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结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①细胞核;②基因;③染色体;④DNA;⑤细胞。
A.①②③④⑤B.⑤①③②④C.⑤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⑤2、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A.杠杆、支点、动力B.杠杆、动力、支点
C.动力、杠杆、支点D.支点、杠杆、动力
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室内光线过弱,应()
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
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D.缩小光圈,用凹面镜
4、下列哪种植物一般没有蒸腾作用?()
A.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5、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河蚌的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B.鲤鱼的鳃,利于在水中呼吸C.蜥蜴体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散失 D.蜜蜂的外骨骼,适于飞行生活6、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
C.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的原因是膀胱太小
D.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能够维持体温恒定
7、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
C.蝌蚪是由雌蛙将受精卵产在水中发育而来
D.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
8、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在起作用。
A.细胞质B.细胞膜C.液泡D.细胞壁
9、某地修建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几年后原来这里生长的绿莺茸的植物不见了。
这些最先消失的植物最可能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
10、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这一结果说明()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11、看以下图形表示的血管排序正确的是()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12、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
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
B.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C.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D.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
13、—位贫血患者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液常规化验单结果可能不在
正常值范围的是()
A.红细胞、白细胞B.红细胞、血小板
C.血浆、白细胞D.血小板、白细胞
14、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
()
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经络
15、暴雨过后菜地积水,导致菜苗烂根,主要原因是土壤中()
A.温度过低B.养分流失
C.光照不足D.氧气不足
16、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17、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刘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
他当时的感觉和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A.先感觉烫后松手B.先松手后感觉烫
C.松手和感觉烫是同时的D.没有一定的顺序
18、手指被扎,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A.指尖B.效应器C.感受器D.大脑皮层
19、大雨过后,山间小路上常常见到一些蚯蚓,这是蚯蚓()
A.为了便于“饮水”B.为了便于呼吸
C.为了便于取食D.喜欢生活在潮湿地面
20、小明帮父母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种子,你认为这是因为()
A.水分不足B.光照不足C.传粉不足D.无机盐不足
2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B.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少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2、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组织B.细胞C.器官D.系统
23、下图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某一操作,这一操作滴加的液体是()
A.清水 B.生理盐水 C.碘液 D.酒精
24、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25、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A.温暖气体B.湿润气体C.清洁气体D.交换气体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_。
3、从开花到形成果实,种子的过程中必须经过传粉和____________两个重要过程。
4、叶片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
水分和无机盐是由
_______运输的,其方向是_______。
5、夏天,一般会把水果放在冰箱保存,这主要是为了抑制水果细胞的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的连续干旱使我县农作物受灾严重,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_运输到植株各处的。
(2)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 ]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而图丙中的②是由图乙中的[ ]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
(3)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丁中能贮藏营养的结构
[ ]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中将来发育成植物体根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
(5)果树要结出果实,一般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果四个阶段。
果树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连绵阴雨天气,果树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会受到影响,导致果树减产。
2、下图是被子植物花、受精过程及果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图一所示的花的结构中,属于雄蕊结构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一中标号〔a〕所示的过程称为传粉,其实质是__________散落到__________上的过程。
(3)图二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即〔7〕_________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_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4)图三示被子植物的果实,标号〔10〕__________来自于图一中的〔〕
__________。
3、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血管③中流的血液是________,血管④中流的血液是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②l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⑥和③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__。
(3)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________,终点是[ ]______________。
(4)在血液循环过程中,⑦和⑧的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处于________(结合或分离)状态,原因是这条循环途径在_______________处进行了气体交换。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按下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有机物的运输)。
③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2)步骤③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请写出绿色植物释放该气体的生理活动的表达式。
(3)步骤④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填生理活动)。
(4)步骤⑤中,若只有A叶片变蓝色,则结论是。
2、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
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
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血的幸存者数。
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
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④重复③步骤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昆虫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开始数
目
幸存数
目
开始数
目
幸存数
目
开始数
目
幸存数
目
绿色昆20 9 27 13 39 20 虫
灰色昆虫20 5 15 4 12 2
A:第三代中________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______________昆虫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_______________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下面图示中,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_ 。
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象,如果要将图中1处移至视野中央,那么玻片应该往________移动。
(2)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象。
你认为[ 3 ]是______血管,[1]是 ________;[2]是________血管,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当我们身体内有了炎症,图3中[ ]_______的数量会增多,A是_____,A与C 在结构上的区别是C有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A
3、B
4、B
5、D
6、A
7、B
8、B
9、B
10、B
11、A
12、B
13、A
14、A
15、D
16、A
17、B
18、D
19、B
20、C
21、C
22、B
23、B
24、C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观察法实验法
2、自然保护区
3、受精
4、叶肉叶脉表皮导管自下而上
5、呼吸作用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导管②胚芽⑥胚珠④子叶③胚根传粉
2、(1)〔1〕花药〔2〕花丝(2)花粉柱头(3)花粉管〔9〕卵细胞(4)种子〔6〕胚珠
3、动脉血静脉血房室瓣动脉瓣②右心室⑤左心房分离身体各部毛细血管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1)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氧气
(3)呼吸作用
(4)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2、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绿色灰色非常相似(一致)自然选择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清水低左上静脉动脉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C白细胞红细胞细胞核凝血和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