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张志坤 2016-10-12
——有关“修昔底德陷阱”的思考之二
发展崛起中的中国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以及由这些挑战所带来的压力,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广泛深入的讨论给人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前景,即如果处理不好,今后中美关系中就要出现这么一个巨大的战略“陷阱”了。
这给当今中国带来了足够大的战略压力。
所以,有关“修昔底德陷阱”问题成了中国必须在战略上直面的头号课题,不容回避。
就目前情形而言,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其一,关于“有”和“无”的争论
多数人认为这个“陷阱”的确存在,并且在历史上屡屡得到验证,说得有鼻子有眼,犹如亲见一般无二;还有一些人否认这个“陷阱”的普适性,认为这只不过是美国人制造出来的一个噱头,用以敲诈、威慑战略对手的东西,原来的对象是苏联,现在则拿来对付中国。
其二,究竟是谁的“陷阱”
中美关系中这个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之所“陷”者,无非有三种可能:一是中美两国都“陷”,不分彼此,也不会厚此薄彼;二是把美国陷进去,美国因此倒霉;三是把中国陷进去,中国因此倒霉。
以笔者所得到所能看到的资料,中外“专家”、“学者”们对该“陷阱”所“陷”之对象,主要的是指中国,或者说,掉到最底下面的就是中国,而美国即使“陷”了进去,也能够爬出来;美国可能因此摔了一跤,但中国可就要有“陷阱”变坟墓之虞了。
实际进程也正是这样。
从现实的战略表现看,美国从来也没在乎同中国的对抗是否有陷阱之虞,相反倒是乐此不疲。
特别是自从实施“重返亚太”战略以来,美国还想千方设百计地把中国往“陷阱”里推,实行了一条谋求同中国对抗并赢得对抗的道路。
所以,是否有一
个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美国是满不在乎的。
其三,中国该如何避免这个陷阱
这是讨论“修昔底德陷阱”问题的主旨之所在,也是这个“陷阱”最有价值的部分。
本来,这样的讨论应该有首先解决能否避免的问题,即能否在中美关系中避免出现这个“修昔底德陷阱”,这本应该是这种讨论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继续讨论如何避免的问题,但实际的情形却没有讨论能不能的问题,似乎大家回避了“不能”而都认为“能”一般,所以就直接、干脆地过渡到如何避免的讨论上了。
这样的讨论当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人都是孙子重生、诸葛再世,无数条妙计令人目不暇给、蔚然成书,足堪汗牛充栋矣。
这说明,有关这个“陷阱”有没有的讨论没有价值。
现如今的这个“陷阱“已经是这样一种情形: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像既形。
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说白了,如果美国想让它有,就是没有也有,无非另挖一个就是了,何况许多材料都是现成的;如果美国想让它没有,即使有了也没什么,绕过去或者拆掉就是了。
所以,现如今一切问题都聚焦于中国,关键在于中国怎样对待。
这还说明,前苏联时期有关这个“陷阱”问题之所以热不起来,而现如今却空前热闹,原因其来有自。
冷战时期,美国战略学界也曾祭出这件法宝,但苏联并不理会,对此根本不买账,因为前苏联是铁了心要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有“陷阱”没“陷阱”它都要这样干,“陷阱”一说根本吓唬不了它,所以那时有关这个问题根本讨论不起来,更谈不上热烈了。
而现如今则完全不同。
现如今中国全心全意想与美国搞好关系,所以这个“陷阱”的问题就变得十分要命了。
那么,究竟如何做中国才能避免掉进这个战略“陷阱”之中呢?
从宏观视角看,办法无非是三类:第一类办法是“足够退让”,譬如单行道上两辆车迎面驶来,总得有一辆车退让避开才行,否则就得撞在一起,而且这个“退让”还得充分与足够才行,否则还是免不了要出事故;第二类是办法是“足够强大”,强大到对方只能认可而无法撼动,在这样的状态下,所谓的“陷阱”或者无济于事,或者不复存在;第三类办法是“平等礼让”,表现为强大的一方良心发现,
允许甚至提携后进者比翼并肩,共治世界。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要改弦更张,霸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具体实现形式就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论。
上述三种办法同时也就是中美关系未来的三条出路。
现如今主流舆论所重视的是第一条出路和第三条出路,第三条出路为中国政府所秉持,执政者基于国家主权与核心利益,谋求与美国“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第一条出路为“专家”“学者”所热衷,主要基于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前提,讨论中国要付出怎样的代价;第二条出路基本无人问津,可能掌握话语权的“专家”、“学者”们认为这根本就不是办法,不成其为出路。
关于第一条出路,“专家”、“学者”们的讨论是广泛而深入的,内容涉及中国的内政外交、军事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但万变不离其宗,一些经典型的语言短句足以囊括所有这一切“锦囊妙计”,经典型的语言短句有“坚持改革开放、和平崛起、不挑战美国霸权,维护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做负责任的大国、管控分歧,增强战略互信”等等,人们都耳熟能详。
至于这些经典语言的所包容的实际内涵是什么,相信稍微关心一点政治的人,都能理解个八九不离十。
这些东西其实没什么新鲜的,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就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专家”、“学者”们要求中国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或加大剂量而已。
进一步加大力度或加大剂量就能改善中美关系或者改变中美关系的对抗性质吗?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炒作“修昔底德陷阱”,让中国始终在这个巨大战略陷阱的边缘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符合全球战略发展的需要,相反,如果中国对此毫不在意、满不在乎,那倒麻烦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有人在2014年大炒了一番,当时的题目不是什么“修昔底德陷阱”,而是说2014年与1914年一模一样,美国譬如当年的英国,而中国就是当年的德国;一百年前的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014年也非常危险。
把新的世界大战说得惊心动魄。
当然,明眼人谁都知道,这完全是说给中国听的。
所以,炒作百年轮回也好,炒作“修昔底德陷阱”也罢,这些做派大概都是美国战略能力的一种重要辐射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而发生的威慑,将在精神上强烈地蹂躏中国——这是美国软实力的妙用;也能在战略上讹诈中国——使中国要在相当程度上看美国的脸色行事;更可使美国继续高高在上,继续骑在中国的头上,让美国的利益与准则成为中国触碰不得的战略高压线,使中国的崛起只能局限在美国战略高压线的下面。
笔者坚定的认为,美国及西方的战略“专家”、“学者”之所以大叫大嚷提醒中国有陷阱,基本上并非出于对中国的好意而加以提醒,只不过是藉此要挟中国而已。
基于这样的判断,所以,笔者认为,这个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根本不会消失,它将一直都是中国的一个恶梦,或者说,有人蓄意要让中国做这样做噩梦,因为如果中国能一直被这个恶梦所魇,那一切都好办了。
所以,中国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