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贝勒是什么意思?贝勒和贝子分别指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的贝勒是什么意思?贝勒和贝子分别指什么
“贝勒”在满语中写作“beile”,在《金史》中被称作“孛堇”或“勃极烈”,是部落酋长之意,其复数被称为“贝子”。

起初,贝勒是一个拥有实权的官职,地位仅次于“皇帝”。

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曾被称为“淑勒贝勒”,意为“聪睿的贝勒”。

此外,努尔哈赤也用贝勒称其子侄。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以后,他的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被封为大贝勒、二贝勒、三贝勒、四贝勒,四大贝勒每月一位轮流执政,处理一切国家大事,取代五大臣议政制度。

四大贝勒职位可谓一人(努尔哈赤)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到了崇德元年,定宗室世爵为九等,第三等为多罗贝勒(多罗,满语,即为国家之意),简称贝勒。

乾隆十三年,又定宗室封爵为十四等,第五等为多罗贝勒,亦以封蒙古贵族。

在清朝前期,贝勒领兵出征,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随着满族统治者不断地学习汉族官制,“贝勒”这一实权称谓逐渐演变成一个无实权的虚位爵位名称。

贝子――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

满语,初为贝勒的复数。

在早期满族社会中,贝子意为天生贵族。

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以子侄为各旗旗主,称和硕贝勒。

贝勒下设贝子,全称为固山贝子,属高级贵族。

自皇太极后逐渐实行12级封爵制。

贝子在亲王、郡王、贝勒之下。

受封贝子者皆为宗室、觉罗及其他八旗贵族。

获取途径有世袭、恩封、功封和考封数途。

归附于清朝的蒙古贵族亦实行这种封爵制,在王、贝勒下设贝子爵。

贝子。

又称作固山贝子,是清朝皇族爵位的一种,在清代早期,贝子一词用来泛指皇族的诸王、诸大臣。

但到1636年(崇德1年),制定新的皇族爵位制度,将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简称为贝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