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八物上册期中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秋季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题
(本卷共4大题33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代号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空格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
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 ( )
A.音调高 B .频率高 C .响度大 D .音色差
2.百米赛跑时,如果计时裁判员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
所测得的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的要 ( )
A .好一些
B .与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所测得的成绩一样
C .差一些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如图2所示的是四个同学分别画出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 )
A B C D
4.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
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产生的原因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5.在图3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6.小明在教室里上课,但从校外的建筑工地上却传来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弱噪声,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A.用棉团塞住耳朵
B.将教室的门窗打开
C.将教室的门窗关闭
D.请老师讲课时声音更大一些
7.下列事例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 )
A .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
B .军方研制了一种声波枪,杀人于无形之中
C .工人听铁轨传声判断螺栓是否松动
D .敲响的鼓面吹灭蜡烛;
8、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着著名的“人工彩虹”, 这一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 )
A .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水的蒸发
9.王力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 ( )
A.选用凸透镜并且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B.选用凹透镜把并且灯泡放在虚焦点上
C.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
D.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凹透镜的虚焦点比较近的地方
10、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 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
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 、向右移动后静止
B 、向左移动后静止
C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 、仍在原来位置
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像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烛焰通过小孔成像 在墙上投出的手影 图3
A B
C D
11.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点燃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 处,在凸透镜另一侧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放大的实像
12、如图,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 .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 .墙壁发生了漫反射,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 .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D .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地面发生了折射
13、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
A 、验钞机验别钞票
B 、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
C 、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
D 、光缆传递信息
14、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2所示,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1.2m 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由此
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
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B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C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D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二、填空与作图(共10小题,24分。
其中13—21小题每空1分,22小题6分)请将答案直接填
写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作图。
15、唐诗《夜泊枫桥》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大钟受到撞击,产生 而发出的,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别的。
16.一束与镜面成4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得分
评卷人
______度,若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______度。
17.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湖水深15m,当小鸟距水面3m
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m。
18.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19、如图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
则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
20.
21如右图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
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 (写字母).
22、色光的三原色是指、、;
14、把幻灯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
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6所示,应使投
影仪(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
把透镜向(填“上”或“下”)移动。
2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类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24、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
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
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5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
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摄像头(“靠近”、“远离”)。
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反射的光线很(选填“弱”或“强”)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
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
三、实验探究(共4小题,20分。
其中23、
24小题各4分,25、26小题各6分)
1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
声音的______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
(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
9.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
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如图所示,
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 。
换成凹透镜再做这个
实验,在纸上 看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填“能”或“不能”)。
25、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
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 传过来,说明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 。
29、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军同学选用了平面镜、
纸板A 纸板B ,激光器和刻度尺进行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时,如图所示12所示,测得入射角为40°,
此时反射角度数为 。
若增大入射角,反射角
将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军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
他将纸板B 向后折,发现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18、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玻璃
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 和B 一
得分
评卷人
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
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②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 ③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或“虚”);
27、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
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
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该凸
透镜的焦距是 cm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
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实验过程中,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 处时(如图乙),在凸透
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
“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这个像与刚才相比将 (选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像的形状___ __(填“变”或“不变”).
第9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