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父子共读,享受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子共读,享受幸福
给孩子读故事通常是母亲的工作,说是工作本是不对的,给孩子读书实际上是亲子共享美好时光。
作为父亲,我是这样想的,也就主动去做了。
小儿(尚男)四岁半了,和书结缘也近三年了。
三年里,我无一日不为他读书,偶有工作之故不能回家,也必叮嘱家人代劳。
在尚男一岁半时,我为他买的第一套书是《可爱的鼠小弟》,这套书是2007年从日本引进的,当时只出版了平装本,共十二册。
现在又有了精装本,册数也增加了。
这是一套图画书,图画书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虽不长,但势不可挡。
日本的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说”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儿童都要走图画书阅读这条路,中国也不例外。
”
《可爱的鼠小弟》太好了,我想两岁左右的孩子没有不爱读的吧。
尚男现在还偶尔搬出来让我读呢。
幼儿的阅读就是让他坐在家人的怀里看图听音。
“图画书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听的。
”起初,小家伙坐不住,东爬爬,西望望,还玩儿起玩具来。
可随着时日的增进,当你突然停下来不讲了,他却不同意了,会扭过头来柔嫩嫩地说:“讲......讲.......当你开始时,他又掉转头,去玩儿了。
原来,他是在听呢。
这就是幼儿,多有趣儿。
渐渐地,一本书讲了几遍了,他对书中的图就会兴致大增了。
这时,他或依你肩,或偎你怀,或靠你背,再也不舍得离开。
天伦之乐尽在其中了。
孩子读书喜欢“欺生”。
男孩儿女孩儿都如此,一册喜欢的书读上几十遍或是上百遍都不厌倦的,很多父母对此是不理解的。
其实重复阅读不论是对小孩子还是大孩子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像我们不会在一夜之间就记住所有同事的名字一样,孩子也需要反复才能学习。
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更深入而真切地促进孩子的心智和语言。
重复读少量的几本书,比一次提供大量的书好得多。
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凡是孩子反复听过的书,你偶读错一个字,他都会毫不客气地给你指出来的;甚至其中的词句他会在不知不觉中脱口而出。
谁不希望孩子的语言新鲜、洁净、有趣味呢?哪么些书值得反复读呢,可以参考2012年5月26日发布的’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但不限于此。
尚男两岁半时,户外自由活动的时间明显增多,阅读时间也就集中在“两睡”之前了。
对孩子而言,生活中总有比睡觉更有趣的事。
读书还是睡觉,孩子
永远选择读书。
所有的孩子天生都是爱读书的,只要所选的时间正确。
在此期间,《在森林里》《我的兔子朋友》《小黑鱼》《青蛙与蟾蜍》《可爱的身体》......几百册图画书都听读过了,有的是几遍,有的是十几遍,有的是几十遍;有的是起初不爱读,过一阶段却爱不释手。
孩子学习母语的关键期是三岁以前。
他们从生活中,阅读中吸收海量的话语,并一个一个的理解其意思,进而用于表达。
这是天赋本能,三岁左右的孩子完全学会了说话。
三岁半,尚男学会骑两轮自行车了。
读书的范围也宽了,读图画书的同时开始听读《一只会开枪的狮子》《哎呀疼医生》《狐狸爸爸》《中国儿童诗精选》等全文字书籍。
每晚都要读上四十分钟左右。
读书之前是要痛快地运动一番的。
累了,自然安静了。
“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运动,反复的阅读”是我的育子原则。
这期间,还背了百首唐诗,百首儿歌,《老子》也背了十章。
所背内容都是奶奶带着去幼儿园的路上随意背的。
当然,奶奶自己是提前背了课的。
自姥姥顶替奶奶之后,也就停止了。
如今,虽所记无几,亦无憾。
四周岁了,从没读过识字卡片的尚男已经识了三百多个单字,这是考察过的。
至于词组一定是更多了。
关于识字,完全是听读的副产品,是无意为之而得。
泰戈尔说:“一切美好的东西不是独来的,他是伴随一切同来的。
”一般的图画书自己可以读了。
但主动读的时候甚少,还是我读他听。
我亦不愿让他自己读,那是异常耗费脑力与心力的,更怕丧了兴致。
现在,他走上了重读之路。
每天,他都要从上千册书中选出自己要听的几册。
但这只是正餐前的冷盘,正餐是《夏洛的网》《淘气包埃米尔》。
给孩子读书,要常读,要日不间断。
这一定要费时间,要有耐心。
没有时间是硬障碍,没有耐心,是软障碍,两者相加,阻力就更大。
作为现代的父母,在克服障碍的同时也必要有学习的能力。
关于阅读,荐家长用书如下:《朗读手册》《幸福的种子》《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最后,还是用松居直的话来结束此文吧。
“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的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