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二中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二中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
1.作为“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闻名于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工授粉完成后需要套袋,防止授粉后的花进行自花传粉
B.豌豆开花后已经完成了受粉,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纯种
C.杂交实验的母本植株上结种子,父本植株上没有结种子
D.若进行正反交实验,需对母本、父本分别去雄后再杂交
2.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下列有关生物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1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B.相对性状只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哈巴狗的白毛和黑毛,藏獒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D.在显隐性未知的情况下,不能通过测交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3.某植物果实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是由一对等位基因(E和e)控制,用一株红色果实
植株和一株白色果实植株杂交,F1既有红色果实也有白色果实,让F1自交产生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 2代中EE的植株占1/4 B.图中红色果实均为纯合子
C.P和F 1中白果的基因型相同D.F 2中红色果实:白色果实=5:3
4.红花和白花是香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
两株白花植株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中总是
一半开白花,一半开红花。
开白花的F1植株自交,F2全开白花;开红花的F1植株自交,F2表现为红花1809株、白花1404株。
下列哪项假设能解释该遗传现象
A.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白花是显性性状
B.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红花是是显性性状
C.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
D.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一种显性基因时就表现为红花
5.下列属于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的演绎推理阶段的是()
A.F 1的自交后代中高茎植株:矮茎植株接近3:1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若F 1与矮茎植株杂交,则子代中高茎植株:矮茎植株=1:1
D.孟德尔完成测交实验并统计了结果
6.人类有23对同源染色体,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aB_C_表现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A.1/8、3/8 B.1/16、3/8
C.1/16、3/16 D.1/8、3/16
7.如图为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图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
B.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9种,子代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
C.F 1中不同于亲本性状表现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个体的7/16
D.F 1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4/16
8.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的,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
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
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
B.F 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2/3
C.F 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8/9
D.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 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
9.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
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
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10.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
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显隐性关系的实验是()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11.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形对皱形为显性,且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以1
株黄色圆形和1株绿色皱形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其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形∶黄色皱形∶绿色圆形∶绿色皱形=9∶3∶15∶5,则黄色圆形的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12.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基因控制,且隐性纯合植株花粉败育,选择一红色牵牛花植株自交,
F1中出现红色和白色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
将F1随机自由交配后得到F2,F2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
A.3∶1 B.5∶1 C.8∶1 D.9∶1
13.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
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 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 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 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 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 2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14.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
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15.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子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
度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1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
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
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IV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B.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等位基因分离和配子自由组合的过程
C.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且I、Ⅱ桶小球总数也必须相等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17.如图表示细胞分裂某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包括1个四分体、2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B.该对同源染色体所示行为可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和有丝分裂过程中
C.图示3和4互为姐妹染色单体,1和3互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D.1染色单体与2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增加了配子多样性
18.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有几项正确()
①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③四分体时期可发生互换现象
④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形成四分体
⑤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
⑥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A.三项B.四项C.五项D.六项
19.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
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A.与母亲有关、减数分裂ⅡB.与父亲有关、减数分裂I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分裂I
20.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组成为AAX B X B时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B.若产生4种精子则可能是减数分裂I后期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C.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和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
D.若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aX B的精子,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为AaX B、Y、Y
21.下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下图乙是该生物的5个精细胞,其中最可能来自同一
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④D.③和⑤
22.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
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分别为1:2和1:1
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所示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D.EF和KL段染色单体数量为零,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23.图1为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生殖细胞产生过程的两个图示,图2为该过程中
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是雌性,图1乙细胞只能产生一个配子
B.图1中的甲细胞和乙细胞均处于图2中的BC段
C.图2中CD段的出现是因为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
D.若该动物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B的配子,则变异一定发生在图2中的DE阶段
24.如下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
况。
请分析图示,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分别是()
A.④②①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①②③④
25.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对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探究,下图
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过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培养基中添加含35 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噬菌体,不能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被35 S 标记
B.图中被噬菌体侵染的细菌为肺炎链球菌
C.图示过程结束后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都不含35 S,可作为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不是细菌遗传物质的证据
D.若沉淀物中出现较高的放射性,则原因是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就马上搅拌离心了
26.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受精卵中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D.受精卵(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27.下列有关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摩尔根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28.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
DNA
B.分别用35 S和32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35 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T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29.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分别控制正常蚕、油蚕性状,
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E、e分别控制黄茧、白茧性状。
现有EeZ D W×EeZ d Z d的杂交组合,其F1中白茧、油蚕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A.1/2 B.1/4 C.1/8 D.1/16
30.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图谱中,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的一组是
A.①B.④C.①③D.②④
31.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
某
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黄色圆粒),________(绿色圆粒)。
(2)在F1中,重组性状类型为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
F1中纯合子占的
比例是__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如果用F1在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
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
32.某昆虫的紫翅和黄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绿眼和白眼是另
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且绿眼为显性。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上。
让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昆虫进行杂交,F1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紫翅和黄翅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代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昆虫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中紫翅绿眼昆虫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其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
(4)让F1中的紫翅白眼昆虫作父本,F1中黄翅白眼作母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____________种,其中黄翅白眼昆虫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利用测交方法判断F1中黄翅绿眼昆虫基因型的过程。
33.如图甲表示某雄性动物(2n=8)体内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和
染色单体数,图乙为该动物某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中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各个细胞类型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___(I、II、III、IV),若四种类型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从分裂期开始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______,其中有___个四分体,它对应图甲
中类型___的细胞。
(3)图乙细胞处于图丙曲线的___段(用数字表示),图丙中②-③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的IV对应图丙的_______________区域(用数字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
色单体的互换分别发生在图甲的______ 段和图丙的 _______段。
34.现有某作物的两个纯合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抗病对感病
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
巫山中学生物课程创新基地兴趣小组想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获得具有抗病矮秆的优良新品种,请你帮他们完成以下问题。
(1)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①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定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这三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进行检验,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写出培育抗病矮秆新品种的过程:将________________植株杂交,得到F1,让
F1自交得到F2,选取F2中的_____________植株连续自交,若不出现_____________现象,即获得具有稳定遗传的抗病矮秆优良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