,不仅立体感强、美观大方,而且寓意主家为
官清廉、淡泊明志。
进门有麒麟望日照壁,壁正中麒麟长啸视日,不仅有迎祥纳福镇宅辟邪之意,还寓示着主人一直牵挂国事心想朝廷之意。
两翼向外张开雕刻有花中四君梅、兰、竹、菊,梅花坚毅忠烈,兰花清幽高雅,竹子重节高洁,菊花恬静适意,无言中表述了宅中主人品质心志。
⑦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的阎敬铭宅院,房屋为两进两院式,分前房、东西偏院、二进门楼,东西厢房、上房。
整个院落布局对称,宽敞宏伟。
阎敬铭理财有道,为官清廉耿介,有“救时宰相”之称,其宅院大门上挂有“督财府”牌匾,门楣大气,饰有彩色雕花,门洞窄小,并伴有石雕,可谓是粗中有细,细中见精品,充分表现了阎敬铭做事沉稳练达、谨小慎微、勤俭节廉的风骨以及聪慧才智。
⑧这些民居都是高墙大院、深宅府第,砖、门、石都雕刻精湛,在布设上讲究对称,充分显示了宅主公诚敦厚、勤俭持家、长幼有序的家风。
⑨耿元耀宅院为四合围院式,有前房两层,影壁、东西厢房和上房。
建筑规划宏大,门楼大气宏伟如城楼,高达十多米。
正房窑洞九间,门外有长廊,庭院宽阔开朗豁亮,窑洞前方筑有宽敞轩廊,廊亭间架结构考究,石雕、砖雕、木雕精彩纷呈。
尤其是廊亭正上方悬挂的木匾“朝元山房”,系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作品,使宅院愈加生辉。
⑩世代为商的崔家槐宅院,为三进三院式,有前房、东西厢房、腰房、上房。
宅院狭长幽深,房屋高低错落有致,具有很深的尊卑关系以及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道理。
⑪这些民居都饰色素雅,用料讲究,雕工精细,门头屋脊饰物寓意丰富。
山墙上有防火墙,进门院中有照壁,虽然高低大小样式不一,但都有雕花。
院落墙上有砖雕,侧畔还有神龛,每一幅壁画都寓意非凡,令人揣摸深思户主的心性。
⑫如果说江南民居是“杨柳岸晓风残月”,那么关中民居则高歌“大江东去”。
看着那一座座布满历史灰尘的深宅大院和精美雕饰,我仿佛看到了秦人的仁义礼智信,那是站在历史建筑之上的秦人风骨。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文章第⑤段先后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明代孙丕扬的宅院?
(2)文章⑤~⑪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
(3)联系文章,说说“秦人风骨”的内涵。
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2.母亲的愿望
娄国标
①母亲是个苦命人,却乐观坚强。
她常常告诉我们姐弟三人,甘蔗没有两头甜,尝过生活的苦,才能品出岁月的甜。
②母亲兄弟姊妹五人,她排行老小,按理说本该最得宠爱,没想到却吃了最多的苦。
刚到学龄时,碰上外婆偏瘫在床,母亲仅仅读了一年小学,就迫不得已辍学,养猪、放牛、烧饭、照顾外婆,担负起小小年龄不该承担的责任。
没有学到文化,是母亲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③母亲就在“文盲”的底色下,开始了跌宕而拼搏的人生。
④二十岁,她嫁给了父亲,一个同样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男子,先后生下三个娃,过起紧巴巴的穷日子。
几年
之后,改革春风吹到农村,分田到户解放了生产力,加上父亲有泥瓦匠的手艺,全家勤劳节俭努力奋斗,日子慢慢好起来了。
盖新房,拔穷根,是母亲那时最大的愿望。
⑤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1987年,我才八岁,好好的父亲忽然患病,一年多后,便撒手人寰。
家中的顶梁柱倒了,母亲不得不用羸弱的肩膀扛起全部的重担。
再苦再难,不能让孩子们辍学。
尝过辍学滋味的母亲,把培养孩子作为她人生的终极目标,咬牙坚持着让我们继续学业。
米不够吃,就用野菜凑凑;油不够用,就以红锅(不放油)炒菜……
⑥好强的母亲,不肯认输。
农闲时候,她开始贩卖鸡蛋补贴家用。
走家串户,从农民手里把鸡蛋一个个买来,再挑到城里卖出去,挣取这中间一个鸡蛋几分钱的差价。
没有交通工具,母亲靠着双脚,走遍了四里八乡的田埂村
道,贩卖着农民们的鸡蛋,也收集
..着生活的希望。
⑦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我们迟迟没有等到母亲回家,一直到晚上八点,才看见母亲步履艰难地出现在家门口,头上、肩上覆盖着厚厚一层白雪。
原来,大雪封路,班车停运,她足足走了五个小时才到家。
⑧我想象着母亲一个人在风雪中孤独的身影,禁不住潸然泪下。
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让母亲坐上汽车、火车,坐上这世界上最快的车。
这是我的愿望,我想也是母亲的期盼。
⑨1995年,我考上铁路中专,与交通运输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四年之后,我留在省城,开上了火车。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回家探亲的机会不多,与母亲的距离也显得遥远了。
⑩一天,大姐打电话给我:“你是火车司机,妈妈想坐趟你开的火车,去省城看看。
”大姐一提醒,我羞愧不已。
参加工作几年了,我还没有主动邀请母亲坐火车来省城看看,当初的愿望,是否已经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
⑪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乡的母亲,终于踏上了驶向远方的火车。
这是她第一次坐火车,坐上了儿子开的火车。
那天,我一边驾驶着火车,一边想象着母亲坐在车厢里的情景:她一定是新奇的,兴奋的,激动的,感慨的——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变化,不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⑫2014年,在母亲的期盼中,沪昆高铁开通,我与母亲的距离,缩短为50分钟。
网上购票,刷脸进站,走过宽敞明亮的候车厅,坐在舒适的座位上,高铁平稳启动,不知不觉速度就达到了300公里,母亲好像进了“大观园”,不停地看,不停地问。
泡上一杯茶,茶还没凉透,列车就到了目的地。
⑬母亲没有太多的言语和我交流,但从她的眼神中,我读到了惊喜、欣慰和满足。
斗转星移,换了人间。
她是文盲,但她的孩子有了文化。
她一辈子守在村子里,但她的孩子走出了小村子,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她尝够了生活的苦,如今终于开始品味人生的甜。
⑭“这些年,国家的变化真大啊。
”母亲掰着手指跟我数:种田不仅不用交粮,还有补贴;农村人买社保后,也可以领退休工资;村里人收入来源渠道多了,吃喝用度不用发愁;村路、公路、铁路修得越来越好,想去哪就可以去哪了。
⑮“等到京九高铁修通后,我们坐上更快的火车,去北京,上首都。
”就这样,我和母亲再次愉快地约定了。
(选自《强国学习》,有删改)
(1)文章以“母亲的愿望”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母亲在不同阶段的愿望。
(2)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按要求鉴赏下面句子。
①没有交通工具,母亲靠着双脚,走遍了四里八乡的田埂村道,贩卖着农民们的鸡蛋,也收集
..着生活的希望。
(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这些年,国家的变化真大啊。
”母亲掰着手指跟我数:种田不仅不用交粮,还有补贴;农村人买社保后,也可以领退休工资;村里人收入来源渠道多了,吃喝用度不用发愁;村路、公路、铁路修得越来越好,想去哪就可以去哪了。
(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4)阅读文章,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
三、表达·交流(60分)
1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不知不觉;又到秋天。
山上黄叶飘零,田间瓜果流香;天高云淡,水静潭深;北雁南飞,寒蝉凄切……这熟悉的一切都如期而至。
可是,你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今年的秋天,与往年不同了。
请以“不一样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D.琐屑.(xuè)——xiè,辟.邪(pì)——bì。
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殚筋竭虑——殚精竭虑;
B.张目接舌——张目结舌;
C.藏污纳诟——藏污纳垢;
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
正确;
B.妙手偶得:指文学修养很高的人,由于偶发灵感而写出的佳句、佳作。
正确;
C.器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此处用来形容建筑物,用错对象;
D.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正确;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B.“显示四川非遗文化”有误,应改为“展示四川非遗文化”,动宾搭配不当;
C.逻辑不通,去掉“之一”;
D.滥用介词,无主语。
去掉“让”;
故选A。
5.山山唯落晖芳草萋萋鹦鹉洲感时花溅泪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唯、晖、萋萋、溅、亭、徘徊。
6.(1)②④①③
(2)③②①④
(3)示例:①对红军亭、元稹文化纪念馆等重要文化景点实施限流参观。
②面向社会招募自愿者,宣传文明旅游理念、保护景区自然环境。
【详解】(1)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分析。
由材料一“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文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
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可知,②④属于物质文化遗产;
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可知,①③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此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还原诗句的能力。
通读所有诗句,“达州原是古通州”首先交代地点,故排在第一句;接着写当地的环境“山自青青水自流”;诗中“元九登高怀元九”的第二个元九就指的是唐代大诗人元稹,故“诗魂常伴凤凰游”联系非常紧密,因此确定③②①④的顺序。
(3)本题考查建议。
提出的建议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即可,但还要注意联系材料内容。
此题解答时联系材料内容,言之有理,写出两点即可。
示例:1、政府园林绿化部门、环保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加强对凤凰山公园的管理和监督,督促公园管理机构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2、加强对游人的管理,倡导绿色生活、绿色出行,杜绝垃圾污染,有效控制投放饲料数量。
7.(1)法布尔昆虫的史诗
(2)五樵叶蜂
【详解】(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第一空:根据原著“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可知,应填:五。
第二空:根据原著“令人惊奇的是,每个用来做巢盖的圆叶子大小都非常合适,天衣无维地把小巢盖住。
樵叶蜂没有任何可以用作模子的工具,也没有精确的仪器,它们是靠什么来剪下这么多精巧的叶子的呢”可知,应填:樵叶蜂。
8.(1)“红叶”“晚”点名时令时间是一个深秋的傍晚,“萧萧”营造了一种冷落、悲凉的氛围。
(2)长安明日就要到了,可我依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
含蓄地表白了他此次进京,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
同时表达了对故乡渔樵生活的留恋。
【详解】(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红叶晚萧萧”意为:晚风中的红叶萧萧落下。
“红叶”点明季节是深秋。
“晚”点明时间是晚上。
在晚风中,红叶萧萧落下,用写景透露人物一缕缕悲凉的意绪。
(2)本题考查主题赏析。
1)尾联翻译:明天我就要抵达长安了,可我现在仍然向往渔人樵夫们的那种闲适逍遥的生活呀。
2)帝都象征着权利、富贵、功名、理想,而渔樵则象征着归隐田园的生活,作者即将到达和功名、理想紧密联系的帝都,此时内心却仍想着象征着归隐田园生活的渔樵,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渔樵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
9.(1)B
(2)B
(3)A
(4)C
【详解】(1)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
B.“介胄之士不拜”的意思是: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
介胄:动词,披甲戴盔。
不是“铠甲和头盔”。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助词,补足音节/代词,它;
B.都是“代词,他们的”;
C.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
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故选B。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语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中的“于是”是“在这种情况下”;“乃”是“于是,就”;“诏”是“诏令,诏告”。
正确的翻译是: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节诏令将军说:“我想要入营慰劳军队。
”
故选A。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C.【乙】文中“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与“不爱钱财”无关。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甲]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士都下马迎送皇帝。
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戒备森严。
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
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
”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
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
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
”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
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
”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
”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
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
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乙]吴玠向来佩服岳飞,想要和他结交,便妆扮了有名的女子送给岳飞。
岳飞说:“现在皇上到了很晚的时候还因忧心天下而没睡,怎么会是我们当大将的人享受安乐的时候?”岳飞推辞不肯接受,吴玠更加尊敬佩服他了。
岳飞年轻时候喜欢大量喝酒,皇帝告诫他说:“你在某天到达河朔的时候,才可以痛快喝酒。
”岳飞就再也不喝酒了,皇帝当初想为岳飞建造府邸,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被消灭,凭什么安家立业呢?”有的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吝惜钱,武臣不吝惜死,天下就太平了。
”
岳飞的队伍每次安营扎寨的时候,(他)命令将士急驰下陡坡跳战壕,将士们都穿着厚重的铠甲练习。
岳飞的儿子岳云曾经练习下陡坡,马失蹄了,(岳飞)愤怒地拿鞭子抽他。
兵卒里有人拿百姓一缕麻用来绑草垛,(岳飞)立刻斩首示众。
士兵们晚上休息,百姓开了自家的门愿意接纳他们,没有兵卒敢进入。
(岳飞队伍的)军号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士卒有病,岳飞亲自调药;将领们远征,派妻子到他们家中慰问;将士战死岳飞悲痛流泪抚育他们的遗孤,或让儿子娶阵亡将士的女儿为妻。
凡是朝廷的封赏犒劳,都分给部下军吏,不私拿一丝一毫。
10.(1)D
(2)①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
②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能遮蔽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
(3)本文以游踪为线索。
作者先顺着溪流向西进山,十多里后遇见大水潭,接着沿悬崖西行两里左右,来到传说中的垂云沜,在一棵大树的南边发现了“媚笔泉”,傍晚时分,从此处回去。
【详解】(1)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
D.“被而名之”的意思是:这是被后人用“李公麟垂云沜”来称呼这块岩石的。
名:称呼,称谓。
不是“铭记”。
故选D。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深潭(很深的水潭)、若(好像)、浴(洗浴,洗澡)、振鬣(甩鬃毛)、顾(回头看)”几个词是重点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