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复习《汉书霍光传》(节选)文言文详解(pdf)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汉书-霍光金日磾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汉书-霍光金日磾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汉书·霍光金日磾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

武帝元狩中,票骑将军霍去病将兵击匈奴右地,多斩首。

昆邪、休屠恐,谋降汉。

休屠王后悔,昆邪王杀之,并将其众降汉。

父以不降见杀,日磾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

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

日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磾独不敢。

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

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

日磾既亲近,上甚信爱之,出则骖乘..,入侍左右。

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而贵重之!”上闻,愈厚焉。

日磾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

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

日磾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

初,莽何罗谋为逆。

日磾视其志意有非常,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

是时上行幸林光宫,日磾小疾卧庐。

何罗与弟通及小弟安成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

明旦,上未起,何罗亡何从外入。

日磾奏厕心动,立入坐内户下。

须臾,何罗裹白刃从东箱上,见日磾,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

日磾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日磾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穷治皆伏辜,繇著忠孝节。

日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

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

初,武帝遗诏以讨莽何罗功封日磾为秺侯,以帝少不受封。

辅政岁余,病困,大将军光白封日磾,卧授印绶..。

一日,薨,赐葬具冢地,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至茂陵,谥曰敬侯。

日磾子赏嗣侯,佩两绶。

日磾弟伦之子子安惇笃有智,宣帝爱之,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改编自《汉书·霍光金日磾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B. 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C. 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D. 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黄门是官署名,汉时设有黄门官,给事于黄门之内。

[全]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全]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含答案鲍子都魏鲍子都,暮行于野,见一书生,卒心痛。

子都下马,为摩其心。

有顷,书生卒。

子都视其囊中,有素书一卷,金十饼。

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余枕之头下置卷书于腹旁。

后数年,子都于道上,有乘骢马者逐之。

既及,以子都为盗,固问儿尸所在。

子都具言,于是相随往。

开墓,取儿尸归,见金九饼在头下,卷书在腹旁,举家感子都之德义。

由是声名大振。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书生卒/身先士卒B. 有卷书一卷/琴棋书画C. 子都具言/不可言状D. 举家感子都之德/感慨万千C A.死/兵;B.书籍/书法;C.说出;D.感谢/感想。

10. 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余枕之头下置卷书于腹旁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余枕之头下/置素书于腹旁。

11. 鲍子都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鲍子都是一个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道义之人。

在书生病危时他无私救助,可见他热心助人;书生死后,魏子都将其安葬并且把书生所属的金饼等物品一并葬入,可见他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译文:魏国人鲍子都,有日下午走及野外,看到一名书生突然心痛发作,于是下马为他按摩,以舒缓心痛。

可过一会儿,书生殒命。

鲍子都看看书生随身物件,有一卷书和十个金饼。

于是鲍子都卖掉一块金饼用来安葬书生,并将其余的金饼放在亡者的头下,那一卷书放在身旁。

过几年以后,鲍子都在路上被骑青花马的人追,那人认为鲍子都是亡命之徒,问他儿子死在那儿了?鲍子都于是将前后具体讲来。

那人于是跟随子都前往,打开墓穴,想将儿子的尸骨带走,看到金饼在儿子头下,书卷在身旁,全家感恩于鲍子都的恩德。

此后,鲍子都声名远播。

高凤痴迷诵读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①流麦。

妻还怪向,凤方悟之。

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于西唐山中。

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

2020-2021中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文言文附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文言文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

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①虏人过五千,移文②旁郡。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③两炬三头热火④,营中星列。

虏遥望火多,谓汉救兵至,大惊,待旦将退。

范乃令军中褥食⑤,晨往赴之。

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

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故事: 按旧例。

②移文:发文书。

③交缚:交叉捆绑。

④热火:点火。

⑤褥食:在睡垫上吃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俄顷..斩首数百级(______)②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______)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3.结合文章,谈谈范廉有什么过人之处?【答案】1.随即、不久再、又2.小吏想要发紧急公文向旁边的郡县求救,范廉不肯,亲自率领将士抵抗。

3.结合文章。

足智多谋,勇敢自信。

【解析】1.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如“俄顷”作为生僻词的意思,要认真读懂语境大意。

而“复”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再、又”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檄”:公文。

“自”:亲自。

“拒”:抵抗。

385.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范廉有什么过人之处。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如“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是虚张声势,迷惑敌人。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走进文言文》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走进文言文》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走进文言文》《走进文言文》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说明:原文中加“()”的文字是补充注释,译文中加“()”的文字是理解中的补充内容)阅读许允之妻训练1.班昭续《汉书》2.浙东愚妇3.农妇斥神4.孝丐5.华隆获救阅读许允之妻【原文】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②,魏明帝③遣虎贲④,收⑤之。

其妇出诫曰:“明主可以理夺⑥,难以情求。

”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⑦。

臣之乡人,臣所知也。

陛下检校[检验核对],为称职与不(fǒu)?若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⑧,皆官得其人⑨,于是乃释。

允衣服败坏,诏(10)赐新衣。

初允被收,举家号哭。

妇自若,云:“勿忧,寻(不久)还。

”作粟粥待。

顷之,允至。

[此文中的(10)是注释]【注释】①吏部郎:吏部的长官。

②多用其乡里:任用了他很多同乡人。

③魏明帝:指三国时魏国皇帝曹叡(ruì,同“睿”)。

④虎贲(bēn):武士。

⑤收:逮捕。

⑥夺:争。

⑦举尔所知:这是一句古语,意为推荐你所了解的人。

⑧检校:检验核对。

⑨官得其人:官府得到了合适的人选。

(10)诏:皇帝的命令。

【译文】许允做吏部的长官,多任用他同乡的人,魏明帝派武士把他抓了起来。

他出门时妻子告诫说:“英明的国君可以用道理跟他争论,难以用感情去请求(宽恕)。

”到宫中后,皇帝为核实此事而审问他,许允回答说:“(古语有)推举你所了解的人。

我的同乡人,我了解他们。

皇上可检验核对他们是不是称职。

如果不称职,我甘愿受那罪过。

”经检验核对,(凡许允所推荐的同乡人)都是官府中合适的人选,于是皇上便释放了(他)。

许允的衣服被扯坏了,皇帝下令赐(给他)新衣。

当初许允被抓时,全家号哭。

他妻子神态自若,说:“不用担心,不久就会回来。

”(她叫人)煮小米粥等待。

不多时,许允(果然)回家了。

训练1.班昭续《汉书》【原文】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死),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完成)而卒。

中考语文复习《汉书霍光传》(节选)文言文详解(pdf)

中考语文复习《汉书霍光传》(节选)文言文详解(pdf)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侮上者,逆道也。

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

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将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其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臵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

向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

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

”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不逊必侮.上(轻慢) B远徙.其薪(搬走)C.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路过)D.在人之右.(上位,尊贵的地位)17.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B. 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C. 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D. 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②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19.曲突徙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文中上书人引用曲突徙薪的故事用意是什么?(5分)16C 3分17D 3分18①“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如果厚爱他们,就应随时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2分②当初要是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用杀牛摆酒,终究不会有火灾。

2分19 曲突徙薪故事说明应采取他人的意见与建议,防患于未然2分;文中上书人引用曲突徙薪的故事用意是皇上应该奖励有先见之明的茂陵徐生。

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汉书》

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汉书》

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汉书》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

文帝拜释之为廷尉。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

释之治问。

农人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

久,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

”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

”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

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注释】①跸:帝王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拜释之为廷尉使骑捕之,属廷尉此人亲惊吾马民安所厝其手足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

译文: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译文:12.你认为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9.拜:任命,授给官职;属:同“瞩”,委托、交付;惊:使……受惊,惊吓;厝:放,放置。

10.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

11.我认为皇帝的队伍走过去了,从桥下出来后,看见了皇帝的车队,马上跑开。

如今有照法律应像这样判决,如果改变判罚标准加重他的罪,这样我们的法律就不能被人民信服。

12.文帝善于纳谏,有错能改。

张释之刚正不阿,敢于谏言;秉公执法。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专题03 课外文言文(三)-2021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专题03 课外文言文(三)-2021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专题03 课外文言文(三)一、(2020·浙江杭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14分)范式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

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①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曹②。

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

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

子未我忘,岂③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

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

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④,将窆⑤,而柩⑥不肯进。

其母抚之日:“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

”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

”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

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审:确实。

②功曹:官名。

③岂:大概,或许。

④圹kuàng:墓穴。

⑤窆biăn:落葬下棺。

⑥柩jiù:棺材。

16.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乃共克.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

B.具以白.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士”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恨.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霍光传文言文注解翻译在线看

霍光传文言文注解翻译在线看

霍光传文言文注解|翻译在线看我们知道霍光靠了同父异母兄长霍去病的提携,才从一个小县吏的儿子平步青云,在皇亲国戚的争斗中,变成权倾一时,威震人主,可以左右皇位继承人的实力人物,前后秉政二十年,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写的吧。

[东汉]班固【题解】本篇节选自《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班固一方面表彰霍光“资性端正”,一方面又写霍光为了巩固权力,不顾颠倒辈分,使自己的小女儿成为汉宣帝的皇后,并掩盖了妻子串通御医毒死宣帝元配许皇后的罪行。

这件事,后来成为霍氏宗族由盛极而被诛的伏线。

这在封建皇朝的“外戚”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由于原传较长,本文有所删节,在注释中附带交代。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1]。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2],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3],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4],遣吏迎霍中孺。

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

”中孺扶服叩头[5],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

”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

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6],稍迁诸曹侍中[7]。

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8],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征和二年[9],卫太子为江充所败[10],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11]。

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偼伃有男[12],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

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13]。

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14]。

后元二年春[15],上游五柞宫[16],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17],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18],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19],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20],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

《霍光辅政》 文言文翻译 练习题 含答案

《霍光辅政》 文言文翻译 练习题 含答案

霍光辅政光为人沈静详审①,长财七尺三寸②,白皙,疏眉目,美须髯。

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③,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常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④,郎不肯授光。

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

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

众庶莫不多光⑤。

选自《汉书·霍光传》①沈静详慎:沉着谨慎。

②七尺三寸:约合今168公分。

③郎仆射:郎官的首领。

识,记住。

④尚符玺郎:官名。

掌管符玺,符节令之属官。

⑤众庶:民众。

多:称美。

1.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止.进有常处止:(2)郎仆射窃.识视之窃:(3)天下想闻.其风采。

闻:(4)一夜群臣相惊.惊:2.翻译下列句子(1)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

(2)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

3.写出文中对霍光肖像描写的句子。

4.为什么霍光能受到民众的称赞?答案:1.(1)停步(2)偷偷(3)听说(4)惊慌2.(1)不差分毫,他的秉性就是这样端正。

(2)霍光召来尚符玺郎,郎官不肯交给霍光。

3.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

4.他为人端正,并能提拔坚持原则的人。

[参考译文]霍光为人沉着谨慎,身高七尺三寸,面色白皙,眉目清秀,胡须很美。

每次进出宫廷和下殿门时,停步和行进的地方都有一定的位置,郎仆射暗中记住察看它,不差分毫,他的秉性就是这样端正。

开始辅佐幼主时,政令都由他发布,天下人都想看到他的风采。

殿中常有怪异,群臣一整夜都很惊慌,霍光召来尚符玺郎(打算收取玺印),郎官不肯交给霍光。

霍光想夺过玺印,郎官按剑说:“我的头你可以拿去,可是玺印你拿不到。

”霍光认为他做得很对。

第二天,(皇上)下诏把这个郎官提升二级,民众没有不称赞霍光的。

文言文《霍光传》详注译文及阅读题解析

文言文《霍光传》详注译文及阅读题解析

八省联考:文言文《霍光传》详注(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又作骠骑将军拼音:piào,qí,jiāng,jūn,汉代将军名号,品秩同大将军,为霍去病而始置。

该句为判断句。

)去病(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与卫青齐名。

六次出击匈奴,打开通往西域的通道,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弟也,河东平阳人。

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经过)河东,还(回来的时候),乃将(带着)光西(方位名词做状语)至长安,时年十余岁(省略主语),任光为郎(封建时代的官名。

是帝王侍从官,帝王出则卫护陪从,入则备顾问或差遣。

如《苏武传》: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不久升任。

如《苏武传》:稍迁至栘中厩监。

)诸曹侍中(诸曹:各分科办事的官署。

侍中:汉代自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侍从皇帝左右以应杂事,出入宫廷。

)。

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奉车都尉:为天子掌管乘舆的武官。

光禄大夫:属光禄勋,掌顾问应对。

),出则奉车(奉车:照管车马),入侍左右(侍奉在左右)。

(上面两句中的出和入,指的是武帝出行和武帝回宫。

前面需要补充主语)出入禁闼(禁闼:宫廷门户。

亦指宫廷、朝廷。

)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错误)甚(很)见(表被动)亲信上(指武帝)年老(“年老”是“上”的形容词谓语,不带宾语,也不修饰后句,应在其后断开。

)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托付)社稷(社稷:土神和谷神。

借指国家。

)乃使黄门画者(黄门:宫中官署名,职以百物供天子,故也有画工。

“黄门画者”作“画”的主语,中间不应断开。

)画周公负成王(周武王死后,子成王立,年少,由武王弟周公旦辅政,“画周公负成王”,即以图画形式表达周公辅少主政的内容。

负成王,把成王抱在怀中。

《礼记·内则》:“三日始负子”。

郑注:“负之谓抱之。

”)朝诸侯(接受诸侯朝见)以赐光上病笃(重病),光涕泣(流泪)问曰:“如有不讳(指死的婉词。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汉代人物传记《霍光》训练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汉代人物传记《霍光》训练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汉代人物传记《霍光》训练题含答案霍光字子孟。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

光即日承皇太后诏,迎昌邑王贺。

贺者,武帝孙。

即位,行淫乱。

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

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

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

”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

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

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

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

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

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

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

”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

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

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

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

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皆送廷尉诏狱。

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

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

”顷之,有太后诏召王。

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

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

光与群臣连名奏王。

皇太后诏曰:“可!”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

”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

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谢曰:“王行自绝于天,臣等驽怯,不能杀身报德。

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

光为人沉静详审文言文翻译

光为人沉静详审文言文翻译

光为人沉静详审文言文翻译《汉书霍光传》原文及译文霍光靠了同父异母兄长霍去病的提携,从一个小县吏的儿子平步青云,得到汉武帝亲信,受遗诏,辅少主,在皇亲国戚的争斗中,变成权倾一时,威震人主,可以左右皇位继承人的实力人物。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汉书霍光传》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①。

父中孺②,河东平阳人也③,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④,与侍者卫少兄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兄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

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⑤,至平阳传舍⑥,遣吏迎霍中孺。

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⑦。

"中孺扶服叩头⑧,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

"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

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⑨。

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⑩,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注释】①票骑将军:官名,地位仅次于大将军。

票骑,通"骠骑"。

去病:即霍去病,西汉名将。

②中(zhònɡ)孺:即霍仲孺。

中,通"仲"。

③河东:郡名,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之地。

平阳:县名,在今山西临汾南。

④给(jǐ)事:供职,服役。

⑤先驱:在前面领路。

⑥传(zhuàn)舍:古代供来往行人休息的处所。

⑦遗体:留下来的身体,这是说子女的身体是父母留下来的。

⑧扶服:通"匍匐"。

⑨诸曹侍中:负责掌管尚书各部门的侍中。

诸曹,即左右曹。

诸曹、侍中都是加官名。

⑩奉车都尉:官名,掌管皇帝出行时的车驾。

光禄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郎中令改为光禄勋,郎中令属下的中大夫改为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

禁闼(tà):皇宫中的门,此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霍光 阅读 详解精析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霍光  阅读 详解精析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霍光阅读详解精析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二年春二月,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

君行周公之事。

”光顿首让日:“臣不如金日理。

”金日理亦♦• • •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

”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

• •丙寅,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理为车驯•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

又以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

皆拜卧内床下。

丁卯,帝崩于五柞宫。

戊辰,太子即皇帝位。

昭帝始元二年春正月,封大将军光为博陆侯。

或说霍光曰:“将军不见诸吕之事乎处伊尹周公之位摄政擅权而背宗室不与共职是以天下不信卒至于灭亡今将军当盛位帝春秋富宜纳宗室。

又多与大臣共事,反诸吕道,如是那么可以免患。

” 光然之。

元凤元年冬十月,大将军光以朝无旧臣,光禄勋张安世自先帝时为尚书令,志行纯笃,乃白用安世为右将军,兼光禄勋,以自副焉。

光又以杜延年有忠节,擢为太仆、右曹、给事中。

元平元年,帝崩于未央宫,无嗣。

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

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

郎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

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

”言合光意,光以其书示丞相敞等,擢郎为九江太守。

昌邑王• •既立,淫戏无度,昌邑官属皆征至长安,往往超擢拜官。

大将军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

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不?”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

将军假设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

“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有删改)1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将军不见诸吕之事乎/处伊尹/周公之位摄政/擅权而背宗室/不与共职/是以天下不信/卒至于灭亡/今将军当盛位/帝春秋富/宜纳宗室B.将军不见诸吕之事乎/处伊尹/周公之位/摄政擅权/而背宗室/不与共职/是以天下不信/卒至于灭亡/今将军当盛位/帝春秋富/宜纳宗室C.将军不见诸吕之事乎/处伊尹/周公之位摄政/擅权而背宗室/不与共职/是以天下不信卒/至于灭亡/今将军当盛位/帝春秋富/宜纳宗室D.将军不见诸吕之事乎/处伊尹/周公之位/摄政擅权/而背宗室/不与共职/是以天下不信卒/至于灭亡/今将军当盛位/帝春秋富/宜纳宗室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周公,周文王之子,是西周初重要政治人物,因采邑在周,故称“周公〃。

中考语文专题8文言文专题训练(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8文言文专题训练(解析版)

文言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思维导图习题训练一、(2022·山东烟台·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曾国藩①家书【甲】纪鸿②吾儿: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受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乙】温甫③六弟:尔三月之信,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

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

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

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近觉限人以课程,往往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

【丙】诸位贤弟足下: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

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注释】①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②纪鸿:曾国藩次子,数学家。

③温甫:曾国华,字温甫,曾国藩胞弟。

1.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尔既.看《史记》既:已经B.不敢稍.染官宦习气稍:稍微C.亦复无益.益:增加D.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负: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句意为:也没有益处。

益:益处;故选C。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凡仕宦之.家先天下之.忧而忧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为.人谋而不忠乎C.常限以.功课先帝不以.臣卑鄙D.但.须专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之: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为:动词,成为/介词,替;C.以:介词,用/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D.但:副词,都可译为“只,只是”;故选D。

班昭续《汉书》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班昭续《汉书》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班昭续《汉书》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翻译译文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译文】班昭续《汉书》扶风郡曹世叔,他的妻子是同郡(扶风郡)班彪的女儿,叫做班昭,字惠班。

学识渊博文采很高。

曹世叔去世的早,班昭守节讲究礼节法度。

她的哥哥班固写作《汉书》,其中有八卷表记和《天文志》没有写完就去世了。

汉和帝下诏命令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继承班固遗志完成《汉书》。

和帝多次下诏让班昭进宫,并命令皇后和贵人们以老师之礼对待她,班昭因此号称“大家(gu)”。

每当各地或外国有贡献来的奇异的东西,就下令让班昭写诗赋颂扬。

当时《汉书》刚一发行,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同郡(扶风郡)的马融趴跪在楼阁下边,拜班昭为老师诵读传授《汉书》。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3.写马融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终②总是2.①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就,到;踵,继续);②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

3.衬托《汉书》精深。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文言文阅读宋泓霍光传.ppt

文言文阅读宋泓霍光传.ppt
理:人物品格: 清廉 恪尽职守 正直不阿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家无资产 ,以清行致称。
几能及扬雄 于是召谭拜议郎
以:凭借 致:得到,受到
几:几乎
及:比得上
拜:授予官职
帝每宴
燕:通“宴”
伺谭内出
伺:等候,等待
不与席而让之曰 让:责备
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 数:屡次,多次
将令相举以法乎 举:检举
进:演奏
特殊句式: 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状语后置句:而又以逆道行
宾语前置句:,不逊必侮上。 奢侈就不谦逊,不谦逊一定会轻视上级。 2.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
把烟囱改为弯曲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这 样就会发生火灾。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则:就 逊:谦逊 侮:轻慢
众必害之
害:痛恨,忌妒
霍氏秉权日久 秉:主持,掌握
陛下即爱厚之 即:即使 爱:怜惜 厚:推崇,看重 宜以时抑制 宜:应该
书三上,辄报闻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 过:拜访
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突:烟囱 傍:通“旁”
不者,且有火患 不:通“否” 且:将要:
三.回到原文区域找,不符事实排除掉。
文段内容题:再次阅读文章,从前往后找出考查区域, 认真辨明是否符合事实。
四.翻译句子
1.原则:先直译,后意译。 2.方法: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 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 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 是语尾助词,不译 。
通旁俄而家果失火灼烂者在于上行向使听客之言终亡火患曲突徙薪无恩泽主人乃寤而请之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威震主者不畜俄而

文言文《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阅读练习与答案

文言文《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阅读练习与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

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

善骑射,再从大将军。

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以二千五百户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春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益封二千二百户。

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

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

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

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

骞至,匈奴引兵去。

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

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骑侯失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

然而诸宿将常留落不耦。

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其后,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欲召诛浑邪浑邪裨王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

去病乃驰入,得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

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由此上益重爱之。

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

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

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蹴鞠也。

事多此类。

元狩六年薨。

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

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B.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C.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D.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封,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

《汉书—霍光传》“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汉书—霍光传》“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汉书—霍光传》“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河东平阳人。

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还,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

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

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上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

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

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

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

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

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

公主近幸河间丁外人。

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光不许。

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又不许。

长主大以是怨光。

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

由是与光争权。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

御史大夫桑弘羊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

于是皆与燕王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

候司光出沐日奏之。

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

书奏,帝不肯下。

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

有诏召大将军。

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

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

”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

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

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

光威震海内。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B.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C.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D.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讳,字面意义是指不可隐讳,又常常用作对尊长者死亡的一种委婉的代称。

霍光文言文翻译

霍光文言文翻译

霍光文言文翻译1. 急求霍光文言文译文霍光,字子孟,约生于汉武帝元光年间,卒于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他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

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

麒麟阁十一功臣第一。

霍光是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

其父霍仲孺先在平阳侯曹襄府中为吏,与平阳侯的侍女卫少儿私通生霍去病,后归家娶妻生霍光。

至霍去病在京城任将后,方知他的生身之父为霍仲孺。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19年),二十一岁的霍去病以骠骑将军之职率兵出击匈奴,路过河东,方与其父相认,并为其购买了大片田地房产及奴婢。

当时,霍光仅十多岁。

霍去病得胜还京时,遂将霍光带至京都长安,将其安置于自己帐下,任郎官,后升为诸曹侍中,参谋军事。

两年后,霍去病去世,霍光做了汉武帝的奉车都尉,享受光禄大夫待遇,负责保卫汉武帝的安全,所谓“出则奉车,入侍左右”。

在跟随汉武帝时期,他谨慎小心,受到汉武帝的极大信任,同时,他也从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得到锻炼,为他以后主持政务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末年,围绕继位问题的一场明争暗斗已经逐步展开。

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武帝悉心培养的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被逼自杀,这场斗争就更趋于表面化。

汉武帝为了避免他死后政局发生变乱,抑制其子刘旦、刘胥的势力,将幼子弗陵立为太子,随即将其母钩弋夫人处死,以绝母后专权之患。

不久,便命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负周成王的图画赐予霍光,嘱托霍光像当年周公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一样辅佐刘弗陵。

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春,汉武帝病死,霍光正式接受汉武帝遗诏,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

从此,霍光掌握了汉朝 *** 的最高权力。

“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帝位的确定,不等于争夺帝位的斗争的结束。

相反,更引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侮上者,逆道也。

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

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将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其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臵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

向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

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

”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不逊必侮.上(轻慢) B远徙.其薪(搬走)
C.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路过)
D.在人之右.(上位,尊贵的地位)
17.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B. 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C. 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D. 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②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19.曲突徙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文中上书人引用曲突徙薪的故事用意是什么?(5分)
16C 3分17D 3分
18①“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如果厚爱他们,就应随时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2分②当初要是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用杀牛摆酒,终究不会有火灾。

2分
19 曲突徙薪故事说明应采取他人的意见与建议,防患于未然2分;文中上书人引用曲突徙
薪的故事用意是皇上应该奖励有先见之明的茂陵徐生。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