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2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时跟踪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学习资料专题
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
B.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C.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将稀醋酸加水稀释时,c(H+)减小,c(OH-)也减小
解析:水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应该使用可逆号,电离的方程式:H 2O H++OH-,A错误;若溶液的温度不是室温,则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B错误;水是弱电解质,电离吸收热量,所以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正确;将稀醋酸加水稀释时,c(H +)减小,由于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所以c(OH-)增大,D错误。

答案:C
2.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OH-。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向水中通入氨气,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
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K w不变
C.将水加热平衡正向移动,K w变大
D.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pH不变
解析:向水中通入NH3,c(OH-)增大,平衡左移,A正确;向水中加入少量稀H2SO4,c(H +)增大,但温度不变,K
K w变大,C正
w不变,B正确;将水加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确;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的电离,c(H+)增大,pH减小,D错误。

答案:D
3.水的电离常数如下图两条曲线所示,曲线中的点都符合c(H+)·c(OH-)=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温度T 1 >T 2
B .图中五点K w 间的关系:B >
C >A =
D =E
C .曲线a 、b 均代表纯水的电离情况
D .若处在B 点时,将pH =2的硫酸溶液与pH =12的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答案:C
4.常温下,0.1 mol ·L -1
某一元酸(HA)溶液中c (OH -)c (H +)=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一元酸溶液的pH =1
B .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1×10
-11mol ·L -1 C .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22
D .用pH =11的NaOH 溶液V 1 L 和V 2 L 0.1 mol ·L -1该一元酸(HA)溶液混合,若混合
溶液的pH =7,则V 1<V 2
解析:将c (OH -)=K w c (H +)代入原题关系式中可得1×10-14
c 2(H +)=1×10-8,解得c (H +)=1×10-3 mol ·L -1,所以该溶液的pH =3,A 项错误;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看氢氧根离子,c (OH -)=1×10-14
1×10-3 mol ·L -1=1×10-11 mol ·L -1,所以由水电离子出的c (H +)=1×10-11mol ·L -1,B 项正确;温度一定,水的离子积是一个常数,C 项错误;由于HA 是弱酸,二者等体积混合呈酸性,当pH =7时应有V 1>V 2,D 项错误。

答案:B
5.室温下向10 mL 0.1 mol ·L -1NaOH 溶液中加入0.1 mol·L -1
的一元酸HA ,溶液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所示溶液中c (Na +)>c (A -)>c (H +
)>c (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解析:A项,a点NaOH与HA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为8.7,呈碱性,说明HA为弱酸,NaA发生了水解反应,则溶液中:c(Na+)>c(A-)>c(OH-)>c(HA)>c(H+),错误;B项,a 点NaA发生了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b点主要由于HA的电离而使溶液呈酸性,抑制了水的电离,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水的电离程度,错误;C项,根据电荷守恒:c(Na+)+c(H+)=c(A-)+c(OH-),pH=7,则c(H+)=c(OH-),可得c(Na+)=c(A-),错误;D项,b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NaA和HA,溶液呈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 的水解程度,所以c(A-)>c(HA),正确。

答案: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5 ℃时NH4Cl溶液的K w大于100 ℃时NaCl溶液的K w
B.常温下,pH均为5的醋酸和硫酸铝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1∶104
C.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100 ℃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解析: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K w越大,A错误;醋酸中水电离出的c(H+)=溶液中的c(OH-)=10-9mol·L-1,硫酸铝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等于溶液中的c(H
-12,所以将+)=10-5mol·L-1,B正确;温度未知,无法判断,C错误;100 ℃时K
w=1×10
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D错误。

答案:B
7.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解析:A项,滴定管用水洗涤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将引起误差,错误;B项,在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溶液的pH由小变大,正确;C项,用酚酞作指示剂,锥形瓶中溶液应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时才能停止滴定,错误;D项,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碱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错误。

答案:B
8.在T ℃时,某NaOH 稀溶液中c (H +)=10-a mol ·L -1,c (OH -)=10-b mol ·L -1
,已知a +b =12。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 =c 的盐酸(T ℃),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 如下表所示:
A .1
B .4
C .5
D .6
解析:据题意可知在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10
-12,而不是1×10-14。

通过①可知,此NaOH 溶液中,c (OH -)=10-4 mol ·L -1。

由②可知,加入20 mL 盐酸后溶液的pH =6,
此时恰好完全中和。

则c (H +)=0.02 L ×10-4mol ·L -1
0.020 L =1×10-4mol ·L -1,则c =4。

答案:B
9.(2016·全国卷Ⅰ)298 K 时,在20.0 mL 0.10 mol·L -1氨水中滴入0.10 mol·L
-1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 mol·L -1氨水的电离度为
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 .M 点处的溶液中c (NH +4)=c (Cl -)=c (H +)=c (OH -)
D .N 点处的溶液中pH <12
解析:A 项,用0.10 mol·L -1盐酸滴定20.0 mL 0.10 mol·L -1氨水,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强酸弱碱盐NH 4Cl ,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 项,当V (HCl)=20.0 mL 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 4Cl ,此时溶液呈酸性,而图中M 点溶液的pH =7,故M 点对应盐酸的体积小于20.0 mL ,C 项,M 点溶液呈中性,则有c (H +)=c (OH -);据电荷守恒可得c (H +)+c (NH +4)=c (OH -)+c (Cl -),则有c (NH +4)=c (Cl -),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 (NH +4)=c (Cl -)>c (H +)=c (OH -);D 项,NH 3·H 2O 为弱电解质,部分发生电离,N 点时V (HCl)=0,此时氨水的电离度为1.32%,则有c (OH -)=0.10 mol·L -1×1.32%=1.32×10-3 mol·L -1,
c (H +)=K W c (OH -)=1.0×10-14
1.32×10-3 mol ·L -1≈7.58×10-12 mol ·L -1,故N 点处的溶液中pH <12。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0.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
①0.01 mol· L-1 CH3COOH溶液;②0.01 mol· L-1 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 =12的NaOH溶液;⑤0.01 mol· L-1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⑥0.01 mol· L-1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1)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________。

(2)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_____(填“>”“<”或“=”)③。

(3)将六份溶液同等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①________②,③________④,⑤________⑥(填“>”“<”或“=”)。

(4)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则混合溶液可能呈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B.碱性C.中性
解析:(1)酸和碱都会抑制水的电离,故只有⑥(NaCl溶液)对H2O的电离无抑制作用。

②③④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相同。

(2)因pH=12的氨水中c(NH3·H2O)>0.01 mol· L-1,故②③混合,欲使pH=7,则需体积②>③。

(3)稀释同样的倍数后,溶液的pH:①>②;③>④;⑤>⑥。

(4)由电荷守恒知:c(Na+)+c(H+)=c(CH3COO-)+c(OH-), 仅知道c(CH3COO-)>c(H+),无法比较c(H+)与c(OH-)的相对大小,也就无法判断混合液的酸碱性,故选ABC。

答案:(1)⑥②③④(2)>(3)>>>(4)ABC
11.已知水在25 ℃和95 ℃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9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B,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

(2)95 ℃时,若100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与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

(3)曲线A所对应的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11的某BOH溶液中,若水的电离
程度分别用α1、α2表示,则α1________α2(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

(4)曲线B对应温度下,将0.02 mol·L-1 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

解析:(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高时,电离程度大,c(H+)、c(OH-)均增大,9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B;25 ℃时,pH=9的NaOH溶液,c(OH-)=10-5 mol·L-1;pH =4的H2SO4溶液混合,c(H+)=10-4 mol·L-1;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n(OH-)=n(H+)。

则c(OH-)·V(NaOH)=c(H+)·V(H2SO4)。

故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V(NaOH)∶V(H2SO4)=c(H+)∶c(OH-)=10∶1;
(3)曲线A所对应的温度是室温。

在室温下,pH=2的HCl溶液,c(H+)(水)=10-12mol·L -1;pH=11的某BOH溶液中,c(H+)(水)=10-11mol·L-1;水电离产生的H+的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就越大。

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α1、α2表示,则α1<α2;
(4)曲线B所对应的温度是95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K W=10-12,在曲线B所对应的温度下,将0.02 mol·L-1的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反应后溶液中c(OH-)=0.02 mol÷2 L=0.01 mol·L-1。

由于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K W=10-12,所以c(H+)=10-10,所得混合液的pH=10。

答案:(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高时,电离程度大,c(H+)、c(OH-)大10∶1(2)a +b=14 (3)小于(4)10
12.Ⅰ.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某白色固体X,已知其成分可能是碳酸或亚硫酸的钠盐或钾盐,且其成分单一。

现某化学小组通过如下步骤来确定其成分:
(1)阳离子的确定:
实验方法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此白色固体是钠盐。

(2)阴离子的确定: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白色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溴水褪色。

②要进一步确定其成分需补做如下实验:取适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Ⅱ.确认其成分后,由于某些原因,此白色固体部分被空气氧化,该化学小组想用已知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来确定变质固体中X的含量,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Ⅰ称取样品1.000 g。

步骤Ⅱ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用0.01 mol·L-1 KMnO4标准溶
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写出步骤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配制0.01 mol·L-1 KMnO4溶液时若仰视定容,则最终测得变质固体中X的含量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解析:题中一个关键点是白色固体成分单一,由阳离子检验可知该盐是钠盐,由实验Ⅱ①可知该盐是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由实验Ⅱ②可排除该盐是亚硫酸氢盐,该盐应是Na2SO3,Na2SO3易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Na2SO4。

配制0.01 mol·L-1KMnO4溶液时若仰视定容,使c(KMnO4)减小,则在进行滴定操作时消耗V(KMnO4)会变大,导致所测Na2SO3含量偏大。

分析滴定数据,第三组数据明显偏小,滴定中误差很大,计算时应舍去。

答案:Ⅰ.(1)取固体少许,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焰色为黄色。

Ⅱ.(1)2MnO-4+5SO2-3+6H+===2Mn2++5SO2-4+3H2O
(2)偏大(3)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