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的举措课件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B、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
C、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幕府为摆脱危机改变了政策
巩固: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的根本原因( )
C
A、日本实行闭关锁国B、农民反幕府斗争
C、资本主义兴起 D、西方列强入侵
明治天皇名睦 仁,1867年继承皇 位。1868年改年号 为明治元年,在位 时期实行一系列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日本完成了从封建 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的过渡。
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
废除武士特权
带 刀 者 斩
政治上:
——主要内容:
1)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 实现国家统一。
2)废除封岩建仓身使份团制的度欧,美实之行行四,民结平果等?,取消 武士特权。
3)派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 主义制度。 目的:建立新体制,巩固新政权,
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
废除旧风俗和陈规陋习;
巩固: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 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是 C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 武士特权
B.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 私有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探究活动一:日本明治维新的目
的、性质、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目的:
1、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2、摆脱外来压迫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 境等因素的影响。
历史潮流 19世纪中,日本资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力量对比
政策措施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 的力量迅速壮大,倒幕派掌握较大的 实力,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
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 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改革者素质
国际环境
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 发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改造宣了传旧资文本化,主建义立思了想新;文化。
废除旧风俗和陈规陋习;
文化上:
主—要—意主义要:内容: 1)教育整改顿革旧促的进和教推育动机了构日;本教育事业
的发展,使日本教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培养推了行大军批国资本主主义义教国育家;所需的人才, 促3进)改了造日宣了本传旧资资文本本化主,主义建义经立思济了想的新迅;文速化发。展。
二 明治维新的举措
巩固: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有( D) ①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受到幕府统
治的阻碍 ②闭关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
潮流 ③武士阶层不满幕府统治 ④英国首先打开了日本大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巩固:19世纪中期,日本“锁国政策”破产
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
“强兵”是“富国之本”
军事上:
主—要—意主义要:措施: (1)使建日立本新能式够军依队靠、自设身立的实军力事,大学、
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
实现改民革族军的事自立机自构强、。扶植军事工业、 (军2事)为建后侵立盾略近,亚代加洲速警各了察国日制提本度供的。了对强外大侵的略扩张。
文明开化:
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 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 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思考:材料认为国家富强的途径是什么?
——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军事为上了:防止和抵御外国的入侵
为了对内加强镇压和对外扩张
思考:
1、联系第一节内容,日本政府在 军事上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联系本框内容,日本政府在军 事上进行改革的方针是什么?
策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B
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D.确立土地私有制
政治上:
——主要内容:
1)逐步削弱封建四割民据的势构力成,?建立中央集权, 实现国家统一。
2)废除封岩建仓身使份团制的度欧,美实之行行四,民结平果等?,取消 武士特权。
3)派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 主义制度。 目的:建立新体制,巩固新政权,
工各业国实国现。民族振兴提供了某些经验,鼓舞了
人民的信心。
③文化: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
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四)局限性: (1)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 (如天皇制、地主土地所有制等。)
(2)军国主义——侵略扩张。
探究活动二: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立“模范工厂”。 背景?措施?评价?
3)实行“劝业政策”,通过向私人发放无息 贷款、补助金等,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等。
4)政府大力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目的:大力进行经济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探究活动:日本资本主义 发展的显著特点?
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 本主义的发展。
巩固: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
近代工业化
重农抑商
国家大力发展工业
锁国政策到被迫开国
积极学习西方,派使节 团访问欧美,疯狂对外
3)派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 主义制度。 目的:建立新体制,巩固新政权,
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
废藩置县
县 县
县
京 都
县
县 县
县
大县
县阪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县县
东 京
县县
巩固: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废藩
置县”的”藩”师指 A.天皇的领地 B.将军的领地
C
C.大名的领地 D. 武士的领地
巩固: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
脱亚入欧
实现民族振兴
3、发展资本主义
(二)性质: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 资产阶级改革。
(三)进步性:
展 本 亚的资 主洲道①1)本 义第路政对主强一。治日义国个:的。本立道结:宪路束使国,封封成家建建为,落割亚走后据洲上的近状日了代态本独唯,走立一建上富的立了资强发起
②经济:改变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 近2代)对化亚(资洲本:主明义治)道维路新的,成迅功速为成亚为洲先国进家
项目
政体
中央地方 关系
居民身份 制度
土地制度 工业生产
方式 经济 政策 对外 政策
明治维新前 幕府制度
地方藩国相对独立
士农工商等级制度 领主土地所有制
明治维新后 先建立中央集权政体 后确立近代天皇制度 废藩置县、地方置于
中央直接管辖之下 “四民平等”,取消等 级身份制度和武士特权
地主私有制
手工工厂
明治政府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推 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 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 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产阶级精神 文明的文化运动,从而实现日本的 资本主义近代化。
目的:振兴现代教育、教化国民, 实现日本的近代化。
巩固: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的
“文明开化”政策的最主要内容
是
D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1871年日 本使节赴 欧美进行 了为期1年 10个月的 考察
政治上:
——主要内容: 实主(11现))要逐加国步意家强削义统了弱一:中封。央建集割据权势,力为,后建续立改中革央创集权,
造了条件。 (22))废为除资封本建主身义份的制度发,展实扫行清四了民道平路等。,取消 武(3士)形特权式。上的“四民平等”相对于幕府 时3)期派的使节等团级考身察份欧制美是,历学史习西上方的先一进大的进资步本。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 破除旧政治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军事 富国强兵,实行军事改革。 文化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特点:“破旧”和“立
新”。
政治上:核心:“废藩置县” (1871)
——主要内容:
1)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 实现国家统一。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 武士特权。
B.允许不同阶层的人通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提倡西方文化,发展近代
教育
文化设上立:文部省,颁布《学制》,
主—要—意设主义1立8要:9《师0内教年范容育学技,:校术敕天,学语皇创校》下立。。达各的种专业 的1发)教展育“,整和明改使顿欧革六日旧化促社本的进主”教和教义提育推育,进倡动机进入自了构行了由日世;启主本界蒙义教先育进事行业列。 2)培养推了行大军批国资教本主育主义。义教国育家;所需的人才,
明治天皇睦仁(1852—1912)
明治维新的施政纲领:
——《五条誓文》;
(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封建制度, 向西方学习。)
《五条誓文》
•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
人心不倦; • 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主义制度。 目的:建立新体制,巩固新政权, 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
殖产兴业:
是指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而 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
其基本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 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 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上:相继成立工部省、内务省。
—主—要主意要义内:容: 了12)明)日大运力治本用引创政国导资办家民府本资官政间的本主营权兴主业殖义的办义带产力企的的动量业兴迅发资,,业展速本运推。主政发用动义策国私展经库人大。济资大发金展促,。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