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下册《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掌握当时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宋朝服饰特点以及受到少数民族影响的表现,缠足陋习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瓦子”的起源和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设问探索,了解当时衣、食、住、行、娱乐、节庆等社会风貌。
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学生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把现实与历史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亲和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物质方面的生活。
难点:2、理解精神方面的生活。
[自主学习]
一、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衣:1、北宋初年,各级官员服色有严格规定。
崇尚节俭。
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
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从服饰可以看出身份)
2、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这反映妇女受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妇女身体受到摧残,失去了更多的劳动机会,只能依附于男人。
)服饰由开放转为保守[。
来服饰食:那时的饮食相当丰富。
东京城里的食品有二百多种,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
由于与少数民族互市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方人吃鱼多。
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住:农村:宋代农村百姓的住房多为低矮的茅屋。
城市:平民的住房,平面多为长方形,屋顶以草或瓦覆盖。
稍讲究些的外建门屋,内为为四合院。
贵族官僚的宅第相当宏丽。
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
行: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
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已很普遍,士大夫一般骑驴、骡。
那时的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二. 精神文化生活(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娱乐活动: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其中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
2.、节庆活动: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
与今天的春节有很多相同的习俗,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饮酒唱歌至天明,称为“守岁” 。
[合作探究]
1、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正在历史课上开展主题为“宋代社会风貌”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材料一]小明同学收集的有关宋代服饰的三幅图片
图1 宋代锦缎官服图2 宋代铁匠图3 三寸金莲
(1)从宋代的服饰上可以看出人的等级差别,图1和图2的服饰对比,统治者和劳动者的服饰有什么不同?图3体现了哪一陋习?①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
②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③妇女缠足的陋习
[材料二] 东京城内许多穷苦艺人卖艺为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
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小凡同学查阅史料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大家介绍了宋代的娱乐生活。
听完故事,可以了解到宋朝人的娱乐场所是瓦子。
娱乐场所的盛行说明了什么?
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从内容上看:瓦子既是物质生活方面,又是文化生活方面,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范围繁荣扩大。
诗词三: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诗词二: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材料三]小丽同学为了解宋代的节日,收集了3组诗词,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填上节日的名称。
诗词一:
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3) 诗词一:春节诗词二:端午节诗词三:中节
(4)从以上的活动,可以得出宋代社会风貌的特点是什么?气象万千、多姿多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宋代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
3、以春节和缠足为例:为什么有的社会风俗流传至今,而有的社会习俗却已经消失了?我们应怎样看待传统文化呢?① 春节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亲人团聚的日子;而缠足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束缚,是封建社会的陋习。
② 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考点链接]
(A )1.北宋结束了唐朝末年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但经过五十多年的战乱,北宋初年经济凋敝,以下是某校七年级学生对这一时期社会风俗的记录,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丝绸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服原料
B.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
C.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的限制
D.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源:学科网]
(C )2.妇女缠足的陋习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D.明朝
(D )3.当时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反映出
A.当时妇女以小脚为美
B.妇女缠足可以不用下地干活
C.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
D.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B )4.猪肉是今天我国消费者最喜欢的肉类产品,北宋肉食以下列哪种肉为最多
A. 狗肉
B.羊肉
C.猪肉
D.马肉
(C )5.下列关于宋代的衣食住行中的“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宋东京夜市小吃丰富,有二百多种
B.宋代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C.南宋时期的南方人吃牛肉较多
D.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D )6.下列关于宋代人民居住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宋代农村百姓住房多为低矮的瓦房
B.宋代富裕人家多住两层楼房
C.城市平民住房多为正方形
D.宋代贵族官僚住宅宏丽
(B )7. 两宋时期,达官贵人出行时所用的交通工具通常是:A.马车B.牛车C.船D、汽车
(B )8.瓦子在宋代大兴,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
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为: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B )9.北宋初期,东京一位居民热情地接待来东京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的是:
A.到城里品尝冷饮
B.在酒店使用交子支付酒钱
C.安排朋友在邸店住宿
D.在瓦子里观看踢球表演源:Z(A )]10.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
下列关于宋代的节日习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宋代中节最受重视 B.宋代有贴桃符的习俗
C.宋代有“守岁”的习俗
D.今天的传统节日宋代大多都有
11、结合图片和材料请回答:
材料1: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菩萨蛮》一词中专门赞美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
材料2:缠足的后果与精美的小鞋
苏轼是怎样看待缠足的?你又是怎样看待缠足?你欣赏什么样的美?
① 赞美缠足;② 妇女身体受到摧残,失去了更多的劳动机会,只能依附于男人。
反映妇女受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③健康就是美。
12、把下列相对应的连线。
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 A.重阳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思落谁家 B.元旦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腊八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中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E.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