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高一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华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及显色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时,无需染色
B.在常温条件下,吡罗红可以使RNA呈现红色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需要加热
D.观察活细胞的线粒体可以用甲基绿染液染色
2.下列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用层析液分离色素
B.加入的碳酸钙可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
C.层析时,滤液细线要浸入层析液的液面以下
D.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可以得到4个色素带
3.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
A.H2O、CO2、ADP B.H2O、CO2、ATP
C.CO2、[H]、ATP D.[H]、H2O、ADP
4.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
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
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D.AD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5.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0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C.利用层析法可分离4种光合色素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6.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
推测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利用光能,完成光合作用D.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B.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
C.在暗反应阶段,C3可被[H]还原为C5和糖类
D.温度的变化不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8.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丙氨酸的R基是-CH3,它的分子式是C3H7O2N
B.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构成的含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其含有50个肽键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
D.有些蛋白质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的酶;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9.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撤去光照,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ATP增多,NADPH减少B.ATP减少,NADPH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10.在不同光强下,某植株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株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0
B.当CO2浓度为b时,图示光强下该植株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产生ATP
C.当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曲线B、C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
D.据图判断,在温室中可通过适当提高CO2浓度和光照强度来提高产量
1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水的光解
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D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TP
C.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都发生于叶绿体基质
D.暗反应过程需要酶,光反应过程不需要酶
12.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对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CO2吸收量的影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乙植物分别代表阳生植物、阴生植物
B.图中d点,限制乙增产的外界因素是CO2浓度、温度
C.图中c点时,甲植物净光合强度比乙植物净光合强度大
D.图中a1,a2点分别表示甲、乙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13.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
野生型和突变体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
指标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叶绿素
a/b
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
胞间CO2浓度/
(μmol CO2·m-2·s-
呼吸速率/
(μmol CO2·m-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TP与[H]产量等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
B.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抑制了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C.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速率比野生型低2.47(μmol CO2·m-2·s-1)
D.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片中的色素1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酶和无机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机理不同
C.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
D.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
15.对细胞进行物质组成结构功能的研究时,常常需要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差速离心法不能对细胞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C.肌肉细胞中含有的线粒体比口腔上皮细胞中含有的更多
D.若对干种子进行长时间烘烤以致完全焦糊成粉末时,含量最多的元素不是碳
16.如图为某农作物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减少的日变化曲线图,图中曲线I、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数据。
若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相同,则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在水分充足时该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出现“午休”"现象
B.曲线Ⅱ波谷的形成与气孔有关
C.适时进行灌溉可以缓解该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程度
D.导致曲线Ⅲ从6点至18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17.现有a、b、c三个相同的瓶(a瓶不透光),分别从某湖中同一位置取满水,测定c 瓶中的溶氧量,再将a,b瓶密封后沉入湖中原位置,24h后取出,测定a、b瓶中的溶氧量。
测定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mol/瓶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mol/瓶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瓶
18.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C.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增大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19.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
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组②对照组③黑暗中培养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良好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B.①③⑥C.①④⑤D.②④⑥
20.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乳酸菌有
B.蓝藻无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以DNA或RNA为遗传物质
D.大肠杆菌无染色体,有染色质
二、多选题
21.{肉毒杆菌是一种对人体有致命影响的病原体,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人们食入并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的功能将遭到破坏。
该毒素由两条肽链组成。
下图为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示结构可知,肉毒毒素的单体是氨基酸
B.该局部结构由5种单体组成,含4个肽键
C.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D.组成肉毒毒素的元素一定只有C、H、O、N
22.{生活中生物常识无处不在,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人体每天需求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富含糖类的粮食制品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23.{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细胞生物的生命系统中只有细胞这一层次
B.一棵白杨树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C.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D.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24.{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来维持,很多种物质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葡萄糖的作用极其重要,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下列有关葡萄糖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等植物能够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原和淀粉作为储能物质
B.谷物中有丰富的多糖淀粉和纤维素,组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C.动物细胞呼吸分解糖类并释放能量,直接利用的糖类是糖原
D.葡萄糖既可以口服又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被人体细胞利用
25.{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剧为25℃和30℃,图6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均上移
D.c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V1+V2
三、非选择题(实验解答题)
26.{如图所示:甲图是细胞呼吸示意图,乙图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丙图为光照强度与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请回答:
(1)图甲中A是_________,其产生部位为____________。
(2)水参与图甲中第④阶段的反应,该过程发生在乙图中的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处。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甲中_________过程;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
(4)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为_________,其上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光。
(5)图丙B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或“=”或“<”)细胞呼吸速率。
BC段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
(6)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________(填“O2”或“CO2”)不足。
27.{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的细胞,图乙是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
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需利用[]________区为实验材料,该区的细胞特点为____________。
在制作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图乙中标号的结构名称:⑥是________;⑦是________。
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图丙中,________(填“AB”或“BC”、“CD”、“DE”、“EF”)段中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量明显增加,_______ (填“AB”或“BC”、“CD”、“DE”、“EF”)段中DNA结构稳定性较差,易出现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基因突变)。
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________期。
28.{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
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①号试管中溶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2)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玻璃管释放气泡速率的变化?______。
(3)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可在原设计的实验基础上如何改动?______。
(4)实验中使用的干酵母菌需要用_____化开,葡萄糖溶液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煮沸后冷却再使用。
29.{花生常因与玉米、小麦等作物间作、套种而造成遮光问题。
有研究者对花生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
(1)选取花生品种丰花1号作为实验对象,设置遮光率分别为27%、43%、77%三个不同遮光处理,同时设置______________为对照。
实验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水分和温度,并保证
氮肥、磷肥等原料供应,以满足植物体合成________等物质的需要(至少写出两项)。
(2)丰花1号在上述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下一段时间后,分别在生长光强、光强1200Lx (强光)、276 Lx(弱光)条件下测定各组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结果如下图。
在生长光强条件下测得Pn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
弱光条件下测得的Pn变化趋势为
_________,这说明随生长光强的减弱,花生叶片利用弱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3)为进一步阐明遮光处理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内因,研究者又测定了相关酶的活性和光合色素的含量。
①RuBPCas e可结合CO2,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最重要的酶。
遮光27%、43%、77%后花生叶片的RuBPCase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21.76%、45.92%、81.91%,这说明遮光影响了暗反应中__________,同时遮光又减少了___________的供应,使得有机物合成减少。
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合色素含量,结果如下表。
表苗期不同处理光强下生长的花生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单位:mg.g-1FW)
光照强度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叶绿素a/b 对照组 1.520.450.36 1.97 3.37
遮光27% 1.670.510.37 2.18 3.27
遮光43% 1.720.560.35 2.28 3.08
遮光77% 2.170.790.32 2.96 2.75
结果显示,随遮光程度加大,叶绿素的含量逐渐增加,且叶绿素b的增加幅度更大,这说明_____________,这也解释了在弱光条件下测得的植物光合速率变化趋势。
(4)由上述研究可见,遮光对花生光合作用产生影响进而降低了产量。
请你对花生种植产量的提高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
酶抑制剂可降低酶的催化效率,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结构,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酶的抑制剂的作用
机理如下图甲所示,图乙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
(1)乙图是不同种类抑制剂对相同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
其中曲线_______表示对照组的实验结果。
(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功能有三个特性,即高效性、专一性和
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曲线________表示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结合后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这是由于这种抑制剂与酶结合后,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再与底物结合,所以增加底物浓度不能提高反应速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单选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
实验中,需要使用盐酸处理玻片,主要是因为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2、由于菠菜叶下表皮叶肉细胞叶绿体大而且数量少,便于观察,因此用于“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在观察线粒体时需要使用健那绿染液,它能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详解】
A、观察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时,叶绿体本身有绿色,无需染色,A正确;
B、在常温条件下,吡罗红可以使RNA呈现红色,B正确;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需要30℃水浴加热5min,有利于盐酸水解,C正确;
D、观察活细胞的线粒体可以用健那绿染液染色,D错误。
故选D。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解】
A、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提取色素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用层析液,A正确;
B、加入少许碳酸钙可中和液泡中酸性物质,可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被破坏,B正确;
C、层析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C错误;
D、层析后,在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出现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四条色素带,D正确。
故选C。
【点睛】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CO2的固定是指CO2与C5在酶的催化下生成C3,C3的还原阶段需要光反应提供[H]、ATP,所以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CO2、[H]、ATP,因此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
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在光反应阶段,H2O在光能的作用下水解为O2、[H],同时利用光能合成ATP;暗反应过程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CO2的固定是指CO2与C5在酶的催化下生成C3,C3的还原是指在光反应提供[H]、ATP作用下,C3被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过程:
【详解】
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类囊体膜,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故AT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故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
理清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联系,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便可解答本题。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是: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详解】
加入碳酸钙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A正确;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正确;由于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所以可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4种叶绿体色素,C正确;由于绿色植物几乎不吸收绿色光,所以植物的叶片一般呈现绿色,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6.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该细胞器中含有RNA,不含DNA,而细胞的细胞器中,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DNA和RNA,核糖体只含有RNA,其他细胞器中都没有DNA和RNA,根据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可知,D正确,A、B、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各种细胞器的特点的掌握情况。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中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A正确;
B、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B正确;
C、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在暗反应阶段,C3可被[H]还原为C5和糖类,C正确;
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需要酶的参与,温度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D错误。
故选D。
【点睛】
学生对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理解不清
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
由图可以看出:
(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
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A、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丙氨酸的R基是-CH3,它的分子式是C3H7O2N,A正确;
B、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构成的含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其含有51-2=49个肽键,B 错误;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H2O中的氧来源于羧基,C正确;
D、蛋白质功能多样,有些蛋白质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的酶;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抗体,D正确。
故选B。
【点睛】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详解】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撤去光照,短暂时间内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减少, C3化合物被还原的少,因此C3化合物增多,还原产物C5化合物减少,故选D。
【点睛】
光照突然改变,首先影响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这两个产物与暗反应的C3的还原相关,因而会影响C3和C5的含量发生变化。
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不同光强下,某植株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净光合速率先升高后保持稳定。
在相同二氧化碳浓度时,高光强的净光合速率最高。
【详解】
A、CO2浓度为a时,该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为0,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A错误;
B、CO2浓度为b时,高中低光强下净光合速率都大于零,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能产生ATP,B正确;
C、CO2浓度大于c时,B、C曲线都不再增高,据图判断,限制因素很可能是光照强度,C 正确;
D、图中显示,高CO2浓度和高光照强度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所以适当提高温室
中的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可提高产量,D正确。
故选A。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水的光解,A正确;
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B错误;
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
D、光反应过程也需要酶,D错误。
故选A。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当光照强度为0时,甲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高于乙植物;当光照强度为c时,甲、乙曲线相交,表示甲乙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等;再根据真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解答。
【详解】
A、据图分析,甲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高于乙,故甲是阳生植物,乙是阴生植物,A正确;
B、d点乙已经达到光饱和点,限制乙增产的外界因素不再是自变量光照强度,而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B正确;
C、e点时甲、乙曲线相交,甲植物净光合强度等于乙植物净光合强度,C错误;
D、图中a1、a2点光照强度为0,分别表示甲、乙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D正确。
故选C。
13.C
解析:C
【解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题表表明油菜的黄化突变体叶绿素a/b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及胞间CO2浓度升高,但呼吸作用速率和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详解】
A、由表格数据可知,突变体叶片中的胞间CO2浓度高于野生型,因此暗反应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是叶绿素的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与[H]减少,A正确;
B、题表中突变体的叶绿素a/b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升高,叶绿素减少使叶片呈现黄化色泽,可能的原因是突变可能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转化的过程,B正确;
C、叶绿体的CO2的消耗速率是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由表格信息可知,突变体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5.66+3.60=9.26μmolCO2•m-2•s-1,野生型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
8.13+4.07=12.20μmolCO2•m-2•s-1,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的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低
2.94μmolCO2•m-2•s-1,C错误;
D、光合作用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片中的色素,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关键是弄清光合作用过程中相关的物质和变化规律和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酶有最适宜的温度和pH,在最适宜温度(pH)条件下,酶活性最高,当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pH)时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详解】
A、酶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正确;
B、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原理相同,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脂肪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水解脂肪酶的酶是蛋白酶,C正确;
D、低温条件下,酶的分子结构稳定,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D正确。
故选B。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占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碳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但种子烘烤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