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内蒙古通辽作文6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风俗内蒙古通辽作文600字
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家乡的风俗内蒙古通辽作文600字篇1
不知道是谁把蒸笼打开,把里面的热气全部释放出来;不知道是谁,把大地调满了绿色的颜料!早晨刚睁开眼睛就看见窗外一片浓绿,回头
一想,昨天的草还是黄绿色,今天的草怎么就表那么绿了。

合衣出门,有一点热烘烘的,这才恍然大悟,现在已步入夏天,那些花草早早在
黎明的时候就已经开了。

中午的时候,天气变的更热了。

听!是谁在唱歌,我循着“歌声”
找去,啊,原来是蝉早已从地里爬出来,在树上开始歌唱了!这时候,
花开得更艳了,香味也越来越浓,弥漫在正个空气。

桃子在浓密的叶
子中睡起大觉,红红的嘴唇、浓密的头发……桃儿睡觉时多么可爱!睡
醒后她张开红红的小嘴好像在赞美夏天的美。

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美
女!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我们的歌唱家――蝉,该休息休息了,那些
孩子们一个个跑出来,男孩们拿着心爱的弹弓,试着打下树上的小鸟,而一些文雅的男生就跑去河边钓鱼;女孩们就不一样了,跳绳、过家家、跳皮筋……是她们的强项,一个个都玩的不亦乐乎!一些大人们就在一
起聊聊天,做做家务,还有打麻将的……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快到傍晚时候的农村小镇也是最热闹的,各种小摊陆续摆出,炎热的夏天
只有这时候人们才肯出门,大街小巷传来各种吆喝声“看一看,瞧一
瞧了,今天的黄瓜便宜卖了……”瞬间安静的大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天慢慢暗了下来,各家各户的灯也亮了起来,孩子们坐在床上看着电视,大人们在收拾着碗筷,一切收拾结束,大家开始享受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一家人一起散散步,乘乘凉,所有的疲惫和不开心在这一刻化为乌有,偶尔传来“呱呱”的蛙叫生打破夜的寂静!
啊!我爱你,家乡的夏!
家乡的风俗内蒙古通辽作文600字篇2
家乡的夏天可热闹了,不仅人热闹,树上的知了更热闹。

夏天暑假的时候,伙伴们全都呆在家里,每天伙伴们都会聚上一聚,在田野上一番追逐,再玩上几场捉迷藏。

家乡的夏天在我们的闹腾之下,能不变得热闹起来吗?
伙伴们都是好玩的,在这漫长的暑假里,我们几乎不受拘束的在田野里疯跑。

阳光下的我们笑得一如阳光般的灿烂。

不过虽然我们爱玩,但是夏天中午的时候,我们还是会躲避这灼热的阳光,回了各自的家里,关起门来呼呼大睡。

相比我们这时候的安静,家乡那些樟树上的知了可就没完没了了。

知了的唧唧声此起彼伏,有一只叫起来,跟着就有无数只也跟着叫唤了起来。

于是知了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浓,也越来越燥,等到一
定程度的时候,知了声又忽的一下停止。

有好几个夏日的午后,我睡不着觉,就专门躺在床上听着外面树上的知了叫声。

我听着听着,有时候觉得它们是在吵架,有时候又觉得它们是在合唱,指不定这些知了就想在这只有它们嘈杂声音的午后里,给大地上的其他生灵展示一番它们的魅力。

有人会觉得知了叫起来会很吵,但也有人觉得很神奇很美妙。

家乡夏天里的知了几乎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在我的童年间,这些知了都成为了我的老伙伴了。

等到夏天的午后一过,立马的夏天里的家乡就重新被这群闹腾的孩子给占据了。

于是,家乡里就只有我们四处奔跑的身影,也只有我们荡在空中的欢笑声。

这时候的知了仿佛将这个夏天让给了我们,它们悄悄地在树梢上隐去身形,指不定在家乡的角落里正在看着闹腾的我们呢。

家乡的夏天很热闹,今年的夏天又要来了,我都迫不及待的想鼓手欢迎了。

家乡的风俗内蒙古通辽作文600字篇3
在春、夏、秋、冬这四个节令面尔爱好夏天更喜欢野城的夏天,由于它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节。

故乡的夏天是俏皮的。

它用身上炽热的光照耀着知了,使得悉了不得不钻到树荫顶下往,拖着被烈日烧暖的身材,“知了,知了”直
鸣换。

夏地还调皮地迎去一群群可恶的苍蝇,令我厌恶的蚊子,让己
替之懊恼,晚上睡不恶觉。

家乡的夏天,是可恶的。

它给人们带来了一支支凉快的棒炭,一
朵朵盛开的荷花。

它秦响了一曲由田鸡主唱,蛐蛐,知了来陪奏的独
唱曲。

一群群孩子戴着一底顶碧绿的荷叶帽子显得分外可恨,还抱着
一个个篮球这么大的水灵鲜嫩的东瓜卧在大树下纳凉,吃一心甜滋滋的。

在绿树下,不断还传没一阵阵孩子欢喜的啼声。

家乡的夏天,也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它终日哇哇大泣,泪水变
成了大雨,把山上的泥巴冲得到处治跑,把县乡里搞得到处皆是泥水。

有时,它把沙地里的黄沙弄得漫天飘动,把城里吹得到处都是沙洋,
让人们无奈农作、学习。

它有时发动怒来,大叫一声,变成了雷电,
雷电把高大的树木劈倒了,有时还劈伤了人跟动物。

望来夏无邪是一
个不听话的孩子。

家乡的夏天,也是仁慈的。

它给大树,绿草换上浓绿的外衣。


动物充分的养料,让它们茁壮成长长得更旺盛。

它给庄稼充脚的阳光,让工息物疾速成长,在秋天让农夫伯伯有个佳收获。

我喜欢酷热的夏天,更喜欢家乡多姿多彩的夏天。

夏天固然没有
春天那么多遍地鲜花,活力勃勃;也不秋天那种丰产的喜悦;更没有
冬天那大雪纷飞,文雅圣净的气象。

然而,我仍是喜欢夏天,果为它
给人们带来了欢快,它的特点如许赫然呀!
家乡的风俗内蒙古通辽作文600字篇4
柳树正忙着打扮她那婀娜的身姿,不时地扭动着优美的身段,休
息了一夜的湖边青草和远山默视着,好像在交流着些什么,夜郎湖水
正解下她那牛乳般的睡衣———薄雾。

高大的杨树上呼的一声在湖面
上惊起了一朵涟漪———一只翠绿色的鸟叼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鱼飞向
远方……。

家乡夏天的早晨是如此的美丽。

青青的小草,悠闲的白云,蓝蓝的天空,高大而翠绿的杨树伸向
田野的尽头,显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盛夏时分,我总爱坐在屋顶
上看蓝蓝的天空,盯着不远处的草地,常引起我无限的遐想,我把天
空变成了辽阔的大海,把草地变成了绿色的波浪随风摇摆……。

夏天不但是灵感的来源,还是我们的乐园。

炎热的夏天,我和小
伙伴们热得受不了,于是就欢快地来到小河边,夏天的小河非常适合
游泳,凉凉的山泉渗到每个人的心里,〝“清泉浴”泡完了,又嗮
“日光浴”,让人精神百倍。

夏天的晚上更是不同凡响。

坐在屋顶上,看月亮是怎样爬上山顶,来了,来了,月亮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露出半个头,瞅瞅
有人没有,再放心的爬上天空,当我看见了,高兴地说:“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可害羞的月亮听见了,一溜烟又躲进了云层里,只有一闪一闪的星星调皮的从黑暗里走了出来,给旅人照亮了回家的路,我盯着他们,他们也一闪一闪的向我眨眼,活像一颗颗色彩斑斓
的钻石镶嵌在苍穹,这时我想起儿时的一首童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躲在天空放光明……”。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夏天!
家乡的风俗内蒙古通辽作文600字篇5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小朋友。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
下我家乡通辽的一些传统风俗,希望能让你们更多地了解这里。

内蒙古是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地方,通辽就是其中一座代表性的城市。

作为蒙古族的传统居住地,这里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俗传统。

首先是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

每年六月,通辽各地的蒙古族同胞
们都会聚集在大青沟,举办盛大的那达慕运动会。

那达慕是蒙古族最隆
重的传统节日,到时候会有赛马、赛骆驼、射箭、摔跤等精彩比赛。


各地赶来的人们身着盛装,吆喝助威,场面十分热闹。

记得去年我也亲眼目睹了那达慕的盛况,真是个难忘的经历!
再说说通辽最有特色的服饰。

蒙古族人崇尚红黄蓝绿这些鲜艳大
方的颜色,服装大多采用厚实的呢绒等材质,上身穿对襟长袍,下身穿宽松长裤。

男女老幼都戴帽子,女士们的头饰更是花里胡哨,上面镶嵌着珍珠宝石等华丽装饰。

只要走在通辽的街头,就能看到穿着民族服装的蒙古
族同胞,很是好看。

我和家人每逢佳节也会穿上盛装外出,别提有多骄傲自豪了!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还有新年、中秋、生日等,有许多独特的庆祝方式。

新年时全家人会吃上汉族人的年夜饭,同时也会品尝羊肉火锅、奶
茶等蒙古族特色美食。

中秋时,我们除了赏月吃月饼外,还要外出野餐烧烤、赏花露营。

而到了生日,我们会烧一只整只的羊羔做生日蛋糕,祝寿语是"生日吉祥,万寿无疆"。

这些习俗形成了通辽地区独有的文化景观,
也充分体现了蒙古族人热情豪爽、淳朴善良的个性。

通辽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除了蒙古族之外,这里还有汉族、回族、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大家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和欣赏对方的习俗。

譬如我们一家就学会了朝鲜族包饺子的手艺,每逢佳节也会邀请少数民
族的邻居来我家做客,大家相见恭喜热情似火。

通辽,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多彩之城。

我的家乡通辽不但有独特的民族风情,而且还拥有浓厚的历史人文
底蕴。

我们这一带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比如八仙洞石窟群、白塔、
上宰府城等,都保存着先人的智慧结晶。

另外通辽曾是蒙元时期重要的
都城和政治中心,这里留下了不少宫阙遗址,像以大云寺为代表的佛教建筑遗存更是吸引了无数学者和游客前来考察参观。

所以通辽不仅适合
游览休闲,也是进行科普教育的好去处。

当然,通辽最出名的当属温泉度假村了。

依山傍水的温泉小镇群分
布在四周的山谷里,风景怡人,空气清新,一年四季游客如织。

进入镇内,
两旁青松翠柏掩映,路边小溪潺潺流淌。

最迷人的是那些湖面蒸腾着袅
袅白雾的温泉池,闻起来清香阵阵,身体泡在其中全身就轻松了。

我们一家人每逢假期都会在这里小住几日,三五个好友一同嬉戏玩乐,尽享温泉的天然疗养之乐。

总之,通辽是一座别具一格的美丽城市。

这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更有动人心魄的自然风光。

我永远
家乡的风俗内蒙古通辽作文600字篇6
家乡的风俗内蒙古通辽
大家好,我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通辽市。

通辽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家乡那里的一些独特风俗吧!
首先要说的是我们那里过年的习俗。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就是我们蒙古族人过年的时候。

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打扫卫生,贴上新春对联,准备年货。

初一那天一大早,全家人就要穿上盛装,祭拜上天和先祖。

接着就是拜年、走亲戚,互相拜祷,祝福来年吉祥如意。

这时,年轻人要给长辈磕头问好,长辈们就会把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们。

吃过团年饭后,大人们会打牌打麻将,孩子们则玩独木球、丢沙包之类的游戏。

过年期间最受欢迎的就是赛马和摔跤比赛了,蒙古族人世世代代都很崇尚骑射马术。

蒙古族人最重视的一个节日就是"那达慕"了。

"那达慕"就是牲畜们迁徙到夏季牧场的日子。

每年五六月份,天气转暖,牧民们就要驱赶着成千上万头牛羊,沿着古老的牧道向着夏季牧场进发。

这是一年一度的大事,牧民和家人们会穿上最漂亮的盛装,牧人们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皮鞭领导着牲畜大队,孩子们还会互赛骑术。

沿途还要停下来搭帐篷歇脚,一
边烤全羊一边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到达夏季牧场后就要举行隆重的"拉克林"仪式,祭祀天地祖先,祈求一年无虞。

内蒙古的地域辽阔,我们蒙古族人世代以畜牧为生。

所以很多风俗
和日常生活都与畜牧相关。

比如马背婚礼,新郎骑马载着新娘回娘家就
很有趣。

每年八月份是"萨满"者举行祭祀的日子,牧民们会准备好食品
和牲畜做为供品,在萨满的带领下,向上天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还有呢,通辽地区很有名的就是那种用蒙古包里的毡子编织而成的
地毯和挂毯。

这种地毯花色艳丽,图案生动,是内蒙古著名的手工艺品。

我们家里也摆放着这样的毡毯地毯,特别温馨。

蒙古族人热情好客、勇敢善骑射,我们的风俗源远流长、独树一帜。

希望通过我的这番介绍,你们对内蒙古这片热土有了更多了解。

我为自
己是蒙古族人而骄傲自豪,希望我们的民族文化能够薪火相传、永垂不
朽!
家乡的风俗内蒙古通辽作文600字篇7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乡内蒙古通辽的一些风俗习惯。

通辽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座城市,位于自治区的东北部。

这里有着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文化。

我每次回到家乡,总是能感受到
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首先就是蒙古族的服饰非常有特色。

男人们大多穿着那种长袍马甲,脚蹬马靴。

而女人们则穿着五彩缤纷的长裙,头上戴着精美的挂件。

他们的服饰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图案都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蒙古族的饮食也让我难以忘怀。

最有名的就是手把肉了。

那是用羊肉和牛肉加上香料熬制而成的,味道非常鲜美可口。

吃起来又香又嫩,回味无穷。

除此之外,奶茶、奶酪、酸奶等奶制品也是蒙古人的拿手好菜。

说到蒙古族的娱乐活动,那就离不开他们的赛马、摔跤等民族体育运动了。

每年的6月份都有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集中进行射箭、赛马、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

全城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热闹非凡。

蒙古族人还有不少有趣的节日习俗,比如过年时,人们就会烧火做"牦牛粑粑",吃了这种米糕就象征着吉祥如意。

而且从正月初一一直要守拜火十五天,祈求一年四季平安。

蒙古族人非常重视家庭和睦、族人团结。

家家户户都会定期举行祭祖活动,祭奠先人。

大家都会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通辽还有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呼麦、马头琴、蒙古语长调等。

家乡人朴实热情,处处充满了民族特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虽然我现在生活在城市里,但每次回到亲爱的家乡,总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乡土情怀。

以上就是我对家乡通辽风俗习惯的一些介绍,虽然只是簡单地说了一些皮毛,但我对于蒙古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已经由衷地钦佩和热爱了。

我会努力学习和弘扬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

希望通过我的分享,同学们对我的家乡也有了一些了解。

谢谢大家!
家乡的风俗内蒙古通辽作文600字篇8
家乡的风俗- 内蒙古通辽
我是一个生长在内蒙古通辽的小孩,从小就被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所深深吸引。

通辽不仅有美丽的大草原、温暖的蒙古包,更有许多别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从小爷爷奶奶就告诉我,蒙古族人最重视的就是"嘘""扯""卜尔""拜把"等传统礼仪。

"嘘"是问候语,也就是"你好";"扯"是招呼语,就好比我们说"来呀";"卜尔"是感谢语;"拜把"是行礼。

每当有客人来时,爸爸妈妈都会笑着说"嘘"让客人落座,然后请客人"扯",客人就会坐下来。

吃完饭,客人要说"卜尔",主人也要连连"卜尔"回应。

最后客人要"拜把"主人,主人也要还礼。

这些礼仪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困扰,因为它们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除了日常礼仪,蒙古族还有很多别出心裁的节日习俗。

春节时,全家人会包饺子、吃火锅。

奶奶总是让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学包饺子,虽然我们手工很笨拙,但包出来的饺子虽然形状古怪,却充满了家的温馨。

到了夏天,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就要开始了。

"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运动
会"的意思,活动项目有赛马、射箭、摔跤等,爸爸和叔叔们总是会踌躇满志地参加比赛。

虽然他们年纪大了,可能无缘夺冠,但能参与就已经是莫大的快乐了。

当热情的观众们为获胜者欢呼时,我和妹妹也会情不自禁地高兴起来呢。

蒙古族人最引以为豪的,当然还是独特的馕文化。

在通辽,馕就像米饭一样普通,但制作过程却异常复杂。

做馕需要先把面团揉匀,然后反复滚压拉伸才能制作出薄如蝉翼的面皮。

奶奶家的馕最有名,光是看她娴熟地把馕拍拍打打,我就已经开心得眉飞色舞了。

烤好的馕香气扑鼻,咬一口外脆里嫩,味道就像家的味道一样温暖。

蒙古族的风俗源远流长,在城市的冲击下,我们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文化。

每当有外地朋友来家里做客,我都会骄傲地向他们介绍蒙古族的礼仪、节日和美食,让他们领略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虽然我现在只是一个小学生,但我已经为自己是蒙古族人而感到自豪了。

相信长大后,我一定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们可爱的家乡风俗。

家乡的风俗内蒙古通辽作文600字篇9
家乡的风俗- 内蒙古通辽
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我家乡内蒙古通辽的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

通辽是内蒙古的一个城市,虽然不是最大的城市,但有着独特的蒙古族文化传统。

放烟火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我们通辽,人们有个很特别的习俗——放烟火。

放烟火就是晚上在户外燃放烟花爆竹,把天空点缀得灿烂夺目。

蒙古族同胞们相信,这样可以庆祝新年,也可以驱走邪祟,迎接新的一年顺利平安。

放烟火时,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到处是劲响不断的声音,场面非常热闹。

我最喜欢那些五彩缤纷绽放花朵状的烟花了,美丽极了!
蒙古摔跤
蒙古摔跤是通辽地区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历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
汗时代。

每年的夏季,各地的摔跤手就会聚集在大草原上,展开激烈的角逐。

他们穿着厚实的蒙古袍,在草坪上扭打缠斗,唯有将对手的身体完全压在地上才算获胜。

这项运动需要勇猛力大,对体力和技巧的要求很高。

即使是小孩子,也渴望将来有机会在草原上一决高下。

烤全羊
烤全羊是通辽地区一道极为珍馐的菜肴。

首先,人们会选一只又大
又肥的绵羊,剥去毛皮,在腹部掏空,然后再在羊肚子里塞入各种香料、葱花、大蒜等调味品。

接着就是关键的烤制步骤,人们会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生火并用柴火和树枝熏烤羊肉数个小时,直到肉质酥烂、色泽酡红。

做出的烤全羊不仅造型壮观,而且肉质香嫩无比,令人垂涎欲滴。

每逢重大节日或宴会时,烤全羊就是主角,大家边大快朵颐,边聊家常,其乐融
融。

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游牧民族的传统住所,看着就像一顶圆锥形的大帐篷。

它的制作过程非常有趣:首先,要准备许多根木料和毡毯,将它们层层叠叠竖立起来;然后人们会在中间搭建一个烟囱,顶部开口以散热;最后再用绳索牢牢捆扎,就完成了一顶坚固的蒙古包。

由于游牧民族常年在草
原上迁徙,因此蒙古包可以很快拆卸和重建,变成他们的移动家园。

即便在现代城市中,蒙古包依然存留下来,成了通辽地区一种标志性的民居。

夏天,人们还喜欢在蒙古包里乘凉纳凉,体验浓郁的民族氛围。

蒙古刺绣
蒙古族同胞有一手精湛的刺绣功夫,他们用彩线在布料上绣出各种
花纹图案,极富民族特色。

从服装到帐篷,从坐垫到马鞍,无处不见蒙古刺绣的身影。

蒙古刺绣讲究对比鲜明的色彩,线条粗犷有力,构图对称而简洁大方,整体给人一种质朴大气之感。

我最喜欢看那些刺绣出连绵草原、奔跑的骏马和英勇战士的挂画,栩栩如生。

从小,蒙古族姑娘们就开始学习刺绣,她们总是怀着无尽的耐心和热情,用针线勾勒出精美的蒙古文化。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对家乡通辽的一些独特风俗有了更多
了解呢?蒙古族文化源远流长,充满了神秘和力量。

我虽然是个小朋友,
但我也Praying Handsry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希望将来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让我们一起为波澜壮阔的草原文明喝彩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